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調查,50%老人營養不良?你爸媽還好嗎?

美中兩國一半老人營養不良

“很多老人正在面臨營養不良的威脅。 ”美國“網路醫學博士”刊文指出, 最新研究發現, 美國65歲以上的急診患者中, 16%營養不良, 60%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不良風險, 而且超過3/4的老人並不知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營養與食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付萍教授說, 我國老人的營養狀況更為嚴峻, 同樣令人堪憂。 調查顯示, 大多數老人不瞭解自身的營養情況, 還有些老人盲目吃素、減肥, 最終瘦到皮包骨頭, 導致晚年生活品質很差。

老人營養不良這個現實問題, 必須引起重視。

我國一半老人營養不良

美國這項研究顯示, 營養不良風險最大的老年人群依次為患有抑鬱症的老人(52%)、依靠輔助器具生活的老人(50%)、吞咽食物有困難的老人(38%)、難以外出購物的老人(33%)。 該研究負責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博士蒂莫西·普拉茨-米爾斯表示,

這個結果令人感到震驚, 老人營養不良的現實已經十分嚴峻。

付萍介紹說, 兩年前, 我國按照國際通用的營養不良篩查標準, 針對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5個城市65歲以上老人進行營養狀況調查後發現, 超過50%的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這5個城市都是發展較好、生活水準較高的城市, 農村的情況一定更為嚴峻。 如果統計80歲以上老人營養情況, 營養不良比例可能更高, 會超過一半。 ”付萍擔憂地說。

老年人如何做到合理營養

1、營養成分齊全, 合理搭配。 老年人膳食中主要用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能量, 用優質蛋白補充機體的組織細胞消耗, 用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 適量攝取脂肪以保證機體的需求,

並要低鹽多醋和飲夠足量的水(每天至少飲水1000毫升)。

2、飲食要定時定量, 少食多餐。 老年人的飲食要有規律, 要努力做到定時定量, 不饑不飽, 細嚼慢嚥, 少食多餐, 有條件者一天可為四餐或五餐。

3、飲食宜清淡, 避免過鹹或油膩。 所謂飲食清淡, 是指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等“五低”飲食而言。 低鹽是指每日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6克, 低脂是指每天攝脂總量, 最好不要超過膳食總熱量的25%, 低糖是指不食過甜的食品, 低膽固醇是指少食用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魚籽等), 低刺激是指少食辛辣食品(如辣椒、胡椒等)。 清淡飲食特別適合於老年人, 對健康十分有利。

4、飲食多樣化, 不可偏食偏嗜。 不同的食物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有著明顯的不同,

所以平時的飲食要多樣化, 才能保證營養成分的均衡攝入, 促進老年人的健康長壽。

5、宜在安靜愉快的環境中進食。 老年人在環境安靜、心情愉快的情況下進食, 會增強食欲和促進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注意把握健康時機

出太陽後再進行晨練

有些老年人認為晨練就是應該越早越好, 因此喜歡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出家門進行鍛煉, 其實這是不科學的。 專家表示, 經過一夜的時間, 污染物在空氣中的堆積比較多, 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 太陽出來之後, 這些污染物在空氣中進行一定的稀釋分解, 空氣品質就會相對好一些, 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晨練活動, 就比較適合人體的新陳代謝。 因此一般在沒有大風或明顯降雨的情況下, 太陽出來之前進行晨練是不太適合的。

按照晨練指數指導運動

天氣預報中有一部分關於晨練指數的預報, 用來指導人們進行晨練活動。 根據北京市專業氣象臺專家介紹, 晨練指數主要是綜合一些基本的氣象要求,例如,根據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大氣污染情況的不同而綜合,共分為5個級別。其中第l級別表示各種氣象條件均好,是“最為適宜進行晨練”的情況。第2級別相對於1級會有一些氣象變化,像風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溫度、濕度有一些增加,但是整體上不會引起明顯的變化,這種是“適宜晨練”活動情況。以此類推,第5級別就是指氣象條件都不是很好,不適宜進行晨練活動。在晨練指數級別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對於運動量多少的差別上沒有固定要求,主要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晨練前應先吃些食物

有些老年人喜歡先晨練,然後再吃早飯,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專家說,老年人在晨練之前,應該先要適當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由於營養物質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身體正處於低代謝階段,如果不在運動前得到一些補充,那麼會很容易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過飽,防止運動的時候身體各部位供血不足。

室外運動30分鐘最適宜

專家指出,老年人晨練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為最佳。中老年人在鍛煉時應該多注意進行一些內在肌肉協調和柔韌性的運動,像慢走和太極拳等活動,這些運動會保持肌肉、器官的穩定性。

