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國醫正骨:大白話聊“腰突”,附《平樂正骨秘術》外敷驗方

平樂郭氏正骨

中醫藥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洛陽歷代名醫層出不窮, 是中醫藥學的主要發祥地, 在中醫藥學的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龍門石窟, 平樂正骨, 國花牡丹, 水席古都”並稱為洛陽四絕。

平樂正骨即洛陽平樂郭氏正骨, 醫術源於河南省洛陽市平樂村。 自郭祥泰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在平樂村創立平樂郭氏正骨醫術以來, 其後的幾代傳人都秉承祖訓, 致力於中醫骨傷醫學的發展、創新, 使得源遠流長的平樂正骨, 由治病救人的民間樸素醫技上升為造福人類的中華骨傷科學。

平樂郭氏正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白話說腰突

腰椎鍵盤突出可以說是常見病了, 很多朋友不僅來我們平樂郭氏正骨當面諮詢治療, 也有很多人是從網路進行諮詢。 不管哪種諮詢方式, 個人感覺, 大多數腰突患者並不是非常清楚腰突問題,

比如說:有的朋友說, 腰突為什麼腰不疼?腰突為什麼腿麻?腰突能不能治好?腰突有沒有保守療法等等。 這些問題是每個腰突患者都會遇到的, 也是大家所關心的, 但並不是每個腰突患者都明白了。

腰突是一個持續發展過程, 這個過程會伴有症狀明顯, 症狀消失, 症狀又加重的情況出現。 產生這一現象, 往往會給腰突病人產生錯覺, 怎麼不疼了?是不是病情好轉了?怎麼又加重了, 是不是最近幹重活了?其實, 這是腰突發展的一個過程。

我們要知道, 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間盤突出是不一樣的。

腰椎間盤突出僅僅只是一個病理現象, 當纖維環破裂時, 髓核掉出來, 就稱為椎間盤突出, 無腰痛等臨床症狀;當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根,

並出現腰部疼痛或下肢疼痛等臨床表現時, 才能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所以, 我們要治療腰突, 先要弄清楚腰突是如何發展的?盡可能不要讓腰椎間盤突出, 發展成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突發展三個階段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患病原因大多與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係。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疾病, 患者會表現為間歇性跛行, 甚至在行走時感到下肢疼痛無力。 隨著腰椎間盤突出病情的不斷發展, 患者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症狀出現。 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的進行, 而且會患者身心都是很大的傷害。

椎間盤病變示意圖

退變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

這種類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 一般發病遲緩, 病程較長, 髓核:突出逐漸形成, 對腰椎周圍的組織刺激很小, 無明顯的炎症產生, 故可能無腰痛或腰痛不明顯。 有時突出的髓核可能被吸收、消散, 若不能完全被吸收, 久而久之逐漸與神經根發生粘連, 此時主要以腿痛為主;若早期無炎性反應時脊柱無側彎, 腰肌無痙攣,

則可能無腰痛發生。

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症

高位置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腰3、腰4以上), 尤其是中央型患者, 腰痛的比例不是很大。 有人統計69例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 只有14.5%的患者有腰痛病史, 可見並不是所有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都有腰痛症狀。 原因可能是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症症狀較重, 突發截癱而腰部失去知覺, 或突出物壓迫神經根較重, 主要表現出神經根刺激症狀掩蓋了腰痛;還有可能是突出物對韌帶損傷較輕, 或者因腰部姿勢無改變而不引起腰痛。

腰椎間盤突出恢復期

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休養和治療以後, 突出的髓核可能有部分或完全的吸收與還納, 或經推拿、理療等治療使韌帶、腰肌等軟組織的炎症得以消除, 腰部的側彎得以糾正,神經根粘連逐漸被松解。上述改變均可使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基本消除,可完全無腰痛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為什麼腿疼、腿麻?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出現麻痹症狀是因為病灶壓迫到了神經,這是腰椎間盤突出與腰肌勞損腰痛的區別之處。腰椎間盤突出症發作時,患者的腰或是下肢有放射性的麻痹痛,從腰部一直到腳踝,患者最直觀的感受是“如一條筋往下拉”。

因為該病的成因是:腰椎骨中央流質的髓核從包圍它的纖維環裂口往外湧,形成一個凸起物,壓迫腰椎的肌肉和神經,引起腰腿的疼痛及麻木感。若拖延下去,可導致下肢麻木、肌力下降,患者甚至連腿都抬不起來,甚至大小便失禁。

為什麼我的腿疼?

