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你被商家“誘導”而衝動消費的10個原因

1. 你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理性。 人的大部分購買決策, 都是在很短的時間裡, 被直覺、情緒、慣性和從眾心理推動做出的。 讓你做出決定的不是資訊本身,

而是這些資訊呈現的背景或情境。 只要商家巧妙觸發了你內心深處的動機, 你就會下意識地跟著他們走。

2. 消費有時和真實需求無關, 僅僅是需要一個理由。 所以, 商家們都愛死了過節, 耶誕節、春節、情人節、父親節、母親節、兒童節……11月份實在沒有節日, 馬雲就造一個“雙11”出來, 然後它成了全球最大的購物節。

3. 多半消費者都有從眾心理, 想買“熱門產品”, 多數情況下你也不例外。 所以, 商家會告訴你具體銷售資料, 說明“大多數跟你類似的人都買了”;會把最想賣的產品放在貨架中間, 因為你下意識地認為只有熱銷品才會被擺在那裡;或者乾脆把“熱銷”、“推薦”直接印在外包裝上。

4. 你的決策會被權威影響, 甚至如果專家表達出一點點不確定和猶豫,

反而會讓你覺得更可信。 比如:“我只在這家餐廳試吃了一次, 不敢完全確定, 但以目前的體驗看, 我會給這家餐廳打90分”。

5. 你更喜歡聽好消息, 更關心本次消費能獲得什麼, 而不是有什麼損失。 所以商家會利用你的這種心理, 使用收益在前、成本在後的表述順序:“看一年的節目, 只要240元”, 而不是說“240元, 就能看一年節目”。 人在接收資訊時的體驗, 能改變對資訊的整體印象, 這樣的表述會讓你覺得超值。

6. 聰明的商家會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機會成本”, 讓你覺得這次消費很必需。 如果自己的產品很便宜, 他們會告訴你省下的這筆錢, 你還可以幹很多事情。 如果產品或服務很貴, 他們就會把機會成本說得很沒有吸引力。

比如:鑽石公司戴比爾斯有一則廣告, 圖片上印著精美碩大的鑽石耳環, 下麵的廣告詞是:要不, 明年再翻修廚房吧。

7. 你在做決策時, 會不自覺地對最初獲得的資訊過度重視, 這也是人腦的特點。 在你之前搶先出價, 以及商品旁大大的被劃掉的原價, 都會把你“錨定”在商家想要的價格區域裡, 而中了他們的圈套。

8. 報價越精確, 你就更容易相信這是詳細計算過的底價, 而在殺價的時候越謹慎。 比如, 商家經常說“折後1999元”, 而不是“這雙鞋最低2000塊”。

9. 和收益相比, 損失更讓你心疼。 軟體發展商會告訴你免費版本缺乏存儲空間、沒法解鎖更多功能。 餐廳會送你優惠券, 還會時時提醒你馬上就會過期。 航空公司會在飛機上告訴你,

“辦理會員卡, 本次航班的旅程就能累積”。

10. 為什麼就算知道這些, 你還是容易衝動消費?因為高明的商家是以上策略組合使用的, 你很難一一識別。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