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俠客島:不排除戰爭?!美國務卿對朝表態賣的什麼藥?


雷克斯·蒂勒森來了, 給本已烏煙瘴氣的半島局勢又加了一劑料。

這位曾執掌美孚石油的國務卿, 在多方或期盼、或猜疑的眼光中,

開始了他的亞洲首秀。

3月16日, 到訪日本後, 蒂勒森就在新聞發佈會上, 拋出“我們, 蒂勒森都不見蹤影。 反倒被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在外交方面搶了風頭。 不僅如此, 作為國務院的掌門, 許多國務院高級官員職位, 至今仍然處於空缺狀態, 國務院和海外援助專案的預算還被特朗普削減了30%。 蒂勒森面臨人荒、錢荒兩個難題。 怎麼回事?

島上的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告訴島妹, 蒂勒森在特朗普內閣團隊中的地位並不重要, 相比于決策者, 他更像一個執行者。 此次訪問日本、韓國、中國三國, 蒂勒森更可能以適應的心態面對三國外交。 不過, 鑒於其執行者的角色, 其所言所行更能窺探出特朗普政府對待朝鮮半島問題、中美關係的思路。 畢竟, 在蒂勒森出訪前, 美國國務院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就表示“亞洲再平衡”一詞是奧巴馬政府用來描述其亞洲政策的, 而本屆政府將會有自己的亞洲政策構想。

而且, 此次蒂勒森訪問亞洲之際, 朝鮮半島已經亂成一鍋粥, 先有朝鮮男子在馬來西亞機場遇害,

再有朝鮮試射導彈, 然後是“薩德“裝備趁韓美演習入韓, 加上韓國前總統朴槿惠被彈劾, 面對千頭萬緒, 蒂勒森的亞洲的頭號議程很簡單, 就是朝鮮。

同盟

蒂勒森亞洲首站雖在日本, 但卻在與日外向岸田文雄會談後表示:美國過去20年對朝鮮的政策完全失敗了。 否定過去的成績, 美國有何用意?島上朝韓問題專家梁立昌認為, 所謂失敗, 是說美國並沒有讓朝鮮放棄核武器, 美國在半島無核化上的努力無成效。 確實, 在對待朝核問題上, 美國使用了包括經濟制裁、多邊手段施壓、六方會談等手段之後, 均未制止朝鮮的核計畫。

隨後到達首爾的蒂勒森, 拒絕與朝鮮進行任何談判, 並表示, 若朝鮮提升武器威脅到不可接受水準,

美國將先發制人。

這是不破不立?特朗普政府已經準備好新的對朝政策了嗎?

梁立昌認為, 蒂勒森此次訪日本、韓國, 有強化美、日、韓三方合作意圖。 美國長時間以來在應對朝核危機上, 希望三方能捆綁在一起。 而讓美國頭痛的問題是,

美日韓三方捆綁, 韓國是薄弱一環。 因為韓國一直以來, 不僅要面對跟美國的同盟, 還要面對朝韓關係。 而朝韓關係, 因韓國不同執政黨執政而搖擺不定。

早在1998-2008年, 韓國進步政黨當政, 從金大中到盧武鉉都更看重韓朝關係, 在此階段韓美關係遇冷。 而李明博政府上臺後, 對朝態度漸強, 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逐漸升溫。 也正是在李明博主政期間的2009年四月, 朝鮮宣佈推出六方會談, 並重啟核設施建設。 可以說, 在韓美關係當中, 韓美同盟的關係一波三折。

此次蒂勒森訪問韓國, 第一層任務是繼續加強與日、韓同盟。 第二層意思則更可能是“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韓國有一肚子“委屈”要跟美國訴。 因為部署薩德, 韓國和中國如今政治、經濟遇冷。 如今,經濟壓力、外交壓力雙管齊下,韓國心裡什麼滋味,不言而喻。

本來,在韓美同盟框架之內,韓國應對朝鮮,美國則在軍事、外交上應對中國。如今,韓國卻為韓美關於“薩德”的共同決定而遭受壓力。韓國政府心裡苦哇,憑什麼呢?這種情況下,韓國希望美國出面把朝核、薩德因果關係,向中國表明,讓中國能理解韓美之間部署“薩德”正當性。可以說,此次蒂勒森拒絕同朝鮮談判,也正中韓國下懷,即試圖借美國之力,把問題拋給中國,擠壓中國,使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更加強硬。

