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手機市場再洗牌,機會主義者的落幕

文/鄭凱

智能手機的下半場, 這艘航空母艦將會駛向何處?

首先, 這將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市場, 移動互聯網已深入我們的生活, 手機成為了生活, 甚至工作的中心, 貼身伴侶的屬性將決定手機會成為續航能力最為持續的市場。

其次, 從2014年開始, 智慧手機市場的增速就已開始放緩, 截至2016年底, 增速基本為零, 宣告了智慧手機進入到了存量市場的爭奪。 大浪淘沙之後, 消費者開始變得理性, 從各大品牌的表現來看, 機會主義者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相反追求品質, 同時創新和研發上沉得下心的品牌, 才有望重新回到高速增長的軌道。

十年一個輪回, 好戲剛剛開始

經過了10年的搏殺之後, 很多人已經忘了智慧手機最初的夢想。 在2007年1月9日, 時任蘋果CEO史蒂夫約伯斯發佈了iPhone, 從此拉開了智慧手機改變世界的帷幕。

尤其是2012~2014年, 智慧手機進入快速滲透期, 開啟了一個千億美金的市場。

這個階段, 正是以小米為代表的中國品牌紛紛入局的時候, 小米由於在更早的2010年推出了MIUI, 並且在互聯網行銷當中抓到了節奏, 奠定了當初互聯網手機老大的地位。

其實, 這個時代可以稱之為智慧手機的蠻荒時代, 幾年當中, 中國這塊熱土上誕生了數以百計的品牌, 對消費者而言, 這是幸福也是不幸。 幸福的是, 移動互聯網通過手機讓生活發生了改變, 不幸的是外表花樣繁多, 但技術含量低下的產品實為披著品牌皮的山寨智慧機, 傷害了相當多的消費者。

當然, 每一個蠻荒時代都不會持續很久。 在經歷了快速滲透的爆發期之後, 智慧手機逐步進入存量時代,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自2014年開始增速就已放緩,

根據IDC在2016年底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6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14.5億部, 增速大幅度跳水, 僅為0.6%。

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 由於華為、OPPO和vivo幾大國產品牌的出色表現, 全球手機市場相比去年同期取得了11%的市場增速, 但我們看到主流的手機品牌當中, 三星、蘋果、LG、小米等品牌沒有取得市場重地,

多數發生了負增長。

這一方面表明智慧手機的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同時市場尚未釋放出明顯的回暖信號, 中國智慧手機品牌面臨的是更大的不確定性。 從2007年到2017年, 十年一個輪回, 手機市場將會表現出哪些新的變化?

存量市場, 機會主義者將失去生存的土壤

據中國通信院《2017 年3 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 2017年3月, 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187.1萬部(注:含非智能手機), 同比下降6.3%;上市新機型128款, 同比下降31.2%。 1-3月, 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1.18億部, 上市新機型225款, 同比分別增長1.7%和下降31.4%。 上市機型的數量則呈現大幅度下降的趨勢, 這表示手機精品路線的回歸, 在手機的存量市場爭奪中, 換機將是未來最核心的需求。

這對於蠻荒時代崛起的一些機會主義品牌來說, 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以小米為例, 由於在智慧手機發展初期的成功, 導致了小米對行銷過於迷信, 以紅米系列為主的限時限量饑餓行銷, 透支了消費者的熱情, 同時對性價比的癡迷追逐, 也讓消費者對同質化、通用型的產品缺乏好感。 機會主義者是需要特定的歷史土壤的,當市場環境走向成熟,當初“一招鮮吃遍天”的簡單粗暴就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再比如持續打情懷牌的錘子,羅永浩的個人魅力,形成了獨特的標籤。雖然從未走到過高位,但錘子的特立獨行,依然贏得了一批追隨者。可是,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錘子因情懷換來了機會,自然也會因情懷失去機會。錘子一再打破自己的承諾,堅果的出現擊毀了粉絲們高傲的心。雖然換來了苟延饞喘的時間,卻基本喪失了再進步的空間。

看到這些曾經抓住過歷史機會的品牌,因為過於迷信過往的經驗,失去了創新的動力,這是他們不能持續抓住消費者心理的主要原因。存量市場將會成為智慧手機下半場的一個主旋律,在這個市場中能夠維持足夠的利潤空間和市場盤子的品牌,最終只會剩下三四個。機會主義者的一個特徵就是,更願意相信粉絲們會始終追隨,而忽略了自己一再地傷害粉絲的心。在競爭更為慘烈的未來市場中,機會主義者已經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抓住用戶的品牌 將會走得更遠

