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最新型運輸機進展遭遇不順,運9生產線開足馬力7周就造一架

近日, 為紀念航空工業成立66周年, 展示中國航空工業在軍民用飛機發展中取得的突出成績和重大進展, 陝飛在5月15日這個通用航空紀念日裡精心組織開展了“5·15”通航日活動。

活動中, 陝飛組織參觀了運九飛機總裝脈動生產線生產現場和試飛廠停機坪等地, 從配圖中可以看到在運九的生產線上, 一架黃皮運九即將下線, 而在這架運九身後, 就是更多的運九在組裝生產。 試飛場停機坪上, 一架完成塗裝的運9即將交付, 繼空軍駐邛崍某運輸機團和陸軍航空兵某旅先後列裝該機後, 空軍另一個運輸機團也即將或者已經裝備該型運輸機, 可見目前運9在航空兵部隊龐大的需求量。

本次參觀活動中, 最值得令人稱道的就是運九的這條集數位化、集成化、自動化、智慧化於一體的總裝脈動生產線。 據悉, 總裝脈動生產線是運9運輸機生產能力建設專案的主要內容, 於2014年6月開工建設, 2016年12月通過竣工驗收, 通過採用數位化、資訊化、自動化技術, 實現生產管控資訊化、物料配送準時化、工具管理智慧化、工裝設備集成化、自動化, 是目前國內較先進的飛機裝配生產線。

結合此前的報導, 今年2月7日, 脈動生產線首架運9飛機開始總裝,

3月31日, 運9某架機鉛封交付, 可見總裝一架運九大約需要七周的時間, 流水線作業, 大大提升了運9的生產總裝效率, 使得陝飛的年產量有了保證, 此前受限於高新機改裝平臺需求的原因, 運九的產量一直沒有上去。

運9的大批量生產,

不由得讓人想到在14年珠海航展上以模型展出的運30的研製或許遭到了瓶頸。 航展首次曝光了標有“運-30”和“新中運”字樣的4發渦槳中型運輸機的模型, 據現場人員稱:該專案處於概念設計階段, 應該在大約兩年內進行全面研製。 如果一切順利, 將於2020年首飛。 由於運-20的運載能力為60噸級, 運-9為25噸級, 因此運30可以填補兩者之間的空白, 讓中國空軍獲得一種比運-9更大更靈活、比運-20更具運行經濟性的新型空運工具。 不過目前來看, 或許這個項目的進展並不順利, 未來運20的大量生產, 運9與運20的高低搭配足矣。

隨著運9產能的提升, 目前運9的外貿型號運9E也已經以模型形式亮相航展, 憑藉中國外貿武器良好的口碑和較高的性價比,

相信會取得不錯的市場。 (利刃/信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