在盟友關係上,儘管作廢奧巴馬“亞洲再平衡“政策,但特朗普的亞洲政策器重日本,韓國的方向不會變。只是,在盟友關係分擔上,特朗普會讓讓盟友分擔更多。這一態度與特朗普在2月28日國會演講中,所表達的觀點相同,即“我們期望我們的合作夥伴,無論是在北約、中東或太平洋,在戰略和軍事行動中發揮直接和有意義的作用,並支付其公平的費用份額。”一句話,地主家也沒餘糧,想合作多交錢。

刺激

此次蒂勒森訪問韓國,並未直接去首爾,反倒直接奔赴三八線。鑒於此前有報導稱朝鮮正準備威力更大的第六次核子試驗,蒂勒森這一行為正是體現了美國在半島地區的強大軍事存在,意在鞏固韓美同盟,觀察前方動態,向朝鮮發出警報信號。但這不會刺激朝鮮嗎?

今年韓美軍事演習在規模上,對朝鮮的刺激的確比較大。但朝鮮的反應卻出乎意料地克制。相比於以往在言辭上激烈,行為上如試射導彈、登陸艦演習、軍事緊急事態演習等,今年朝鮮並沒有太多過激反應。而且,3月16日,朝鮮駐華公使朴明皓舉行記者會,批評朝鮮半島局勢惡化的責任在於美國與韓國的聯合軍演和武力增強措施。

朝鮮此時舉行記者會,一方面是表達委屈。啥意思?你們韓國委屈,我們朝鮮也很委屈。如果不是韓美搞軍演,我們也不會繼續搞試射、搞核武器,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辦法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朝鮮注意到特朗普的外交風格變了。特朗普多位內閣成員,通過各種管道表達了特朗普版本的亞太政策,即以實力促和平。如今特朗普崇尚軍事力量,重視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意義上的存在。考慮到這個變化,朝鮮也在適當放低姿態。

中美

根據行程,蒂勒森的最後一站是中國。此次來華,蒂勒森對中國的態度成為多方揣測的話題。亞洲安全專家哈裡·卡紮尼斯此前曾表示,從特朗普政府執政的第一天起,其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就是美國亞洲政策的一部分。而蒂勒森在其提名國務卿時,就警告中國將不會被允許進入其在南中國海建造的人工島。如此看來,似乎此次蒂勒森來華,很可能來者不善。

刁大明則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關係互動,雖有小雜音,但整體上克服障礙、分歧,從兩國元首的通話,到兩國外長、財長見面,中美關係推進良好。另外,從總統政治週期角度講,新任總統在當選的第一年,都會有一個學習週期。所以,新任總統在第一年往往不會開展全方位外交政策,而是適應、磨合。當然,也不排除這一“學習週期”因突發事件而有所側重,比如此次朝鮮半島問題。

所以,此次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可從兩方面看。一方面涉及朝鮮半島關係。儘管韓國借美國施壓中國,但是單方面的施壓是不存在的。在朝鮮半島問題解決上,仍需要中國這個穩定器發揮作用,不會允許美國蠻幹。

另一方面,中美還有區別於朝鮮半島關係之外的利益關係。如果緊盯中美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解決,則失於整體。目前,美國新的亞洲政策尚未出爐,替特朗普代言的蒂勒森,雖然說了很多“狠話”,但未必當真,一方面安撫日韓小兄弟,一方面也想試探中國底線,對這種新政策出臺前放的“煙霧彈”,中國不妨姑妄聽之。我們自己的半島利益訴求,一定要清晰、明確地向美日韓,包括朝鮮表達,劃好底線,也要亮明紅線,有些時候,也不妨撂點狠話。

