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這個老品牌的轉身值得整個行業學習

手機維修——一個從誕生伊始就一片渾水的行業。 官方售後高昂到不合理的收費, 把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們通通推向了渾水中。 尚未建立的監管、缺席的行業自律……原因不一而足。

寄希望於通過職能部門的監管, 來肅清手機維修市場的亂象, 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目前近乎沒有可能, 也無甚必要。 得益於整個行業研發製造水準的不斷提升, 以及若干廠商間的優勝劣汰, 手機的故障率的呈現出整體下降趨勢, 售後似乎漸漸不再是消費者的第一訴求。

在整個消費升級的浪潮中, 街邊的散兵游勇們正在被市場逐漸拋離。 細數我們曾“見證”過多少發生在手機維修店的糾紛, 原因也就不難解釋了。 與關門了一間又一間的傳統實體數碼產品門店一樣, 手機維修店門也可以說是“革了自己的命”。 利用資訊不對稱賺取暴利, 使得這整個維修行業的信譽跌進了穀底,

幾乎沒有人再敢隨便走進街邊小店, 唯恐被“宰”。

不只是自己作死, 廠商也以更權威的姿態霸佔了更多“蛋糕”。 儘管收費依舊感人, 但從蘋果 Genius Bar 到如今遍地開花的小米之家等。 對價格已不再過分敏感的消費者們, 開始了對於服務體驗的苛求。

在手機行業洗牌重建的過去兩年, 通過死磕所謂“性價比”線上上殺紅了眼的廠商們逐漸發現, “性價比”已不再是手頭愈發寬裕的消費者們的心心念念的賣點。 資料騙不了人, OPPO、vivo 們早已通過深耕多年的實體管道悶聲大發財, 專注線上的品牌們卻還在為盈利傷腦筋。

消費升級, 給了廠商以“體驗+服務”為落腳點, 從而向線下延伸的機會。 小米雷軍就表示, 2017 年,小米計畫開 200 家店,未來三年計畫開通 1000 家小米之家, 並稱之為這是小米向“新零售高歌猛進”。

新零售——這是一個在 2016 年 10 月阿裡雲棲大會才被馬雲提出的新概念。 表面上依舊是“線上+線下”模式, 但與早年間幾乎所有傳統企業都通過“互聯網思維”轉型不同, 新零售的前提是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

憑藉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不斷優化體驗。

以此為標準, 不少品牌實際上都開始試水起真正意義上的新零售。 靠電池起家的品勝, 近年來就已經悄悄轉型為一家專注于智慧移動周邊設備的 O2O 互聯網企業。

點解?以品勝最近與京東一起搞的 1 元換電池為例。 作為用戶群體最為廣泛的手機, iPhone 的各項屬性早已被大眾熟知:續航不足、流暢……這些特性, 使得使用一兩年後的 iPhone 變得非常尷尬。 性能夠用, 流暢度也還滿意。 但由於電池的老化, 續航下降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日常使用。 自行換電池?不得不說這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簡單。

品勝與京東聯合的 1 元換電池業務正是看中了此類用戶。 在京東下單品勝的 iPhone 電池時, 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就近選擇授權門店。 依託京東自營物流與全國近三千家授權門店, 品勝電池的 1 元包安裝服務完全能提供相較于無名小店更加省心便捷的服務。

如果說,這一切依然無法吸引動手能力強、鑒別能力強的准專業用戶的話,“修後再保 180 天”幾乎直接與同行們拉開了一個身位,將“換電池”這樣的一錘子買賣升級為“一條龍”式的服務。

在為用戶提供品質電池的同時,為使用者把關服務,真正將“賣產品”升級到了“賣服務”。品勝的玩法意味著,這家從電池起家的老品牌正一步一步地從最初一個關起門來做產品的生產商,越發地注重用戶體驗的提升,慢慢轉身成為了一家能整合產品到服務的品牌。至於品勝還能不能玩出更多花樣,我們將繼續關注。

如果說,這一切依然無法吸引動手能力強、鑒別能力強的准專業用戶的話,“修後再保 180 天”幾乎直接與同行們拉開了一個身位,將“換電池”這樣的一錘子買賣升級為“一條龍”式的服務。

在為用戶提供品質電池的同時,為使用者把關服務,真正將“賣產品”升級到了“賣服務”。品勝的玩法意味著,這家從電池起家的老品牌正一步一步地從最初一個關起門來做產品的生產商,越發地注重用戶體驗的提升,慢慢轉身成為了一家能整合產品到服務的品牌。至於品勝還能不能玩出更多花樣,我們將繼續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