同時,專家還表示,晨練應該給予一些科學的指導,但不必非常專業。這些指導主要是以安全性為主,即最好在運動之前進行一些準備性活動,如伸展、彎腰和下蹲等使肌肉伸拉的熱身活動,避免突然的爆發力而引起肌肉拉傷、骨折等情況出現,同時也使得心肺循環不會遭受太劇烈的影響。

室內鍛煉注意空氣流暢

有些時候,由於室外天氣的原因,導致一些人在室內進行鍛煉,這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專家說,中老年人如果是在室內鍛煉的話,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深蹲、弓步走等項目,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做仰臥起坐或者啞鈴操等活動,但是一定要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一般掌握在室外運動量的50%-60%就可以了。

另外,120急救中心醫生也表示,在室內進行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空氣的通暢,不要在密閉的環境中進行鍛煉。另外,在鍛煉的時候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調節一下心情和氣氛。

天天鍛煉並不科學

有些中老年人已經養成了天天晨練的習慣,其實這並不科學。

醫生提醒說,並非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鍛煉的,晨練也要視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千萬不要為了鍛煉而去鍛煉。如果感到身體不適的時候,例如有感冒、發燒等症狀,或者一些疾病正處於急性期或者發病期,就應該避免進行晨練,前一天睡眠狀況不好的人,也不適合進行晨練。

專家同時表示,一些心率不齊、心慌心亂、腎功能不好、貧血和肝臟有問題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進行晨練,或者進行一些小運動量的活動。

牢記三個“不老”秘訣 延年益壽

動得快活,筋骨永不老。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要選擇一兩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還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運動對於筋骨也大有裨益,筋骨互相關聯,筋對骨有著支撐、保護、緩衝的作用,鍛煉時筋骨同練,當筋變得更為堅韌,就能對骨頭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防止骨折。

吃出均衡,機能永不老。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漸減弱,更要想辦法做到營養均衡。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每天吃一個蘋果,而且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老人也要以此為借鑒,每天吃肉、蛋、奶,但不要太油膩,不要口味太重。

主動交流,心情永不老。對於老人來說,不要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要多走出家門,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和家人以外的人進行交流,比如去社區、公園散步時,主動和其他人聊天,這樣大腦能積極運轉,心情也會更好,能防止抑鬱。

最好的“長壽秘方”,送給爸媽

1、避免致癌物

至少做到兩點:一是戒煙,二是塗抹防曬霜。每天太陽直曬別超過15分鐘,外出務必塗抹防曬霜,以防止皮膚癌發生。

2、改變飲食模式

良好的飲食模式包括多喝水;避免暴飲暴食;遠離毒品或藥物、酒精、咖啡因等;限制熱量攝入,飯吃七分飽足已;多吃深海魚。

3、活到老學到老

良好的教育與長壽之間關係密切。要長壽,除了經常鍛煉、健康飲食和不吸煙之外,還應該不斷地看書,學習新知識。

4、居安思危

其一,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過馬路前一定要左顧右盼;進入建築工地務必戴安全帽。其二,避免有潛在傷亡危險的任何活動。其三,參加年度體檢,有病及早治療。

5、常規鍛煉

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最簡單的運動是散步,每天步行3公里,死亡危險減一半。

6、睡眠有規劃

上床與起床時間雷打不動,與保持一定的睡眠時間同樣重要。固定的睡眠習慣有助身體張弛有度,自我修復。

7、常用腦

常動腦筋有助於做出更好的選擇,有益長壽。經常用腦也有助於防止老年癡呆症的發生。

8、蹲姿排便

蹲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因而會減少腸癌和痔瘡的發病幾率。

9、攝入抗氧化劑

攝入方式任選其一:每天5杯綠茶;每天1塊黑巧克力;每天1杯紅葡萄酒,吃紅葡萄也有相同作用;確保每日5種果蔬。

10、減少壓力

掌握8種減壓秘訣:擁有親朋好友或終生伴侶;感覺壓力大時做深呼吸;盡可能地消除恐懼感;保持“我至少還有半杯水”的樂觀態度;積極努力工作,參與志願者及公益活動;笑口常開增壽7年;大笑擁抱增壽7年;生活有目標。

晨練指數主要是綜合一些基本的氣象要求,例如,根據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大氣污染情況的不同而綜合,共分為5個級別。其中第l級別表示各種氣象條件均好,是“最為適宜進行晨練”的情況。第2級別相對於1級會有一些氣象變化,像風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溫度、濕度有一些增加,但是整體上不會引起明顯的變化,這種是“適宜晨練”活動情況。以此類推,第5級別就是指氣象條件都不是很好,不適宜進行晨練活動。在晨練指數級別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對於運動量多少的差別上沒有固定要求,主要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晨練前應先吃些食物

