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寶塔頂上百年松——崆峒山“寶塔托松”勝景

崆峒山(kōng tóng shān):道教聖地, 距離甘肅省平涼市區12公里, 東至西安市300多公里。 傳說黃帝問道於崆峒山的廣成子, 因此被稱為道家第一山。

崆峒秋景

崆峒山道教建築群

崆峒山全貌

崆峒山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 垂直高度為667.5米, 總體規劃面積為83.6平方公里。 是六盤山的支脈, 屬於上三迭系紫紅色尖硬礫岩構成的丹霞地貌。 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 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 動物300余種, 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

其間峰巒雄峙, 危崖聳立, 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 煙籠霧鎖, 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 水天一色, 有灕江神韻。

2015.9.4崆峒山煙霧繚繞, 太陽照過雲霧出現出現“佛光”, 非常神奇

崆峒山八景包括:香山觀日, 二泉映月, 石梯接天, 雷峰煙雨, 天臺飛渡, 鶴洞朝霞, 朽木通幽, 寶塔古松。

崆峒中台

作為崆峒八景之一的“寶塔托松”是我們今天介紹的重點。 寶塔名叫淩空塔, 座落在崆峒五台景區之一的中台法輪寺塔院中心內, 原為舒花寺建築群的組成部分, 後寺毀塔存。 塔上生長有兩棵百年松樹, 奇景殊勝。 據《平涼地區志》記載:“塔為閣樓式磚塔, 塔身疊為七級八角, 高32米, 底座周長32米。 塔內原有木梯供人登覽。 每層的8個面均有門式裝飾, 其中各層開窗, 供遊人登臨眺望;每層頂飾以飛簷, 系掛銅鈴, 遇風則叮咚作響, 與大自然之天籟相諧;層簷棱柱上浮雕佛教人物, 形神各異, 或伏虎或擒龍,

或慈藹平和或怒目而視, 或凝神穩坐或飄然欲飛。 塔初建于北宋仁宗年間, 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再次修葺。 1981年, 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 平涼崆峒山法輪寺淩空塔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塔托松”勝景

“寶塔托松”勝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