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偷襲珍珠港:日本海軍一輸到底的勝利

1941年12月7日淩晨, 在南雲忠一指揮下, 1183架飛機自從六艘航空母艦上起飛, 穿雲破霧, 偷襲珍珠港。 這是美國本土在19世紀墨西哥戰爭之後, 第一次遭受到攻擊。

導演這次襲擊的正是日本海軍大將、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出生貧苦, 原名為高野五十六, 因為是其父在五十六歲所生的孩子, 因此得名五十六。 父母相繼過世後, 因母親山本家族家中無子, 而繼承了母親的姓氏, 改名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雖然出身低微, 但從小接受武士道精神和日本軍事思想的薰陶。 1919年已經是日本海軍少佐的山本奉命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 在這裡山本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見到底特律的工廠、德克薩斯的油田之後, 山本真正的感受到了日本和美國國力的差距。 此時距離山本偷襲珍珠港還有22年。

山本五十六對於偷襲珍珠港的想法來源於一部小說。

1921年, 美國出版了《太平洋海上霸權》一書。 四年後該書的部分內容被創作為小說, 取名《偉大的太平洋戰爭》, 書中描寫了一支日本艦隊偷襲珍珠港、關島和菲律賓群島等情況。 而這本書被翻譯成日文進入到了日本海軍的教材之中, 作為海軍的一員且有大志的山本不得不注意到這樣一本書。

空襲珍珠港

因為一本書就要偷襲美國, 簡直是精神病都不會做的一件事情。 可是山本除了是一位瘋狂的海軍將領之外, 還是位瘋狂的賭徒。 在歐洲學習期間, 山本曾因賭術太好, 贏得太多, 而被摩納哥賭場拒之門外, 山本本人曾說:如果天皇給我一年的時間去賭博, 我能為日本贏回一艘航母。

日本的海軍及海軍航空兵在山本的不斷建設下突飛猛進。 在1941年1月, 山本寫信給海軍大臣吉古志郎, 闡述了要襲擊珍珠港的想法, 借由襲擊珍珠港, 為日本在東亞一帶的戰局打開新局面。 對於山本的想法, 日本的上層議論紛紛, 認為日本艦隊長途跋涉3500海裡突襲珍珠港是不現實的,

對此山本的回答將他身上的賭徒氣質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日本有天佑, 夏威夷作戰肯定成功, 如果中途失敗, 也就是說沒有了天佑這一條, 放棄整個作戰就行了。 ”

對於這一計畫山本態度十分激進, 如果不批准就要辭職不幹, 無奈之下, 當局只好同意計畫。 山本率領日本聯合艦隊在與珍珠島相似的鹿兒島進行演練。

終於, 在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 日本突襲珍珠港。

這次突襲中, 在珍珠港停泊的8艘戰列艦中, 4艘被擊沉, 一艘擱淺, 其餘3艘受到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擊傷, 188架飛機被擊毀, 數千官兵傷亡。 日本只損失了29架飛機和55名飛行員以及2艘潛艇。

而後的半年時間之內, 美國海軍今本喪失了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的能力,

日本在東南亞、印度洋一帶橫行無阻。 從這一點來說日本以及其微小的代價獲取了輝煌的勝利。

但這都是暫時性的。 珍珠港空襲在長期來說更像是對日本的災難。 美國本土本身對是否參加二戰搖擺不定, 而珍珠港事件之後, 美國上下一致決定參加二戰, 並且決定在日本投放兩顆原子彈, 其中不乏美國要報日本當年珍珠港的一箭之仇。

從戰果上來說,偷襲珍珠港對於日本也沒有看起來這麼輝煌。日本偷襲當日,原本停靠在珍珠港的三艘航空母艦全部不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聖地牙哥維修。這三艘航空母艦也成為日後美軍在海上制服日軍的主力。而在轟炸過程中,日軍只炸毀了戰列艦,並沒有炸毀修理戰列艦的船塢;而珍珠港5英里以外山上的存有450萬噸重油的油料庫也是毫髮未傷,如果炸毀油料庫,整個珍珠港都將毀滅在火災之中。

珍珠港事件實在是疑點重重。羅斯福政府也許在一戰中獲得教訓,認為不實際參與戰鬥,美國很難在二戰後獲得在世界上建立統治秩序的機會。不少人推測美國已經得知日本襲擊的消息:在襲擊當天調配大量醫護人員到珍珠港;講戰鬥機分配到偏遠機場;三艘航母無一在港;連修理戰列艦和巡航艦的配件都一一準備齊全,在珍珠港事件後馬上開始修船。

海軍中將南雲忠一

而另一面,山本的計畫也並非完美。日本襲擊珍珠港的部分計畫由飛行員源田實制定,將美國航母作為作戰目標,源田實發現他們將美國航母看成了砧板上的肉。在聯合艦隊離港後,源田背著高層召集了一次會議,會議的結果是讓源田到了機場看情況處理,結果轟炸開始後,日本方面就出現了混亂,當然這也是日本當時軍隊下克上傳統的又一次體現。當時偷襲珍珠港的執行統帥南雲忠一雖然是魚雷專家,但在指揮作戰上也過於保守謹慎、患得患失,對珍珠港只進行了兩次空襲,未開始第三次空襲,就進行了撤退,錯過了粉碎珍珠港的最佳機會。

廣島原子彈爆炸

日本襲擊珍珠港,本意是想消弱美國海軍勢力,將美國拉到談判桌上,承認日本在東南亞的既得利益,誰知卻一不小心將日本本土捆綁到了四年後的原子彈上。

從戰果上來說,偷襲珍珠港對於日本也沒有看起來這麼輝煌。日本偷襲當日,原本停靠在珍珠港的三艘航空母艦全部不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聖地牙哥維修。這三艘航空母艦也成為日後美軍在海上制服日軍的主力。而在轟炸過程中,日軍只炸毀了戰列艦,並沒有炸毀修理戰列艦的船塢;而珍珠港5英里以外山上的存有450萬噸重油的油料庫也是毫髮未傷,如果炸毀油料庫,整個珍珠港都將毀滅在火災之中。

珍珠港事件實在是疑點重重。羅斯福政府也許在一戰中獲得教訓,認為不實際參與戰鬥,美國很難在二戰後獲得在世界上建立統治秩序的機會。不少人推測美國已經得知日本襲擊的消息:在襲擊當天調配大量醫護人員到珍珠港;講戰鬥機分配到偏遠機場;三艘航母無一在港;連修理戰列艦和巡航艦的配件都一一準備齊全,在珍珠港事件後馬上開始修船。

海軍中將南雲忠一

而另一面,山本的計畫也並非完美。日本襲擊珍珠港的部分計畫由飛行員源田實制定,將美國航母作為作戰目標,源田實發現他們將美國航母看成了砧板上的肉。在聯合艦隊離港後,源田背著高層召集了一次會議,會議的結果是讓源田到了機場看情況處理,結果轟炸開始後,日本方面就出現了混亂,當然這也是日本當時軍隊下克上傳統的又一次體現。當時偷襲珍珠港的執行統帥南雲忠一雖然是魚雷專家,但在指揮作戰上也過於保守謹慎、患得患失,對珍珠港只進行了兩次空襲,未開始第三次空襲,就進行了撤退,錯過了粉碎珍珠港的最佳機會。

廣島原子彈爆炸

日本襲擊珍珠港,本意是想消弱美國海軍勢力,將美國拉到談判桌上,承認日本在東南亞的既得利益,誰知卻一不小心將日本本土捆綁到了四年後的原子彈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