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秦巴勝地漢水之濱,蓮花湖畔千年古鎮,安康水鄉後柳古鎮,去過嗎

後柳鎮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悠悠歲月賦予了後柳古鎮獨特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考古發掘證明, 早在新石器時代, 八畝田就已成為孕育一方文明的熱土。

由於古時漢江縴夫每行三十餘裡就需歇腳, 商人也就籍此進行貨物中轉, 此地逐步形成古鎮, 並成為遠近聞名的“水碼頭”。 到了明清時期, 湖廣填陝西, 移民大量湧入古鎮, 有力的推動了商貿的發展, 後柳成為連接陝南、鄂西和川北的重要商埠。 憑藉漢江水運的便利, 陝南的茶葉、生漆、木耳等山貨土產從這裡銷往各地, 來自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客商紛紛在此建鋪中轉貨物。 和許多陝南的古鎮一樣, 隨著陸路運輸的發展, 後柳鎮也在近代逐漸喧囂散去, 漸漸歸於平靜這一時期, 古鎮盛產桐油, 人們沿江砌坎, 修建油坊, 故又名“油坊坎”。 據歷史記載, 後柳古鎮始建於1939年, 清朝時稱後柳溪,
民國二十年稱長清鎮, 1939年後才改稱後柳鎮。

(看點):

千年屋包樹的古老, 火神廟的滄桑, 將軍石的威武, 古石佛的慈祥, 牛石川的奇石。 後柳古鎮明清古街道狹長, 均用石板鋪成。 兩旁民宅, 多以木板為牆, 上有一層閣樓, 繪畫山牆, 翹龍鳳角, 馬頭封火, 古色古香。

街道逢雙有集, 商鋪頗多, 一直延續著“男人下田, 女人擺攤”的習俗, 隨著喜河電站庫區的下閘蓄水, 漢江自北向南好似一條巨龍橫臥秦巴腹地, 古鎮不僅古韻猶存, 且舊貌迷人, 難怪人們贊曰:“不似江南勝江南”。 另還有抗戰名將王范堂故居。

看小鎮的臨江處,

是小鎮古建築的集中區。 最東角處, 有幾間土牆青瓦民居, 土舊的程度少說也有百年之久了。 其間有一棵大樹從房屋中間昂然而起, 直出屋頂, 傘蓋全房, 被人稱為“屋包樹”。 屋包樹的旁邊便是一條曲折石階小徑, 彎彎折折向上, 形成一條小街。 小街旁邊, 有一火神廟, 至今保存。 還有一家王氏, 上個世紀家中出了一名抗日名將王范堂, 在台兒莊戰役中以敢死隊長的身份帶領敢死隊殺入日寇群, 大獲全勝, 美名遠播, 至今王范堂的英雄大名還留存在台兒莊戰役紀念館內。

站在高坡上俯視小鎮, 就會被小鎮溢出的種種美麗所陶醉。 舊的古董遺產在這裡由破壞到保護, 它們和新的時代建築一道協調共同向前。

後柳水鄉:

後柳水鄉即後柳古鎮所在地, 位於石泉縣南部18公里處, 東與鳳凰山隔江對峙, 西與大王山相連, 北與王曲岩接壤, 南與香柏岩毗鄰, 石紫公路穿境而過, 南下30公里至燕翔洞景區, 西行10公里至中壩大峽谷, 交通便利, 享有“漢江三峽第一鎮”之美譽。 秦巴勝地, 漢水之濱,地處蓮花湖畔的千年古鎮,三面環水,水域寬闊,湖水清澈,森林茂密,景色宜人,有後柳半島之稱,漢江和石紫公路自北而南穿境而過,既是縣城通往南區的大門,又是熨斗燕子洞和中壩大峽谷風景區的旅遊連結點,交通十分方便。

從旅遊區位上講,向東可至燕子洞景區,往西可至中壩大峽谷。

後柳水鄉以其陝南風情、漢水文化、親水性活動等為遊客提供休閒愜意的遊樂空間。該景區處處碧山幽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分完好,水域景觀資源和動植物資源都很豐富,組成了一個少有的自然生態寶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需要請聯繫刪除

漢水之濱,地處蓮花湖畔的千年古鎮,三面環水,水域寬闊,湖水清澈,森林茂密,景色宜人,有後柳半島之稱,漢江和石紫公路自北而南穿境而過,既是縣城通往南區的大門,又是熨斗燕子洞和中壩大峽谷風景區的旅遊連結點,交通十分方便。

從旅遊區位上講,向東可至燕子洞景區,往西可至中壩大峽谷。

後柳水鄉以其陝南風情、漢水文化、親水性活動等為遊客提供休閒愜意的遊樂空間。該景區處處碧山幽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分完好,水域景觀資源和動植物資源都很豐富,組成了一個少有的自然生態寶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需要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