很多人不理解腰椎的疾病為何引起腿痛,實際上是因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了神經,這些神經支配下肢的感覺和運動,所以會引起下肢的疼痛。這種疼痛的特點為放射痛,可以沿著臀部放射至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或者後外側,部分病人還可以放射至踝部、足背或者足底,可以伴有肢體麻木、怕涼、無力等症狀。

壓迫動態示意圖

特別注意

很多腰突患者,初期時候覺得沒有哪裡很疼,腰不疼,腿不疼。認為腰突並不是很嚴重的事情。其實,在這個階段屬於最佳治療階段,通過保守治療的方法,是可以治療的。但是旺旺被人們認為“沒啥事”,而延誤了。當疼痛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才想起來貼膏藥,做針灸推拿。這時候,如果方法不得當,病情就不那麼容易控制了。

還有,生活中很多腰椎盤突出患者一開始很痛,甚至痛到在床上打滾,一段時間後,疼痛症狀消失開始出現腿麻,便以為有所好轉,其實這是錯誤的!腿麻是凸起物開始壓迫神經了,若把神經壓死了,下肢便再沒有知覺了,所以實際上腿麻代表病加重了。實際上,發展到腿麻已經是進入到一個嚴重階段了。

發展趨勢

腰突第一步

腰突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為治療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如果沒有好的習慣,再好的藥方,技法,也只是治療一時之痛。

第一步:坐

既然說腰椎病都是“坐”出來的,那要保護腰,最先要做的就是避免久坐。平時的工作學習間歇,如果覺得腰部酸痛了,就趕緊起來走走,伸個懶腰,緩解了再繼續工作。座椅最好帶靠背,或者在後面放個小墊枕,使之能夠稍稍頂住腰部,這樣可保持腰部平直,使腰肌充分放鬆。辦公桌最好選擇前高後低、桌面傾斜的,可以減少工作時腰向前彎的程度。

第二步:睡

合理科學的臥姿應儘量使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仰臥位可以使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肌肉放鬆並使腰椎間隙壓力明顯降低,減輕腰部肌肉及坐骨神經張力,這種臥姿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的病人患者最合適,若側臥位應將雙髖雙膝關節屈曲起來。古人說“臥如弓”,就是這種睡姿,可以消除腰部的後伸減輕疼痛。

第三步:健

同時,腰部疾病患者應加強日常保健,儘量睡硬板床,減少腰椎間盤承受壓力,睡眠時可採取側臥屈膝,忌睡彈簧床墊。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和食生冷食物,不要開空調入睡。也可以佩戴腰圍,利於腰椎恢復。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每天練習緩慢弓背數次,以此鍛煉腰部肌肉。當腰部感到勞累時,應躺下或坐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如果駝背在坐位時應保持腰高於髖關節,這樣有利於支撐後背,減輕腰部重力。搬重物時不要彎腰而應屈腰避免身體過度扭轉和用力過猛,平時多做腹部功能鍛煉,避免久坐和長時間彎腰動作。

治療腰突的保守方法

一、牽引

患者仰臥于牽引床上,將胸部、骨盆分別固定在牽引床上,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和對抗牽引力的耐受量確定其牽引重量,牽引力一般為 25-60千克,牽引時間為20-30分鐘,體質弱、年齡大、體重輕者,牽引力可適當偏小,相反牽引力可稍大。牽引完成後,解開固定帶,囑患者繼續臥床休息3-5分鐘,每天1次,10天為1療程,共2個療程。

牽引示意圖

二、推拿

牽引結束後,患者改俯臥位,雙手抓住床頭,醫者立於床尾,雙手握患者雙踝關節使其上提,在用力牽引的基礎上向上抖動,使腰椎在牽引下有節奏地向前屈3-4次。

然後患者側臥,臥側下肢伸直,另一下肢屈曲置其上,術者一手板其肩向後,另一手推其骨盆向前,使腰部旋轉2-3次;繼而轉向另一側,同法側板2-3次。最後,患者俯臥,醫者在患者腰背部及雙下肢自上而下實施拍法而結束推拿治療。每天 1次,10天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取桑寄生、透骨草、川芎、刺五加、仙靈脾、杜仲、狗脊、秦艽、丹參各20克,大黃、梔子各30克,黃柏15克,赤芍、香附各24克,丹皮、歸尾、薑黃、乳香、沒藥各12克,三七、細辛各10克,白芷5克,紅花9克。

將上述藥物研粉炒黃,用布袋包裝,備用。

使用時放入微波爐加熱1分鐘後(溫度為50-60℃),置於患者的腰骶部來回推燙,以患者皮膚發紅,能夠耐受為度。待藥袋溫度下降,可將它重新加熱後使用。

每天1-2次,10天為 1個療程。

四、黑膏藥外敷

郭祖紅方痛可帖黑膏藥

平樂郭氏正骨黑膏藥(京東商城圖片)

