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揚州有多美,你知道麼?

月光拂金柳, 思念磨成愁

何須三月下揚州

渡輕舟, 西湖瘦

玉人橋上簫如舊

揚州因水而建, 緣水而生, 其興盛于漢、繁盛于唐、極盛於明清,

史有“揚一益二、淮左名都”之稱。

若論園林之盛, 揚州不如蘇州;若比湖山風物, 揚州又不如杭州;若再說歌舞昇平、豔幟高張, 揚州似乎又遜于金陵。 然而, 揚州卻自有它獨特的神秘迷人之處。

瘦西湖——瘦西湖上幾明月

垂楊不斷接殘蕪, 雁齒紅橋儼畫圖。

也是銷金一鍋子, 故應喚作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規模最盛時期為清乾隆年間。 由於康熙、乾隆兩朝皇帝的屢次南巡, 揚州鹽商在沿河兩岸爭地構園, 形成了“兩堤花柳全依水, 一路樓臺直到山”的勝境。

白塔——玉柱什擎北塞雲

二分明月古揚州,

白塔紅橋侈勝遊,

亭榭果然移閬苑,

鶯花真合傲丹丘。

相傳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遊覽揚州瘦西湖, 從水上看到五亭橋一帶的景色, 遺憾的說:“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 不然這看起來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就像極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當即花了十萬兩銀子跟太監買來了北海白塔的圖樣, 當晚連夜用白色的鹽包堆成了一座白塔。

二十四橋——二十四橋明月夜

淮左名都, 竹西佳處, 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 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 廢池喬木, 猶厭言兵。

漸黃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 算而今, 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 青樓夢好, 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 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 年年知為誰生。

——《揚州慢》

揚州人心目中的二十四橋由落帆棧道、單孔拱橋、九曲橋及吹蕭亭組合而成,中間拱橋長24米,寬2.4米,橋上下兩側各有24個臺階,圍以24根白玉欄杆和24塊欄板,近細膩如脂,遠則似玉帶飄逸。

個園——秋冬春夏盡堆欄

秋從夏雨聲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尋。

月映竹成千個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個者,竹葉之形,園如其名,個園是以竹石取勝。園中之妙,在於行至一遍,如有一年之感,不同色澤、質地的石料堆疊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象,想知道自己一生的財運如何,結交大師:db3380 免費給你算命!表現出“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詩情畫意。

何園——片石疊成江北巒

片石疊成江北巒,

清波半勺五湖看。

頭陀畢竟塵根淨,

總把世情別樣彈。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倚南窗以寄傲”之意,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漢族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其中“片石山房”為石濤大師疊山作品,堪稱人間孤本。

大明寺——五夜風隨禪錫鳴

半月悠悠在廣陵,

何樓何塔不同登。

共憐筋力猶堪在,

上到棲靈第九層。

——《與夢得同遊棲靈塔》

大明寺號稱“淮東第一觀”,名僧鑒真東渡日本前,即在此傳經授戒,該寺因以名聞天下。

寺建“棲靈塔”,為隋朝仁壽元年(601年),皇帝楊堅為慶賀其生日下詔所建,以供養佛骨,故寺又稱“棲靈寺”。

平山堂­——過江諸山到此堂下

嵐光拱揖直堪扶,

月過維揚夢也殊。

三老文章三泰斗,

堂前客到敢平乎?

平山堂是北宋大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靜,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恰與視線相平,“遠山來與此堂平”,故稱“平山堂”。

瓜洲古渡——京口瓜洲一水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長相思》

千年古渡,勝境猶存。唐代高僧鑒真從這裡起航東渡日本,康乾二帝及歷代詩人墨客途經瓜洲,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民間傳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

揚州古運河——煙花三月下揚州

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

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

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今日市朝風俗變,不須開口問迷樓。

— —《宿揚州》

現在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里,構成著名的“揚州三灣”,風景極為秀麗。

這麼美的揚州,還在等什麼,小編等你來哦。

揚州人心目中的二十四橋由落帆棧道、單孔拱橋、九曲橋及吹蕭亭組合而成,中間拱橋長24米,寬2.4米,橋上下兩側各有24個臺階,圍以24根白玉欄杆和24塊欄板,近細膩如脂,遠則似玉帶飄逸。

個園——秋冬春夏盡堆欄

秋從夏雨聲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尋。

月映竹成千個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個者,竹葉之形,園如其名,個園是以竹石取勝。園中之妙,在於行至一遍,如有一年之感,不同色澤、質地的石料堆疊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象,想知道自己一生的財運如何,結交大師:db3380 免費給你算命!表現出“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詩情畫意。

何園——片石疊成江北巒

片石疊成江北巒,

清波半勺五湖看。

頭陀畢竟塵根淨,

總把世情別樣彈。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倚南窗以寄傲”之意,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漢族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其中“片石山房”為石濤大師疊山作品,堪稱人間孤本。

大明寺——五夜風隨禪錫鳴

半月悠悠在廣陵,

何樓何塔不同登。

共憐筋力猶堪在,

上到棲靈第九層。

——《與夢得同遊棲靈塔》

大明寺號稱“淮東第一觀”,名僧鑒真東渡日本前,即在此傳經授戒,該寺因以名聞天下。

寺建“棲靈塔”,為隋朝仁壽元年(601年),皇帝楊堅為慶賀其生日下詔所建,以供養佛骨,故寺又稱“棲靈寺”。

平山堂­——過江諸山到此堂下

嵐光拱揖直堪扶,

月過維揚夢也殊。

三老文章三泰斗,

堂前客到敢平乎?

平山堂是北宋大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靜,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恰與視線相平,“遠山來與此堂平”,故稱“平山堂”。

瓜洲古渡——京口瓜洲一水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長相思》

千年古渡,勝境猶存。唐代高僧鑒真從這裡起航東渡日本,康乾二帝及歷代詩人墨客途經瓜洲,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民間傳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

揚州古運河——煙花三月下揚州

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

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

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今日市朝風俗變,不須開口問迷樓。

— —《宿揚州》

現在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里,構成著名的“揚州三灣”,風景極為秀麗。

這麼美的揚州,還在等什麼,小編等你來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