2017年中國移動的資料非常的寫實,該資料顯示iPhone用戶換機時9%選擇了華為(含榮耀),8%選擇了vivo。另外,在各自品牌換機後繼續使用該品牌的占比華為和vivo分別為38%和43%,這說明換機潮之中,華為(含榮耀)和vivo品牌逐漸成為消費者的主要選擇。

事實上,消費者的信賴已藏匿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場表現當中,華為和OV能夠異軍突起的真正原因。產品的品質,創新能力,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實驗室資料,當它們在產品中得到具象體現,消費者在新的產品體驗中逐漸加重對品牌信任的砝碼,天平就此傾斜。

以榮耀為例,三年來,對產品品質的高要求,為品牌整體築底,同時創新的能力,也逐漸被消費者接受,例如在2014年就推出了含有雙攝像頭的榮耀6 Plus,在2016年通過榮耀8重新定義了手機的外觀設計。同時,麒麟晶片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可以和高通一較高低。這些設計理念和產品創新,確保了榮耀能夠走得更快更穩。

而相比華為體系而言,vivo算是一個標準的小字輩,同樣是以行銷模式起家,但它線上下管道的覆蓋上要比小米等公司踏實穩重得多,在成功邁出第一步之後,vivo在全球範圍內,成立了7個研發中心,目的就是補齊此前缺失的技術短板,這顯然是準備跑一次長跑。

總體而言,當市場成熟之後,機會主義者們會發現市場並沒有變,但是消費者變了。過去所能依賴的粗放的手段,效果越來越低。走到最後,真正留得住消費者的唯有品質和創新兩個要素,這也是市場秩序更迭的勝負手。真正抓住消費者的品牌也將市場的此消彼長之下,重新找到快速上升的通道。

機會主義者是需要特定的歷史土壤的,當市場環境走向成熟,當初“一招鮮吃遍天”的簡單粗暴就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再比如持續打情懷牌的錘子,羅永浩的個人魅力,形成了獨特的標籤。雖然從未走到過高位,但錘子的特立獨行,依然贏得了一批追隨者。可是,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錘子因情懷換來了機會,自然也會因情懷失去機會。錘子一再打破自己的承諾,堅果的出現擊毀了粉絲們高傲的心。雖然換來了苟延饞喘的時間,卻基本喪失了再進步的空間。

看到這些曾經抓住過歷史機會的品牌,因為過於迷信過往的經驗,失去了創新的動力,這是他們不能持續抓住消費者心理的主要原因。存量市場將會成為智慧手機下半場的一個主旋律,在這個市場中能夠維持足夠的利潤空間和市場盤子的品牌,最終只會剩下三四個。機會主義者的一個特徵就是,更願意相信粉絲們會始終追隨,而忽略了自己一再地傷害粉絲的心。在競爭更為慘烈的未來市場中,機會主義者已經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抓住用戶的品牌 將會走得更遠

2017年中國移動的資料非常的寫實,該資料顯示iPhone用戶換機時9%選擇了華為(含榮耀),8%選擇了vivo。另外,在各自品牌換機後繼續使用該品牌的占比華為和vivo分別為38%和43%,這說明換機潮之中,華為(含榮耀)和vivo品牌逐漸成為消費者的主要選擇。

事實上,消費者的信賴已藏匿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場表現當中,華為和OV能夠異軍突起的真正原因。產品的品質,創新能力,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實驗室資料,當它們在產品中得到具象體現,消費者在新的產品體驗中逐漸加重對品牌信任的砝碼,天平就此傾斜。

以榮耀為例,三年來,對產品品質的高要求,為品牌整體築底,同時創新的能力,也逐漸被消費者接受,例如在2014年就推出了含有雙攝像頭的榮耀6 Plus,在2016年通過榮耀8重新定義了手機的外觀設計。同時,麒麟晶片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可以和高通一較高低。這些設計理念和產品創新,確保了榮耀能夠走得更快更穩。

而相比華為體系而言,vivo算是一個標準的小字輩,同樣是以行銷模式起家,但它線上下管道的覆蓋上要比小米等公司踏實穩重得多,在成功邁出第一步之後,vivo在全球範圍內,成立了7個研發中心,目的就是補齊此前缺失的技術短板,這顯然是準備跑一次長跑。

總體而言,當市場成熟之後,機會主義者們會發現市場並沒有變,但是消費者變了。過去所能依賴的粗放的手段,效果越來越低。走到最後,真正留得住消費者的唯有品質和創新兩個要素,這也是市場秩序更迭的勝負手。真正抓住消費者的品牌也將市場的此消彼長之下,重新找到快速上升的通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