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什麼會“苦夏”呢?嚴重苦夏怎麼辦?如何預防?

有的人一到夏天尤其是伏天, 就會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 進食量較其它季節明顯減少, 並伴有低熱(體溫在37℃~37.4℃之間波動)、乏力、疲倦、工作效率減低和體重減輕的現象。 這就是“苦夏”, 那麼“苦夏”是不是病呢?通過飲食能調節嗎?

“苦夏”是怎麼回事?

一、什麼是苦夏:“苦夏”就是指在進入夏季後由於氣溫升高, 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較其他季節明顯減少並伴有低熱(體溫在37℃--37.4℃之間波動)身體乏力疲倦精神不振, 工作效率低和體重減輕的現象。

二、苦夏有哪些症狀:“苦夏”並不是一種器質性病變, 而是由於氣溫高、濕度大等氣候因素, 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引發。 “苦夏”之 “苦”, 始於胃腸。 人們常常先感到食欲不振、腹脹、便秘或腹瀉或二者交替, 繼而出現全身倦怠無力、心悸、出汗、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症狀, 女性和老人居多。 一些女性還可有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婦科症狀。

三、引起苦夏的原因:大約有兩種:一種是體質因素, 平時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較虛弱, 如果飲食失節, 饑飽失宜, 偏嗜生冷, 損壞腸胃, 以致抵抗力減弱, 就很容易患“苦夏”。 二是氣候因素, 夏季天氣炎熱, 空氣中濕度較高, 暑濕邪氣乘虛而入, 人們白天身處炎日之下, 夜晚納涼露宿, 或吹風扇, 開空調過量, 暑因寒發, 容易得病。

如何面對“苦夏”?

“苦夏”現象, 輕者一般不會影響身體發育和健康, 不至於帶來不良後果, 且在夏季過去天氣轉涼後可自行緩解。 故對大多數朋友而言, 對“苦夏”無需藥物。 對症狀較重者, 可在醫生指導下, 服用穀維素、維生素C和複合維生素B族, 以利於調節植物神經功能, 消除“苦夏”症狀。

一、補水:酷暑來臨, 一旦趕上桑拿天, 人體流汗較多, 不僅要預防中暑, 還要及時補充水分。

推薦飲用”三葉茶“

配方:用荷葉、竹葉、薄荷葉製成三葉茶飲用, 有很好的消暑和解渴的作用。 夏至氣溫高, 人體內的氣血也會上升, 因此容易產生頭昏腦漲的症狀, 嚴重時還會導致中暑, 再加上夏季暑熱、濕熱的情況比較普遍, 所以及時消暑解渴, 補充體內水分很重要。

功效:三葉茶中的荷葉味苦辛微澀、性涼, 飲用後不僅有消暑利濕、健脾的功效, 對於暑熱煩渴、頭痛眩暈等狀況還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竹葉既有清熱瀉火的功效, 還有除煩、生津、利尿、解渴的作用。

薄荷味道清涼, 具有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 飲用後不僅可以起到疏散風熱、清咽利喉、疏肝解鬱的作用, 還有祛邪毒、除勞氣、解困乏等效果。 此三葉組合而成, 是理想的解渴消暑佳品。 如果分開, 單取三葉茶中的其一泡茶飲用, 將會降低消暑之功效。

做法:三葉茶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 只需取鮮葉適量, 弄碎放到杯中, 用沸水沖泡後待稍涼即可飲用。 在沒有取鮮葉的條件下, 也可用藥店裡買到的幹葉製作, 沖泡時一定要用沸水, 不僅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還能充分地泡出三葉茶的色香味來。

二、補鉀:夏季人們應注意在日常膳食中增加鉀元素的攝入。 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鹽, 所含的鉀量在各類水果中最高, 多吃香蕉、西瓜等含鉀豐富的食物是補充鉀元素的好方法,其他食品如豆類及其製品、馬鈴薯、紫菜、海帶等也含有較多的鉀元素,每天少量多次地飲茶,也是補鉀的理想方法之一。苦夏嚴重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以利於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消除苦夏症狀。

