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中非文化交流創意時裝秀”獻演環東華時尚周

5月22日, 一場以“‘非’主流”為主題的時裝秀通過服飾文化向公眾表達了來自高校師生的理解。 這是東華大學主辦的環東華時尚周裡一項重要活動。

溯源中非傳統文化, 以達民心相通

“我的作品靈感主要來自於非洲原始部落元素和中國神話志怪形象, 參考資料包括非洲的圖騰、中國的《山海經》《聊齋志異》《搜神記》等, 以此展現中非傳統文化中的共性和差異性。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希望在展覽基礎上與服裝學院的課程展開合作, 通過互學互鑒, 以進一步發揮服飾文化在兩國人民溝通交流中的積極作用。

2016年9月, 服裝學院羅競傑、倪明兩位老師專程赴孔子學院進行海派服飾文化專題交流講座, 並在當地走訪調研, 為課程教學的學習和借鑒搜集素材。 回國後, 兩位元老師引導學生將非洲元素融入調研、提案、面料設計與再造、服裝設計、打版、成衣製作等環節, 最終完成了一台具有非洲地域特點與東方元素的碰撞、傳統符號化與當代流行的解構與融合的時尚大秀。

據介紹, 《專業交叉創作實踐》課程是服裝學院教學改革後新增的專業選修課, 旨在將不同專業但又相互滲透的關聯專業整合起來, 在專業交叉的領域各取所長又拓展專業知識領域的一種專案式實踐類課程。

發揮特色優勢, 助力“一帶一路”

近年來, 東華大學依託紡織、服裝、材料等特色學科優勢, 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與海外大學、國內外機構攜手發展相關領域的國際教育, 在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國家交流、產業發展和產能合作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瞭解, 東華大學自1954年開始培養外國留學生, 六十多年來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了大批紡織行業人才。 2010年學校加入“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畫”, 著力培養全球紡織領域高端人才。

肯亞是海上絲綢之路位於非洲的終點。 2015年東華大學在肯亞莫伊大學開辦了全球唯一一所紡織服裝特色孔子學院。 2016年, 學校與莫伊大學合作舉辦了中非國際紡織服裝論壇暨中非文化交流論壇。 今年3月, 學校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上海紡織集團,

舉辦紡織服裝產業“一帶一路”產能國際合作高級研修班。 東華大學現擁有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研究基地的城市創新服務與創意研究基地, 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創意與文化交流研究工作室在基地掛牌成立。

據悉, 中非文化交流創意時裝秀在環東華時尚周上獻演, 是東華大學發揮教育資源優勢, 促進中肯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舉措之一。 羅競傑、倪明老師計畫在展演結束後攜全部作品前往孔子學院進行展示交流, 發揮服飾文化的獨特魅力, 使服裝成為兩地人民看得懂、都認同的“語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