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對接土地政策 成都近30億扶貧資金精准投向秦巴、烏蒙山區

簽約儀式現場。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訊5月23日, 成都市與部分貧困地區對接土地政策支援脫貧攻堅合作協定集中簽約儀式在蓉舉行,

記者獲悉, 此次成都市購買秦巴山區、烏蒙山區的廣元、達州、巴中、廣安和涼山州五個貧困地區市(州)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 流轉指標規模共計1萬畝, 每畝購買價格為29.5萬元, 交易總金額29.5億元。

協議約定, 使用節餘指標的建新區規劃變更在取得四川省國土資源廳批復後一個月內, 成都市支付總價款的50%;建新區土地報征經省政府批復後一個月內, 支付剩餘50%的價款, 具體金額依實際使用指標數量結算。 這意味著, 有近30億扶貧資金將精准投向秦巴山區、烏蒙山區。

據四川省國土廳廳長楊冬生介紹, 此次指標交易是國土廳根據全省貧困地區增減掛鉤立項指標總量、當前存量指標、流轉意向等情況確定的,

即廣元3000畝、達州3000畝、巴中2000畝、廣安1500畝、涼山500畝。 “本次成都市承接1萬畝貧困地區節餘指標, 是四川省增減掛鉤助推脫貧攻堅新的起點, 也是四川省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楊東生強調, 各地要“拿出真功夫, 用足精氣神”, 切實加快推進增減掛鉤專案實施進度, 儘快將協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為全省脫貧攻堅做出新貢獻。

據悉, 這是成都市繼去年與巴中市、廣元市蒼溪縣、涼山州雷波縣簽訂協定承接增減掛鉤節餘指標6880畝, 總金額20.3億元之後, 又一次為全省脫貧攻堅作出的重大貢獻。

近年來, 省國土廳將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眼下, 國土資源支持政策特別是增減掛鉤政策已經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在扶貧開發及易地扶貧搬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政策在為脫貧攻堅提供了用地保障的同時, 又為農民住房、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援。

為促進增減掛鉤政策在脫貧攻堅中的落實, 2015年四川省出臺了《關於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改革的意見》。 2016年, 國土資源部下達四川省增減掛鉤指標10萬畝, 為助推脫貧攻堅, 國土廳分兩次下達貧困地區掛鉤指標8.08萬畝, 占總量的80.8%。 今年5月3日, 為更好地發揮增減掛鉤政策對脫貧攻堅的支持促進作用, 在全面總結前期改革成果基礎上, 經省委深改組審定同意, 國土廳又會同省發改委、財政廳、住建廳、農業廳、審計廳以及扶貧移民局等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進一步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改革助推脫貧攻堅意見》。

《意見》從加大貧困地區掛鉤指標分配傾斜力度、改革年度計畫下達方式促進節餘指標流轉、預支使用節餘指標、改革專案管理辦法等方面, 進一步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改革, 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應, 為助推脫貧攻堅增添更強勁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