腰椎間盤突出發生於腰3、4、5腰5骶1部位最多,貼膏藥時用大拇指按下疼的位置貼,也可以參照肚臍眼後背處下移一點點(不到一公分)位置。外敷膏藥,建議採用面積較大的黑膏藥。

平樂郭氏正骨黑膏藥的治療原理是什麼:黑膏藥外敷通過強力穿透骨膜 ,可以使突出物、神經根及周圍組織的充血、水腫等無菌性炎症反應消退,迫使椎間盤養分吸收,彈性增強,最終解除疼痛,直至症狀消除。

貼敷感覺是:整體先涼後熱,20分鐘見效,持續發涼20分鐘然後發熱1-3個小時(各患者貼敷感覺、位置不同表現不同)。發涼時區患者首先感覺冰涼、舒適,其次刺激病症部分達到鎮痛效果。發熱時區能使患處快速止痛,並對患處活血化瘀,打通血脈從而使中藥成分快速有效吸收,最終達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止痛長期治療之效果。

寫在最後

後腰突的保守療法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不要簡單的只是用其中一項。保守療法,需要患者本身理清治療思路,不要盲目嘗試、更換。最重要的,保守療法持續時間比較長,貴在堅持二字。

醫患合作,動靜結合是中醫骨傷科治療的重要措施,平樂郭氏正骨先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提出了“四自療法”,自捏、自撾、自拿、自摩。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每一位元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自我鍛煉方法,通過醫生與患者共同參與、密切合作,堅持練習,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更多瞭解

國醫正骨:為什麼頸椎、腰椎更適合“冬病夏治”

國醫正骨:“殷門穴”,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的必用穴位

百年正骨:腰椎間盤突出,腿開始麻了,嚴重嗎

腰部的側彎得以糾正,神經根粘連逐漸被松解。上述改變均可使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基本消除,可完全無腰痛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為什麼腿疼、腿麻?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出現麻痹症狀是因為病灶壓迫到了神經,這是腰椎間盤突出與腰肌勞損腰痛的區別之處。腰椎間盤突出症發作時,患者的腰或是下肢有放射性的麻痹痛,從腰部一直到腳踝,患者最直觀的感受是“如一條筋往下拉”。

因為該病的成因是:腰椎骨中央流質的髓核從包圍它的纖維環裂口往外湧,形成一個凸起物,壓迫腰椎的肌肉和神經,引起腰腿的疼痛及麻木感。若拖延下去,可導致下肢麻木、肌力下降,患者甚至連腿都抬不起來,甚至大小便失禁。

為什麼我的腿疼?

很多人不理解腰椎的疾病為何引起腿痛,實際上是因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了神經,這些神經支配下肢的感覺和運動,所以會引起下肢的疼痛。這種疼痛的特點為放射痛,可以沿著臀部放射至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或者後外側,部分病人還可以放射至踝部、足背或者足底,可以伴有肢體麻木、怕涼、無力等症狀。

壓迫動態示意圖

特別注意

很多腰突患者,初期時候覺得沒有哪裡很疼,腰不疼,腿不疼。認為腰突並不是很嚴重的事情。其實,在這個階段屬於最佳治療階段,通過保守治療的方法,是可以治療的。但是旺旺被人們認為“沒啥事”,而延誤了。當疼痛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才想起來貼膏藥,做針灸推拿。這時候,如果方法不得當,病情就不那麼容易控制了。

還有,生活中很多腰椎盤突出患者一開始很痛,甚至痛到在床上打滾,一段時間後,疼痛症狀消失開始出現腿麻,便以為有所好轉,其實這是錯誤的!腿麻是凸起物開始壓迫神經了,若把神經壓死了,下肢便再沒有知覺了,所以實際上腿麻代表病加重了。實際上,發展到腿麻已經是進入到一個嚴重階段了。

發展趨勢

腰突第一步

腰突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為治療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如果沒有好的習慣,再好的藥方,技法,也只是治療一時之痛。

第一步:坐

既然說腰椎病都是“坐”出來的,那要保護腰,最先要做的就是避免久坐。平時的工作學習間歇,如果覺得腰部酸痛了,就趕緊起來走走,伸個懶腰,緩解了再繼續工作。座椅最好帶靠背,或者在後面放個小墊枕,使之能夠稍稍頂住腰部,這樣可保持腰部平直,使腰肌充分放鬆。辦公桌最好選擇前高後低、桌面傾斜的,可以減少工作時腰向前彎的程度。

