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作文嚴重跑題卻得了滿分,直接留學美國還混成大師,不服來看

這幾場考試非常重要, 考生是清華大學的學生, 過了線就可以去美國留學深造。

第一場考試下來, 他走出考場, 與同學們交流, 心裡暗叫不妙。

清華園

原來, 這場考試是國文, 作文題目——“論無規矩不成方圓”。 這題目不難, 給我考起碼也能答80分以上吧。 要命的是, 這位老兄跑題了, 一時興起, 居然考證起“規”和“矩”的起源。 也就是說, 這本來是個帶有道德性的論述題, 他卻做成了考據文章。

這樣的作文, 即使不是0分, 也不會超過10分吧。 連這點兒理解力都沒有, 還去美國留學, 不是丟國人的臉麼?

然而, 意外和奇跡出現了——100分!

神馬情況?

原來, 那場考試的判卷人恰巧是個考據癖。 有這個癖好的人, 在乾隆時代如過江之鯽, 可後來就稀疏零落啦。 因此, 看到這張答卷, 有考據癖的閱卷老師如遇知音, 大喜過望, 毫不猶豫給了滿分!

這樣也能得100分, 太過分了吧, 這樣的考生也能去美國留學?

能!

為什麼?

試想一下, 如果換了是你, 知道第一場考砸了, 心理一定是崩潰的, 後面的考試恐怕就破罐子破摔啦。 可這位考生沒有, 他後面幾場答得非常認真, 所以總分很不錯。

他得意地笑

這個學生後來成為一代大師, 姓胡名適。

當然了, 不是每個才子都有這種運氣,

比如另一位——明代大才子金聖歎。

一次, 金聖歎參加高考, 遇到的題目是“如此, 則動心否乎?”[1]別小看了這句話, 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出處就下筆, 多半離題萬里。 金聖歎明明知道這話出自《孟子》, 卻胡亂發揮一通, 自問自答:深山無人處有黃金萬兩, 青山綠水邊有美女一人, 孟子會不會動心?[2]動動動……(此處再省去36個“動”字)

為啥寫39個動字?

金聖歎

金聖歎擔心閱卷老師看不懂, 特別解釋道:孟子說過“我四十不動心”[3], 這不等於承認40歲之前看到金錢美女會動心嘛;就算每年只動1次心, 寫39個“動”字一點不過分嘛。 [4]

你是閱卷老師, 給多少分?

反正金聖歎得到的分數是確定的——鴨蛋。

注釋:

[1] 楊伯峻:《孟子譯注》(卷3·公孫醜章句上), 北京:中華書局, 1960年, 第61頁。

[2]“空山窮谷之中, 黃金萬兩;露白葭蒼而外, 有美一人。 試問夫子動心否乎?

[3] 楊伯峻:《孟子譯注》(卷3·公孫醜章句上), 北京:中華書局, 1960年, 第61頁。

[4] 蔡丐因:《清代七百名人傳》, 北京:中國書店, 1984年, 第1740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