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昔日鋼渣地變生態園,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揭牌

今天上午, 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正式揭牌, 這也是上海除崇明區以外新增的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 甫一開張, 公園內一場以“濕地減少災害風險”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就吸引了不少遊客的駐足參觀, 其中140多名市民代表參加了濕地健康走, 大家一邊享受健身樂趣, 一邊領略生態美景。

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寶山區, 長江與黃浦江的交匯口, 有濕地與陸地兩部分組成, 總面積106.6公頃, 其中濕地的面積達63.6公頃, 濕地率60.3%, 沿江岸線約2250米。 公園自建成開放以來, 深受市民喜愛, 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

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原址為長江衝擊形成的灘塗濕地。 公園西南角為著名的吳淞口, 是上海市的“水上門戶”, 因清政府借地形建成水師炮臺, 得名“炮臺灣”。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 這裡曾經是一塊污染嚴重的鋼渣地。 從上世紀60年代起, 上鋼五廠煉鋼產生了大量的廢鋼渣, 陸續回填後形成濕地公園的陸域部分。 2005年, 地方政府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在此規劃建造濕地公園。 經過多年建設, 公園一期於2007年5月建成開放, 二期於2011年10月建成開放。 2013年3月, 經過科學論證, 決定在原基礎上建設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

這塊土地成為產業用地的再生和再利用的典範, 在廢棄工礦用地生態修復方面, 具有較好“環境更新、生態恢復、文化重建”的示範意義和建設理念。

記者瞭解到, 除了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 近年來, 寶山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

努力實現“天藍、地綠、岸潔、水清”目標。 新建綠地151.6公頃、綠道60公里、立體綠化3萬平方米, 人均公園綠地達11.5平方米,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 “十三五”期間, 將全面推進“123”生態綠化工程, 即“1個萬”, 建設萬米牆體綠化;“2個十”, 打造十大特色城市公園、建設十幅大型休憩綠地;“3個百”, 改建百個市民街心花園、培育百條景觀林蔭道路、保護百棵百年古樹名木。 實現公園、道路和濱水等各類城市綠地的均衡發展, 新建白沙中央公園、西城區綠龍、外環生態等重點項目, 全區新建各類綠地500公頃以上, 實現森林覆蓋率15.5%,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以上, 努力讓市民共用綠色的生活。

文/周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