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樂視手機無可辯,難掩走向黃昏路

5月21日, 樂視網的一則公告讓最近人們熱議的關於樂視人事變動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 某種意義上講算是停止了大家的各種猜測, 同時樂視也將會踏上新的征程, 開啟新的篇章。 不過, 如果單純地從老賈5月21日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到, 樂視未來分為上市體系和汽車體系, 而其他都會被合併。 很顯然, 這些內容背後“兩年起高樓”的樂視手機值得不少人去玩味。

畢竟, 樂視手機一定程度上是引起樂視整個生態體系出現問題的導火索, 這一點老賈在5月21日的講話中已經給出了定性, 所以這裡沒必要去翻找歷史再次討論。 那麼, 今天筆者主要想給大家聊的是經過樂視新的調整後, 樂視手機業務未來會何去何從?正如標題裡所提及的一樣, 樂視手機已經無法去為自己辯解了, 也難於掩蓋走向沒落的可能性。

各大廠商競爭激烈

反觀樂視手機, 由2015年推出至今總共發佈了為數不多的幾款機型,

但它憑藉著樂視生態反補硬體的策略確實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 譬如2016年樂視手機的銷量直逼2000萬台, 排名國內整個手機市場前十。 然而, 伴隨著樂視生態不再奏效, 樂視手機勢必遭遇巨大的衝擊。

此外, 加上國內智慧手機廠商日趨激烈的競爭狀態, 原本各大品牌爭相青睞的線上互聯網模式失去了色彩, 依賴佈局線下管道積澱多年的OPPO、VIVO順勢崛起。 若站在這個角度並結合樂視自身來思考, 筆者覺得留給樂視手機的機會不是很多, 甚至面臨很大壓力。

樂視移動裁員影響

受到各種因素左右, 樂視移動遭遇裁員和換帥, 其中屬於樂視移動的樂視手機成為了比較嚴重的區域。 儘管老賈提出裁員是樂視組織變革的一部分, 並且提出要最大價值地發揮樂視手機的產業化差異優勢。

線下管道部署薄弱

說到此, 不得不聊到小米手機。 自2011年誕生到2016年之前, 小米手機可謂是風光無限, 只是由於智慧手機行業變幻多端, 誰都預測不到火爆一時的線上模式居然趨向弱化, 所以筆者判斷未來智慧手機品牌如果要想擁有巨大的出貨量, 單靠線上不足以撐起, 還要有線下門店加持。 否則, 無論在國內市場或在國外市場, 小米斷不會那麼積極拓展線下,

吃一塹長一智嘛。

回到樂視手機, 據媒體報導近來在國內部分城市的門店已有關閉現象, 相對於正在尋求出路的樂視手機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加上前面和供應商之間的問題, 等待它的“阻礙”亟待解決。

當然, 樂視手機風光不再著實存在, 但不意味著未來沒有逆襲的時機。 眾所周知,今年4月11日樂視推出了一款新手機樂Pro3雙攝AI版,筆者認為傳遞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樂視智慧終端機或許涉足人工智慧領域。因此,有理由相信它涅磐重生。

眾所周知,今年4月11日樂視推出了一款新手機樂Pro3雙攝AI版,筆者認為傳遞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樂視智慧終端機或許涉足人工智慧領域。因此,有理由相信它涅磐重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