第二步:睡

合理科學的臥姿應儘量使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仰臥位可以使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肌肉放鬆並使腰椎間隙壓力明顯降低,減輕腰部肌肉及坐骨神經張力,這種臥姿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的病人患者最合適,若側臥位應將雙髖雙膝關節屈曲起來。古人說“臥如弓”,就是這種睡姿,可以消除腰部的後伸減輕疼痛。

第三步:健

同時,腰部疾病患者應加強日常保健,儘量睡硬板床,減少腰椎間盤承受壓力,睡眠時可採取側臥屈膝,忌睡彈簧床墊。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和食生冷食物,不要開空調入睡。也可以佩戴腰圍,利於腰椎恢復。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每天練習緩慢弓背數次,以此鍛煉腰部肌肉。當腰部感到勞累時,應躺下或坐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如果駝背在坐位時應保持腰高於髖關節,這樣有利於支撐後背,減輕腰部重力。搬重物時不要彎腰而應屈腰避免身體過度扭轉和用力過猛,平時多做腹部功能鍛煉,避免久坐和長時間彎腰動作。

治療腰突的保守方法

一、牽引

患者仰臥于牽引床上,將胸部、骨盆分別固定在牽引床上,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和對抗牽引力的耐受量確定其牽引重量,牽引力一般為 25-60千克,牽引時間為20-30分鐘,體質弱、年齡大、體重輕者,牽引力可適當偏小,相反牽引力可稍大。牽引完成後,解開固定帶,囑患者繼續臥床休息3-5分鐘,每天1次,10天為1療程,共2個療程。

牽引示意圖

二、推拿

牽引結束後,患者改俯臥位,雙手抓住床頭,醫者立於床尾,雙手握患者雙踝關節使其上提,在用力牽引的基礎上向上抖動,使腰椎在牽引下有節奏地向前屈3-4次。

然後患者側臥,臥側下肢伸直,另一下肢屈曲置其上,術者一手板其肩向後,另一手推其骨盆向前,使腰部旋轉2-3次;繼而轉向另一側,同法側板2-3次。最後,患者俯臥,醫者在患者腰背部及雙下肢自上而下實施拍法而結束推拿治療。每天 1次,10天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取桑寄生、透骨草、川芎、刺五加、仙靈脾、杜仲、狗脊、秦艽、丹參各20克,大黃、梔子各30克,黃柏15克,赤芍、香附各24克,丹皮、歸尾、薑黃、乳香、沒藥各12克,三七、細辛各10克,白芷5克,紅花9克。

將上述藥物研粉炒黃,用布袋包裝,備用。

使用時放入微波爐加熱1分鐘後(溫度為50-60℃),置於患者的腰骶部來回推燙,以患者皮膚發紅,能夠耐受為度。待藥袋溫度下降,可將它重新加熱後使用。

每天1-2次,10天為 1個療程。

四、黑膏藥外敷

郭祖紅方痛可帖黑膏藥

平樂郭氏正骨黑膏藥(京東商城圖片)

腰椎間盤突出發生於腰3、4、5腰5骶1部位最多,貼膏藥時用大拇指按下疼的位置貼,也可以參照肚臍眼後背處下移一點點(不到一公分)位置。外敷膏藥,建議採用面積較大的黑膏藥。

平樂郭氏正骨黑膏藥的治療原理是什麼:黑膏藥外敷通過強力穿透骨膜 ,可以使突出物、神經根及周圍組織的充血、水腫等無菌性炎症反應消退,迫使椎間盤養分吸收,彈性增強,最終解除疼痛,直至症狀消除。

貼敷感覺是:整體先涼後熱,20分鐘見效,持續發涼20分鐘然後發熱1-3個小時(各患者貼敷感覺、位置不同表現不同)。發涼時區患者首先感覺冰涼、舒適,其次刺激病症部分達到鎮痛效果。發熱時區能使患處快速止痛,並對患處活血化瘀,打通血脈從而使中藥成分快速有效吸收,最終達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止痛長期治療之效果。

寫在最後

後腰突的保守療法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不要簡單的只是用其中一項。保守療法,需要患者本身理清治療思路,不要盲目嘗試、更換。最重要的,保守療法持續時間比較長,貴在堅持二字。

醫患合作,動靜結合是中醫骨傷科治療的重要措施,平樂郭氏正骨先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提出了“四自療法”,自捏、自撾、自拿、自摩。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每一位元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自我鍛煉方法,通過醫生與患者共同參與、密切合作,堅持練習,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更多瞭解

國醫正骨:為什麼頸椎、腰椎更適合“冬病夏治”

國醫正骨:“殷門穴”,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的必用穴位

百年正骨:腰椎間盤突出,腿開始麻了,嚴重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