文/夜下長川

如今,經濟壓力、外交壓力雙管齊下,韓國心裡什麼滋味,不言而喻。

本來,在韓美同盟框架之內,韓國應對朝鮮,美國則在軍事、外交上應對中國。如今,韓國卻為韓美關於“薩德”的共同決定而遭受壓力。韓國政府心裡苦哇,憑什麼呢?這種情況下,韓國希望美國出面把朝核、薩德因果關係,向中國表明,讓中國能理解韓美之間部署“薩德”正當性。可以說,此次蒂勒森拒絕同朝鮮談判,也正中韓國下懷,即試圖借美國之力,把問題拋給中國,擠壓中國,使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更加強硬。

在盟友關係上,儘管作廢奧巴馬“亞洲再平衡“政策,但特朗普的亞洲政策器重日本,韓國的方向不會變。只是,在盟友關係分擔上,特朗普會讓讓盟友分擔更多。這一態度與特朗普在2月28日國會演講中,所表達的觀點相同,即“我們期望我們的合作夥伴,無論是在北約、中東或太平洋,在戰略和軍事行動中發揮直接和有意義的作用,並支付其公平的費用份額。”一句話,地主家也沒餘糧,想合作多交錢。

刺激

此次蒂勒森訪問韓國,並未直接去首爾,反倒直接奔赴三八線。鑒於此前有報導稱朝鮮正準備威力更大的第六次核子試驗,蒂勒森這一行為正是體現了美國在半島地區的強大軍事存在,意在鞏固韓美同盟,觀察前方動態,向朝鮮發出警報信號。但這不會刺激朝鮮嗎?

今年韓美軍事演習在規模上,對朝鮮的刺激的確比較大。但朝鮮的反應卻出乎意料地克制。相比於以往在言辭上激烈,行為上如試射導彈、登陸艦演習、軍事緊急事態演習等,今年朝鮮並沒有太多過激反應。而且,3月16日,朝鮮駐華公使朴明皓舉行記者會,批評朝鮮半島局勢惡化的責任在於美國與韓國的聯合軍演和武力增強措施。

朝鮮此時舉行記者會,一方面是表達委屈。啥意思?你們韓國委屈,我們朝鮮也很委屈。如果不是韓美搞軍演,我們也不會繼續搞試射、搞核武器,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辦法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朝鮮注意到特朗普的外交風格變了。特朗普多位內閣成員,通過各種管道表達了特朗普版本的亞太政策,即以實力促和平。如今特朗普崇尚軍事力量,重視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意義上的存在。考慮到這個變化,朝鮮也在適當放低姿態。

中美

根據行程,蒂勒森的最後一站是中國。此次來華,蒂勒森對中國的態度成為多方揣測的話題。亞洲安全專家哈裡·卡紮尼斯此前曾表示,從特朗普政府執政的第一天起,其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就是美國亞洲政策的一部分。而蒂勒森在其提名國務卿時,就警告中國將不會被允許進入其在南中國海建造的人工島。如此看來,似乎此次蒂勒森來華,很可能來者不善。

刁大明則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關係互動,雖有小雜音,但整體上克服障礙、分歧,從兩國元首的通話,到兩國外長、財長見面,中美關係推進良好。另外,從總統政治週期角度講,新任總統在當選的第一年,都會有一個學習週期。所以,新任總統在第一年往往不會開展全方位外交政策,而是適應、磨合。當然,也不排除這一“學習週期”因突發事件而有所側重,比如此次朝鮮半島問題。

所以,此次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可從兩方面看。一方面涉及朝鮮半島關係。儘管韓國借美國施壓中國,但是單方面的施壓是不存在的。在朝鮮半島問題解決上,仍需要中國這個穩定器發揮作用,不會允許美國蠻幹。

另一方面,中美還有區別於朝鮮半島關係之外的利益關係。如果緊盯中美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解決,則失於整體。目前,美國新的亞洲政策尚未出爐,替特朗普代言的蒂勒森,雖然說了很多“狠話”,但未必當真,一方面安撫日韓小兄弟,一方面也想試探中國底線,對這種新政策出臺前放的“煙霧彈”,中國不妨姑妄聽之。我們自己的半島利益訴求,一定要清晰、明確地向美日韓,包括朝鮮表達,劃好底線,也要亮明紅線,有些時候,也不妨撂點狠話。

文/夜下長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