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彼時正是四月, 趁著週末時光, 告別所有的繁雜事務, 告別高三教室中的各種習題, 我踏上旅途, 前往大羅山。 我期待著這樣的一次旅行, 期待著讓心靈和腳步作一次短暫的停歇, 期待著在自然中找回丟失的一些真實的存在。

當你心裡感到幸福、喜悅的時候, 你看到的身邊的每一朵無名的小花, 都可以叫做春天。 困在校園中久了, 容易審美疲勞。 因此, 當我下車後開始向大羅山腹地進發的時候, 我感到心裡是那麼的溫暖, 我真的沒有想到四月的大羅山除了已經凋謝的杜鵑, 竟然還有那麼多的野花和那麼多結滿果實的楊梅樹。

按我平素的喜好, 我更願意在有人文景觀的地方流連, 更希望在與前人的對話裡尋找歷史的華彩和遠去的雲煙, 比如紹興的魯迅故居, 比如烏鎮的逢源雙橋。 可倉促之間決定出發, 選擇了臨近的大羅山, 最初我心裡是有不甘的。

直到走近了, 才發覺那一方山水那一片天空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 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向山頂進發, 在半山腰望見那個古寺時, 心便漸漸靜下來了。

古寺庇護著一方生靈, 但卻沒有其他寺院般香火繚繞, 走近了能看清石碑刻著的“楊溪古寺”四個大字, 據說, 寺院因為地處楊梅樹叢中的小溪邊而得名。 寺院沒有太多的經幡, 空地上有兩條狗躺著慵懶地曬太陽, 楊梅樹簇擁著整座寺院, 四月的陽光撒在其中, 時間仿佛在此刻停止。 我也呆了, 竟沉默了數十秒, 而後拍下數張照片。

我沒有走進寺院, 我只想一直向山頂走, 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牽引著, 或者說更像一種召喚。 路兩旁也都是楊梅樹, 有果農在其中勞作, 一個果農告訴我們, 大羅山最有名的景致叫“龍脊”, 在半山腰, 由無數巨大的岩石構成, 是一道天然的奇觀。 我出生在山區, 對岩石自然沒有太大的興趣, 可我無法拒絕山中這寧靜的環境。 人的心靈有時強大得能容得下所有的俗事紛擾, 甚至苦難,

可當面對這陌生的寧靜時, 卻渺小得只能選擇服從。

午後的天空藍得叫我心慌, 我不知道它的高低, 但我知道我只有不停地仰望內心才會安靜。 山路依舊曲折, 你永遠無法預料下一個轉彎處的風景, 猶如我們永遠無法預料下一段人生的精彩。 我倚著路旁的護欄往下望,

能看見架著電線的高高鐵塔, 能看見成片的楊梅樹, 能看見樹叢中若隱若現的民居。 一切的風景仿佛都在告訴我這是他們自由的家園, 那會兒我曾想, 我要是成了楊梅樹叢中的那條小溪該多好。 山的對面看起來那麼遙遠, 或者說根本無法判斷它們的遠近, 被稱作“龍脊”的岩石伸展開來, 遠至山的另一邊, 鮮活得根本不忍走近, 神秘得根本不能走近, 而腳下的路依舊向前, 兩旁的野花和嫩草裝點著這個叫春天的季節我無法告訴你我看到的一切, 我正努力記錄下我的心境。 我需要並甘願被某種意念主宰, 我需要在這個時刻坐在自己內心早已熟悉的地方安靜一會兒。

然而,我終究還是俗人,還會有許多的情懷縈繞於心,還會回到熟悉的講臺給學生們說文解字,還會在深夜為所謂的理想輾轉反側。而當一些情感它本身就純淨得宛如山中的溪水,它何嘗不是一種恩賜,它正是自然要求我們記住並永遠珍藏的。

下山的時候,走的是崎嶇的山路,其間有些地方根本沒有路,我們只能在楊梅樹叢中穿行,邊探路邊前進,更有一番風味。山腳下有個名叫“丁嶴”的村子,村口的牌子上寫著“中國楊梅之鄉”六個大字。我們在村口的大樹下等汽車,享受著在大羅山最後的時光。

後記:寫這篇文章時,距離游大羅山的時間,已過去半個月。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心為形役,用微薄的收入來安慰受傷的靈魂。我只願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寧靜的空間,用來儲存名叫幸福的東西。

然而,我終究還是俗人,還會有許多的情懷縈繞於心,還會回到熟悉的講臺給學生們說文解字,還會在深夜為所謂的理想輾轉反側。而當一些情感它本身就純淨得宛如山中的溪水,它何嘗不是一種恩賜,它正是自然要求我們記住並永遠珍藏的。

下山的時候,走的是崎嶇的山路,其間有些地方根本沒有路,我們只能在楊梅樹叢中穿行,邊探路邊前進,更有一番風味。山腳下有個名叫“丁嶴”的村子,村口的牌子上寫著“中國楊梅之鄉”六個大字。我們在村口的大樹下等汽車,享受著在大羅山最後的時光。

後記:寫這篇文章時,距離游大羅山的時間,已過去半個月。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心為形役,用微薄的收入來安慰受傷的靈魂。我只願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寧靜的空間,用來儲存名叫幸福的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