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濟南首個專業地震科普館開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經過三個月的試運行, 濟南首個專業地震科普館正式對外開放。 館內設有三個展區, 分別為展示區、體驗區以及雕塑區, 共有各類展品(展項)100多項。 據悉, 濟南市地震科普館位於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院內(旅遊路8577號), 開放時間為週三至周日上午9:30~11:30 , 下午14:00~16:00, 採取預約方式接待參觀。

3月18日濟南市地震科普館經過三個月的試運行, 今天正式對外開放, 這是我市首個專業地震科普館, 展廳面積約800多平方米, 各類展品(展項)100多項。

據濟南市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館內整體分三個展區, 一是展示區, 該區域位於二樓, 細化為地震威脅區、地震知識區、科學抗震防震區、地震監測與預警預報區、應急避震及救援區、政府防震減災工作機制區6個分區, 通過展品、展板、多媒體、虛擬場景等現代技術, 認識地震、見震歷史、瞭解地震觀測、識別地震謠言, 還可以動手搭建抗震建築、體驗建築減隔震技術,

學會應急自救、查詢應急避難場所等, 還可以瞭解到濟南市市政府防震減災工作機制及工作情況。

位於館內一樓的是體驗區, 地震體驗平臺可以體驗地震發生的整個過程, 由縱波(P波)到橫波(S波)再到面波, 能真切體驗到5級左右地震的晃動。

震後傾斜小屋傾斜度為15°, 可以互動式按鍵答題。 4D動感影院播放影片《地震啟示錄》, 直觀全方位感受地震的威力。

館內還設有雕塑區, 由4組雕塑組成, 張衡和候風地動儀-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他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驗地震的儀器。

日晷是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 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 司南是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 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地球脈動是以汶川地震峰值地震波為原型, 經藝術加工設計而成, 形象地體現了防震減災主題內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唐園園 實習生 黃壽賡

編輯 Y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 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