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咸豐大沙壩茶園——農旅結合天地寬

□本報記者吳大全文/圖

大沙壩茶園

大茶壺

日前, 記者受邀到咸豐縣大沙壩黃金洞鄉大沙壩村, 參加這裡的“蒼山茶海”開園活動。 大沙壩村茶園的建設規模和秀麗風景, 令前來參加開園活動的上萬名遊客大飽眼福。

從咸豐縣城出發, 臨近大沙壩村後, 視野變得豁然開朗, 兩邊的風景異常可人, 尤其是道路左側的水流, 碧波如畫, 青山倒影, 甚是美麗。 從這條道路往反向走, 便通往黃金洞景區,

雖然之前沒走過, 但能感受到旅遊公路的氛圍。

大沙壩就在前面幾公里處, 但記者此刻並不急於到達目的地了, 因為路上的風景, 記者迫不及待地想走走看看, 用鏡頭記錄下河岸邊的點點滴滴。

鳥兒在山間低鳴, 微風溫柔地撫摸著臉龐, 河水嘩嘩地奔流向前……沉浸在如此的景致, 倘若是詩人, 必定詩興大發, 若是散文家, 也會毫不猶豫用文字記錄下此情此景, 如果是畫家, 在他的筆端, 不知會呈現出怎樣的絕色。

茶色茶香好去處

一晃就過去了十來分鐘, 要不是等候在前面的朋友催促, 恐怕還要逗留半天。

真正進入大沙壩村境內, 風景卻全然變了, 沒了氣勢如虹的河流, 也不見空穀悠悠的靜謐。 首先入眼的,

是那大片大片的綠色茶園, 陽光下, 茶園在平坦的田地裡向著遠處延伸出去, 一眼望不到盡頭。

據瞭解, 大沙壩村位於黃金洞鄉南部, 平均海拔800米, 國土面積23平方公里, 轄8個村民小組, 391戶1288人, 距咸豐縣城48公里、鄉集鎮14公里, 是248省道和即將動工的351國道交匯之地。

沿著茶園間的道路直行, 聞著茶香, 心曠神怡, 雖然烈日炎炎, 但沐浴著微風, 絲毫感覺不到炎熱, 更不會有找尋一處清涼之地的想法。

據介紹, 全村現有茶園1800畝, 現有茶葉加工企業3家, 其中規模以上2家, 2016年實現茶葉產值8000萬元, 已經形成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 “山——水——林——茶——屋”觀光體系。

2003年以前, 該村村民祖輩還是以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生, 村民增收困難。 之後才確定了茶葉立村發展思路,

制定了《大沙壩村茶葉產業發展規劃》, 將全村1800畝耕地全部納入茶葉產業版圖, 並對茶園建設標準進行了細化。

除此之外, 還扶持了一批龍頭企業發展, 同時全力打造“奇泉”“老鷹紅”茶葉品牌, 提升產業效益, “老鷹紅”榮獲“湖北省十大品牌”“恩施八寶”稱號, 其加工技術獲得中國發明專利, 奇泉產品榮獲“中國特色硒產品”稱號, 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

茶香四溢的大沙壩, 在茶葉產業的不斷壯大中, 目前已經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在此基礎之上, 又大力配套茶園觀光基礎設施, 加快傳統茶園向觀光休閒體驗茶園轉變, 發展全域旅遊, 發掘千畝茶園風光、洞穴景觀獅子洞、百年土家老宅、千年挑鹽古道、廟宇遺址等潛在旅遊資源,

編制村莊規劃和村級旅遊發展規劃。

在“花之美、茶之香”春遊恩施主題活動新聞發佈會上, 推出10條品茶旅遊路線供遊客游茶海, 品茶香, 其中大沙壩老鷹茶旅遊線在列。

別致景觀顯神韻

穿過茶園, 目光隨即被一條彩色道路吸引, 細問之下, 才得知腳下的彩色陶瓷顆粒路, 是一條集山地自行車道與景觀交通車道于一體的路, 是未來山地運動基地重要載體, 全長3公里, 是省內最長的陶瓷顆粒瀝青道路。

據觀察, 州內有幾條山地自行車道, 但還沒有任何一條道路能與腳下之路媲美, 不僅因為路面顏色惹眼, 更因為路邊的風景美輪美奐。

記者沿著彩色陶瓷顆粒路, 在山腰和叢林裡慢慢步行, 很快到達山頂,最先入眼的是一個大茶壺,遠處看去,仿佛懸在半空之中。如果說這個大茶壺可以與宣恩縣伍家台茶園的大茶壺媲美,那麼山腳下,公路邊的綠色茶壺,則是另外一種神韻了。

記者站在山頂的棧道上往山下望去,只見一隻大大的綠色茶壺橫亙在茶園邊上,頓時就有種迫不及待想要下山與之近距離接觸的心情,可是山頂的風景太多,一時半會兒還不想離去。

腳下的棧道也是茶香大沙壩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長800米,由上山的棧道和茶園的棧道組成。站在山頂,可以像現在這樣俯瞰茶園風光,也可以在棧道上和茶園親密接觸,還可以沿1.8公里的濱河走廊感受小橋流水人家。

繞過茶壺,出現一株株苗木,也零星有花兒相繼開放。據介紹,這兒是觀光園林,主要以桃花、櫻花、梅花、月季為主,不同的季節,遊客到大沙壩來遊玩即可以觀賞茶園美景,又可以欣賞到不同的花開盛況。

站在棧道上極目遠眺,除了綠色茶園,還有馬路邊那一排整齊的房屋,是大沙壩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所在地。該安置點分兩期進行建設,擬安置搬遷戶46戶,目前一期16戶已經入住。該安置點是大沙壩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計畫規劃一條小吃餐飲街,主要承擔鄉村旅遊發展餐飲功能,帶動安置戶就近置業就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未來發展天地寬

