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除了草海還有花海 威甯百姓有福氣!

本台記者:小景

部分圖片為景區提供

3月16日上午, 在威寧縣黔韻紫海景區內, 草海鎮海子屯村村民馬美鳳正在澆灌鬱金香花田。

土地被征後, 在景區打工成了她補貼家用的主要方式。 “一天8個小時澆水種花, 60塊錢工錢。 錢不算多, 但就在家旁邊工作, 還可以幫孩子帶帶孫子。 ”馬美鳳說。

在由近1200畝鬱金香、風信子及特色香草等組成的花海中, 近百名和馬美鳳一樣的當地農民正在勞作著。 用工高峰期, 這裡每天可為農民提供330個崗位。

(景區內, 800萬株鬱金香、200萬株各色球莖類花卉競相綻放)

草海鎮民族村村民李長雙算了一筆賬:種一畝地玉米年收入4000、5000元, 除掉肥料、人工成本, 每個月也就賺三百來塊, 與在景區工作差距不大, “你家只有大片的土地才賺錢, 零星幾畝幾畝地種, 還不如打工。 而且以後景區來玩的人多了, 消費上去了, 我們也跟著賣點吃的賺點。 ”

黔韻紫海景區, 是在威寧縣2012年引入的一家四川企業打造的。 該景區以“農業旅遊開發”為定位, 將種植2500畝香草和鬱金香, 目前已完成1900畝。 該景區工作人員介紹, 從今年起, 景區將把部分鬱金香的育種、培育工作交給周邊農戶來完成, “我們傳授給他們技術, 並且提供大棚。 在鬱金香長成後, 再從他們手上回購。 ”

(包括林頓彩蝶、馬鞭草、金光菊等特色香草基本長成)

以旅遊帶動周邊貧困戶精准脫貧,

是景區正在嘗試做的。 目前, 景區已成立專業農村合作社, 帶領周邊農戶種植香草與球莖類花卉植物。 同時, 帶動周邊農戶40余戶參與園區基礎建設與農業種植, 另外還通過園區旅遊綜合服務提供70人的服務就業崗位。 在景區旅遊開發的同時, 還將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進入旅遊服務產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