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航太的揚眉吐氣,準備自主建設空間站

中國航太事業在近二十多年中發展速度飛快, 最初九十年代的時候, 中國的航太事業十分落後, 當時中國希望加入美國和俄羅斯主島的國際空間站計畫都被拒絕了, 拒絕之後的中國並沒有氣餒, 而是開啟了載人航太三步走的戰略。

從92年開始到現在中國這三步走已經全部實現, 這些航太技術為中國未來建造空間站實驗室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隨著中國神舟十一號的成功發射以及天宮二號的成功對接, 中國航太已經熟練的掌握了這項技術, 可以說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是中國航太史上的一個轉捩點。

在此次天空二號的能力已經提升到了雙人宇航員太空生活三十天的目標, 這一目標跟美國的天空實驗室2號比較接近。

現在的中國已經完全具備了自主建立空間站的能力和技術。 要建立空間站首先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太空人送到預定的軌道上,

這個問題在中國發射神舟一號起就已經解決, 神舟號系列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表現出了極強的穩定性, 這為載人航太奠定了基礎。

而外觀上, 神舟飛船構成跟俄羅斯的聯盟號比較相似, 其飛船都是由推進艙、返回艙以及軌道艙這三大部分組成, 這是相似點, 而優勢就在於, 中國神舟飛船的內部空間更大, 更有利於太空人的工作和生活, 而且在長度、品質以及太陽能電池板等方面都佔優勢。

在功能方面, 我國的神舟號飛船的軌道艙配備了太陽能電池板和推進系統, 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軌道行進能力, 而且還能夠在完成任務之後停留太空半年左右, 這就大大的擴大了任務範圍。

現在中國神舟十一號飛船已經發射成功, 標誌著中國航太成功轉型進入了空間站建設時期, 現在中國的航太事業已經不是簡單的測試載人飛船和目標飛行器發射任務。

中國航太事業近期的目標是建設一座一百噸的空間實驗室, 而最終的目標是建立一座軌道空間站,

這個最終目標包含了核心艙和實驗艙, 現在該空間站計畫將在2020年進入組建狀態, 要組建一百噸的空間實驗室需要運載火箭的支援, 每個20多噸的重量, 需要長五運載火箭才能夠發射, 要不然別的運載火箭無法載重如此大重量。

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 將中國的航太技術水準大幅度的提升, 這也將中國的航太水準跟世界水準拉近了很多, 比起二十多年前被美國拒絕, 現在可以說是揚眉吐氣。

中國航太事業現在雖然追上了世界先進航太水準, 但是現在西方國家又出現了新的競爭對手, 那就是私人航太企業, 這些西方私人航太企業迅速崛起, 而且擁有的航太技術不亞於一個國家, 像是藍色起源以及SpaceX等都將是中國未來十年內的勁敵, 現在中國只有不斷的研發新技術, 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在未來的國際航空領域中立於不敗之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