對於大沙壩村未來的發展,當地政府可謂全力以赴。

首先,351國道將和248省道在大沙壩村交匯,隨著交通的便利,大沙壩將利用好現有的資源,用3年時間,投入資金3.5億元,建設一個集西南民俗風情展示館、土苗婚慶館、民族文化傳承基地、茶事採摘加工體驗基地——恩施八寶老鷹紅基地、山地運動基地、微電影文創拍攝基地於一體的民俗風情微電影小鎮,將生態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和民生福祉。

同時,緊緊圍繞“吃住行遊購娛養”,用好政策和特色資源,突出差異性,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強化農業、工業、交通、林業、生態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讓鄉村田園變成景區,讓民居農舍變成民宿客棧,讓鄉村道路變成旅遊景觀道,讓農產品變成旅遊商品,讓傳統村莊變成文化旅遊村莊。

大沙壩村依託國家級4A旅遊景區黃金洞,以及世界文化遺產唐崖土司城,正在多管道做好對外宣傳,全力拓展旅遊市場。

日前,大沙壩村不少村民家裡紛紛開辦起了農家樂,以最好的姿態迎接開園。開園之後,大沙壩將揭開面紗,開啟美麗鄉村茶香之旅,向世人展示它華麗多姿的風采。

記者手記

大沙壩村距離咸豐縣城約50公里,距黃金洞集鎮約10公里。這是黃金洞鄉政府為打造石人坪至黃金洞、巴西壩至金洞司2條美麗鄉村旅遊示範帶,全力打造全域旅遊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示範區,建成麻柳溪、大沙壩兩個美麗鄉村示範村的重要舉措。

從酉陽去大沙壩村,需從酉陽縣城繞道黔江,道路交通良好。到達大沙壩村後,可在當地農家住宿,也可當天返回。

咸豐縣坪壩營月季主題園開園

月季園奇妙造型

色彩繽紛

月季園遊人如織

5月20日,咸豐縣坪壩營月季園舉辦盛大的開園儀式,總面積600余畝的月季主題園正式開園,迎來首批上萬名遊客。 吳大全攝

很快到達山頂,最先入眼的是一個大茶壺,遠處看去,仿佛懸在半空之中。如果說這個大茶壺可以與宣恩縣伍家台茶園的大茶壺媲美,那麼山腳下,公路邊的綠色茶壺,則是另外一種神韻了。

記者站在山頂的棧道上往山下望去,只見一隻大大的綠色茶壺橫亙在茶園邊上,頓時就有種迫不及待想要下山與之近距離接觸的心情,可是山頂的風景太多,一時半會兒還不想離去。

腳下的棧道也是茶香大沙壩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長800米,由上山的棧道和茶園的棧道組成。站在山頂,可以像現在這樣俯瞰茶園風光,也可以在棧道上和茶園親密接觸,還可以沿1.8公里的濱河走廊感受小橋流水人家。

繞過茶壺,出現一株株苗木,也零星有花兒相繼開放。據介紹,這兒是觀光園林,主要以桃花、櫻花、梅花、月季為主,不同的季節,遊客到大沙壩來遊玩即可以觀賞茶園美景,又可以欣賞到不同的花開盛況。

站在棧道上極目遠眺,除了綠色茶園,還有馬路邊那一排整齊的房屋,是大沙壩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所在地。該安置點分兩期進行建設,擬安置搬遷戶46戶,目前一期16戶已經入住。該安置點是大沙壩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計畫規劃一條小吃餐飲街,主要承擔鄉村旅遊發展餐飲功能,帶動安置戶就近置業就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未來發展天地寬

對於大沙壩村未來的發展,當地政府可謂全力以赴。

首先,351國道將和248省道在大沙壩村交匯,隨著交通的便利,大沙壩將利用好現有的資源,用3年時間,投入資金3.5億元,建設一個集西南民俗風情展示館、土苗婚慶館、民族文化傳承基地、茶事採摘加工體驗基地——恩施八寶老鷹紅基地、山地運動基地、微電影文創拍攝基地於一體的民俗風情微電影小鎮,將生態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和民生福祉。

同時,緊緊圍繞“吃住行遊購娛養”,用好政策和特色資源,突出差異性,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強化農業、工業、交通、林業、生態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讓鄉村田園變成景區,讓民居農舍變成民宿客棧,讓鄉村道路變成旅遊景觀道,讓農產品變成旅遊商品,讓傳統村莊變成文化旅遊村莊。

大沙壩村依託國家級4A旅遊景區黃金洞,以及世界文化遺產唐崖土司城,正在多管道做好對外宣傳,全力拓展旅遊市場。

日前,大沙壩村不少村民家裡紛紛開辦起了農家樂,以最好的姿態迎接開園。開園之後,大沙壩將揭開面紗,開啟美麗鄉村茶香之旅,向世人展示它華麗多姿的風采。

記者手記

大沙壩村距離咸豐縣城約50公里,距黃金洞集鎮約10公里。這是黃金洞鄉政府為打造石人坪至黃金洞、巴西壩至金洞司2條美麗鄉村旅遊示範帶,全力打造全域旅遊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示範區,建成麻柳溪、大沙壩兩個美麗鄉村示範村的重要舉措。

從酉陽去大沙壩村,需從酉陽縣城繞道黔江,道路交通良好。到達大沙壩村後,可在當地農家住宿,也可當天返回。

咸豐縣坪壩營月季主題園開園

月季園奇妙造型

色彩繽紛

月季園遊人如織

5月20日,咸豐縣坪壩營月季園舉辦盛大的開園儀式,總面積600余畝的月季主題園正式開園,迎來首批上萬名遊客。 吳大全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