有些老年人喜歡先晨練,然後再吃早飯,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專家說,老年人在晨練之前,應該先要適當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由於營養物質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身體正處於低代謝階段,如果不在運動前得到一些補充,那麼會很容易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過飽,防止運動的時候身體各部位供血不足。

室外運動30分鐘最適宜

專家指出,老年人晨練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為最佳。中老年人在鍛煉時應該多注意進行一些內在肌肉協調和柔韌性的運動,像慢走和太極拳等活動,這些運動會保持肌肉、器官的穩定性。

同時,專家還表示,晨練應該給予一些科學的指導,但不必非常專業。這些指導主要是以安全性為主,即最好在運動之前進行一些準備性活動,如伸展、彎腰和下蹲等使肌肉伸拉的熱身活動,避免突然的爆發力而引起肌肉拉傷、骨折等情況出現,同時也使得心肺循環不會遭受太劇烈的影響。

室內鍛煉注意空氣流暢

有些時候,由於室外天氣的原因,導致一些人在室內進行鍛煉,這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專家說,中老年人如果是在室內鍛煉的話,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深蹲、弓步走等項目,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做仰臥起坐或者啞鈴操等活動,但是一定要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一般掌握在室外運動量的50%-60%就可以了。

另外,120急救中心醫生也表示,在室內進行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空氣的通暢,不要在密閉的環境中進行鍛煉。另外,在鍛煉的時候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調節一下心情和氣氛。

天天鍛煉並不科學

有些中老年人已經養成了天天晨練的習慣,其實這並不科學。

醫生提醒說,並非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鍛煉的,晨練也要視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千萬不要為了鍛煉而去鍛煉。如果感到身體不適的時候,例如有感冒、發燒等症狀,或者一些疾病正處於急性期或者發病期,就應該避免進行晨練,前一天睡眠狀況不好的人,也不適合進行晨練。

專家同時表示,一些心率不齊、心慌心亂、腎功能不好、貧血和肝臟有問題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進行晨練,或者進行一些小運動量的活動。

牢記三個“不老”秘訣 延年益壽

動得快活,筋骨永不老。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要選擇一兩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還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運動對於筋骨也大有裨益,筋骨互相關聯,筋對骨有著支撐、保護、緩衝的作用,鍛煉時筋骨同練,當筋變得更為堅韌,就能對骨頭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防止骨折。

吃出均衡,機能永不老。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漸減弱,更要想辦法做到營養均衡。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每天吃一個蘋果,而且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老人也要以此為借鑒,每天吃肉、蛋、奶,但不要太油膩,不要口味太重。

主動交流,心情永不老。對於老人來說,不要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要多走出家門,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和家人以外的人進行交流,比如去社區、公園散步時,主動和其他人聊天,這樣大腦能積極運轉,心情也會更好,能防止抑鬱。

最好的“長壽秘方”,送給爸媽

1、避免致癌物

至少做到兩點:一是戒煙,二是塗抹防曬霜。每天太陽直曬別超過15分鐘,外出務必塗抹防曬霜,以防止皮膚癌發生。

2、改變飲食模式

良好的飲食模式包括多喝水;避免暴飲暴食;遠離毒品或藥物、酒精、咖啡因等;限制熱量攝入,飯吃七分飽足已;多吃深海魚。

3、活到老學到老

良好的教育與長壽之間關係密切。要長壽,除了經常鍛煉、健康飲食和不吸煙之外,還應該不斷地看書,學習新知識。

4、居安思危

其一,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過馬路前一定要左顧右盼;進入建築工地務必戴安全帽。其二,避免有潛在傷亡危險的任何活動。其三,參加年度體檢,有病及早治療。

5、常規鍛煉

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最簡單的運動是散步,每天步行3公里,死亡危險減一半。

6、睡眠有規劃

上床與起床時間雷打不動,與保持一定的睡眠時間同樣重要。固定的睡眠習慣有助身體張弛有度,自我修復。

7、常用腦

常動腦筋有助於做出更好的選擇,有益長壽。經常用腦也有助於防止老年癡呆症的發生。

8、蹲姿排便

蹲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因而會減少腸癌和痔瘡的發病幾率。

9、攝入抗氧化劑

攝入方式任選其一:每天5杯綠茶;每天1塊黑巧克力;每天1杯紅葡萄酒,吃紅葡萄也有相同作用;確保每日5種果蔬。

10、減少壓力

掌握8種減壓秘訣:擁有親朋好友或終生伴侶;感覺壓力大時做深呼吸;盡可能地消除恐懼感;保持“我至少還有半杯水”的樂觀態度;積極努力工作,參與志願者及公益活動;笑口常開增壽7年;大笑擁抱增壽7年;生活有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