預防苦夏,應以醒脾開胃為重點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預防苦夏,以醒脾開胃為重點,配合科學的生活調養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1.食療為主 飲食是最為直接、有效的醒脾開胃方法。食物種類要多樣,注意色、香、味、形、質等的搭配,以刺激食欲。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水果蔬菜,如梨、蘋果、香蕉、獼猴桃、桃、番茄等,以滿足身體消耗所需要的營養供給。也可以自製消暑的涼茶或藥粥,裡面可根據個人的口味喜好適量加入蓮子芯、枸杞子、麥冬、荷葉、絲瓜、大棗、山楂、砂仁等醒脾、益氣、消食的中藥。

2.適度運動 患苦夏的人可根據自身的體質、健康狀況、興趣選擇一些輕鬆舒適的輕體育活動。如:散步、打網球、練太極拳、跳健美操等。它能使引起苦夏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得到調節和改善,促進胃腸蠕動,使人食欲增加、精力充沛。但是運動不要太過劇烈,應量力而行。

3.樂宜輕柔 在輕柔的音樂環境中,人的心理會進入一種恬淡、寧靜的狀態,副交感神經的支配作用加強,紊亂的臟腑功能得以調整和重新整合,支配脾胃的神經功能得到修復,在養分、能量耗失後,大腦會發出對食物需求信號,使胃液分泌,食欲增加。

4.情少波動 避免大喜大怒時體內血流的不均衡分配,使身體在高溫高濕的影響下,最大程度地保持穩定、平衡的體液分佈。把苦夏對體弱患者的影響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5.臥不貪涼 如果圖一時的痛快,用風扇久吹,或把空調開得很低,或者在通風口久睡,都會使暑濕邪氣進入體後,汗孔閉塞無法排出,使感冒、厭食的症狀難以祛除,體能消耗增加,免疫力越來越低。

多吃香蕉、西瓜等含鉀豐富的食物是補充鉀元素的好方法,其他食品如豆類及其製品、馬鈴薯、紫菜、海帶等也含有較多的鉀元素,每天少量多次地飲茶,也是補鉀的理想方法之一。苦夏嚴重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以利於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消除苦夏症狀。

預防苦夏,應以醒脾開胃為重點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預防苦夏,以醒脾開胃為重點,配合科學的生活調養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1.食療為主 飲食是最為直接、有效的醒脾開胃方法。食物種類要多樣,注意色、香、味、形、質等的搭配,以刺激食欲。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水果蔬菜,如梨、蘋果、香蕉、獼猴桃、桃、番茄等,以滿足身體消耗所需要的營養供給。也可以自製消暑的涼茶或藥粥,裡面可根據個人的口味喜好適量加入蓮子芯、枸杞子、麥冬、荷葉、絲瓜、大棗、山楂、砂仁等醒脾、益氣、消食的中藥。

2.適度運動 患苦夏的人可根據自身的體質、健康狀況、興趣選擇一些輕鬆舒適的輕體育活動。如:散步、打網球、練太極拳、跳健美操等。它能使引起苦夏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得到調節和改善,促進胃腸蠕動,使人食欲增加、精力充沛。但是運動不要太過劇烈,應量力而行。

3.樂宜輕柔 在輕柔的音樂環境中,人的心理會進入一種恬淡、寧靜的狀態,副交感神經的支配作用加強,紊亂的臟腑功能得以調整和重新整合,支配脾胃的神經功能得到修復,在養分、能量耗失後,大腦會發出對食物需求信號,使胃液分泌,食欲增加。

4.情少波動 避免大喜大怒時體內血流的不均衡分配,使身體在高溫高濕的影響下,最大程度地保持穩定、平衡的體液分佈。把苦夏對體弱患者的影響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5.臥不貪涼 如果圖一時的痛快,用風扇久吹,或把空調開得很低,或者在通風口久睡,都會使暑濕邪氣進入體後,汗孔閉塞無法排出,使感冒、厭食的症狀難以祛除,體能消耗增加,免疫力越來越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