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發現抵抗麻風病基因

在約5萬年前, 東南亞人群的一種與免疫系統有關的基因突變的頻率有了明顯上升, 同時該突變基因擴散到了非洲地區。 近日, 刊登於《細胞—通訊》的一篇論文指出, 這種叫做HLA-B*46:01的基因所編碼的一類蛋白質, 能與引起麻風病的細菌分泌的一類分子結合, 進而將這一外源的分子呈遞給免疫系統, 以摧毀受感染的細胞。

“我們的研究表明, HLA-B*46:01也許能保護機體免受麻風病影響, 這一結果能夠解釋為什麼該基因在5萬年前快速地擴散, 進而成為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免疫基因之一。 ”該研究的首席作者,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Hugo Hilton說。

在過去10萬年間, 人群擴張、文化改變以及遷移等, 使得人們不斷面對那些此前從未見過, 也沒有產生適應性的病原體。 在強大的選擇壓力下, HLA基因進化出能抵抗多種快速進化的病原體的能力。 但該研究高級作者、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Peter Parham表示, 一直沒有找到這一自然過程的直接證據。

HLA-B*46:01目前存在於東南亞的1.1億人群中。 為了確定該基因為何能快速擴展, Hilton和Parham及同事, 利用高解析度的質譜技術, 比較了HLA-B*46:01以及其他等位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的差異。 結果發現HLA-B*46:01所編碼的蛋白質能與一系列小型的多肽發生結合, 這表明該蛋白可能具有抵抗某一特定類群的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此外, HLA-B*46:01所編碼的蛋白質中有21%的多肽能與NK細胞受體KIR2DL3發生強烈結合,

使得HLA分子能引發有效的免疫反應。 通過一系列演算法, 研究人員發現HLA-B*46:01編碼的蛋白質能與麻風分歧桿菌發生較強的結合作用, 但其與沙門氏菌, HIV-1以及SARS病毒的結合能力則有所下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