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蘋果強硬單挑中國軟體供應商:不給我分成30%就滾蛋

凱風網

【文/觀察者網 莊怡】

《華爾街日報》報導截圖

蘋果CEO庫克 資料圖

《華爾街日報》5月18日報導了這則消息, 文中稱, 蘋果要求, “打賞”將像使用者購買的遊戲、音樂和視頻一樣, 被視為應用內購買(in-app purchases), 屆時蘋果將從中獲得30%的分成。

很明顯, 這個“霸王條款”讓中國很多有打賞功能的應用程式供應商不能接受。

有兩家被約談的公司首席執行長表示, 蘋果告訴他們, 如果拒絕改變, 則其應用的升級版本將不再可供用戶使用,

甚至有可能被踢出應用商店。

在這兩家應用開發商看來, 這是一種強迫手段。 打賞與購買歌曲或其他虛擬商品不同:打賞是出於自願, 發生在使用者消費內容之後 , 因此不屬於銷售行為, 而是表達欣賞的方式。

其中一家高管抱怨稱, 他公司的平臺沒有收取任何費用, 但蘋果什麼都不做就可以抽成30%。

消息傳到國內, 部分網友已經完全看不下去了, 撿起了那些年放下的安卓手機。

這是在自毀長城。

是在走諾基亞老路。

也有站在蘋果一邊, APP商店在檢驗盜版上還是非常得力的, 有效保護了開發者收益。

也有部分網友樂觀其成, 誰也不是什麼好人。

不過, 最可憐的還是文字工作者, 畢竟受影響最大的是他們。

其實總的來看, 打賞這塊業務金額並不大, 蘋果為什麼還要爭這一塊小蛋糕呢?還要冒著和軟體供應商撕破臉的風險?(也可能蘋果完全不在乎)

最大的可能性在於, 蘋果在中國的營收正遭遇下滑, 出貨量也在下降。 蒼蠅再小也是肉, 能多吃一口是一口。

本月初國際資料公司IDC發佈的中國2017年一季度手機跟蹤報告顯示, 蘋果出貨量同比大跌26.7%, 市場份額同比下跌3.5%, 前三均被中國品牌包攬。

與此同時, 蘋果卻越來越依賴中國市場。

根據移動市場分析機構App Annie Ltd.的資料, 2016年第四季度, 中國消費者在蘋果應用商店的消費額達到20億美元, 創下歷年來單個市場的消費額之最。 同時, 2016年中國成為蘋果應用商店的最大市場, 收入超過美國市場。

“雖然蘋果希望利用應用商店多賺錢的意圖可以理解, 但向應用平臺施加壓力可能會導致其疏遠大型中國企業, 隔絕中國的iPhone用戶”, 連《華爾街日報》專欄作者也看不下去了。

這類似於蘋果APP商店的“小程式”,普遍認為是對蘋果應用商店的對抗,但這能對蘋果應用收入造成多少威脅呢?有足夠的籌碼應付蘋果封殺“打賞”嗎?

這類似於蘋果APP商店的“小程式”,普遍認為是對蘋果應用商店的對抗,但這能對蘋果應用收入造成多少威脅呢?有足夠的籌碼應付蘋果封殺“打賞”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