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 脫貧攻堅篇 白陽鎮的萬壽菊

寧夏彭陽縣白陽鎮白岔村, 鎮幹部正在幫村民種植萬壽菊。 中工網記者 吳麗蓉 攝

5月21日上午, 寧夏彭陽縣白陽鎮白岔村的一塊田地旁,

停了七八輛汽車。 20多人戴著草帽、頂著大太陽, 正在地裡幹活。 打洞、栽下花苗、澆水、培土……幾個動作不斷重複。

白岔村村委會主任韓旭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這是白陽鎮政府的工作人員。 “昨天在於窪分層簽訂了《萬壽菊種植合作合同》《萬壽菊種植及鮮花收購合同》《萬壽菊育苗合同》。 企業負責種苗繁育, 為農戶解決相關技術難題, 確定鮮花收購、定點交售等事宜, 縣農牧、經合、國土等部門進行協調聯動。

白陽鎮今年在5個村種植了3800畝萬壽菊, 白岔村種了1300畝。

種植一種全新的植物, 許多農戶心中多少有些疑慮。 為了提高種植積極性, 鄉鎮政府組織農戶去孟原鄉參觀考察, 給他們算成本和收益。

白岔村村支書王志權告訴記者,

村裡700多戶人家, 其中100多戶種植了萬壽菊, 大多是精准脫貧戶。 種一畝的地膜、苗子、化肥、人工等成本, 共需800元。 “畢竟是新東西, 有村民怕賠錢, 暫時還接受不了。 ”今年村裡有些村民就把土地流轉給村委會種萬壽菊, 總共370多畝, 流轉費每畝每年100元。

村民吳營祥種了110多畝萬壽菊, 是村裡種植最多的農戶。 他去年就去孟原鄉看了種植情況, 認為這比種玉米和土豆的收益大多了。 “刨除人工等成本, 玉米一畝純收入七八百元, 萬壽菊有一千四五百元。 ”他說, 萬壽菊畝產可以達到2000多公斤, 多的高達3000公斤, 一公斤賣一元錢。 他和企業已經簽好了收購合同, “早上採花, 下午就來車拉走了, 不隔夜。 ”

“農戶種萬壽菊, 縣財政每畝補貼200元, 建檔立卡貧困戶每畝補貼500元。

”白陽鎮鎮長陳伯洲一邊幹活一邊向記者介紹。 他正在使用移栽定植器種花苗, 這是個體力活, 每隔四五十釐米距離, 就要用力在土裡戳出一個洞來, 再由旁邊的同事將花苗放進去。

到了5月21日下午, 天氣變了, 下起雨來。 隔天又下了一整天的雨。 雨水在乾旱的西海固地區, 一向意味著豐收。

白岔村村民趙桂芳家裡只有她一個人, 沒人幫忙種萬壽菊, 就把10畝地流轉給村委會了。 她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說:“這下種的萬壽菊就好活了。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