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電本科通信,碩士生物醫學,他將代表中國參加微軟全球總決賽

2017年ImagineCup微軟創新杯中國區決賽在上海圓滿落幕, 由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黃力宇教授、李軍副教授指導,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楊茂青帶領Surgical Assistant團隊獲得總決賽冠軍, 團隊將代表中國, 參加今年在美國西雅圖舉辦的微軟“創新杯”全球總決賽。 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這位元多次獲得創新大獎的西電學子。

說起比賽, 楊茂青表示, “誠然在比賽中要爭取名次, 但更重要的是讓我學會了更多維度地思考我們的作品, 學習來自更多領域的大咖的意見。 ”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國賽決賽答辯現場, 楊茂青展示了他們基於Google Glass的“可穿戴式智慧手術輔助系統”, 場下的一位專家評委對該項目十分感興趣, 一直在追問有關該產品十分專業的細節問題, 令智慧手術助手團隊感到驚喜的是, 該評委正是Google中國公司的總裁。

像這樣與大咖面對面的機會, 楊茂青和他的團隊已經經歷了多次,

楊茂青帶領團隊先後獲得了2016“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國家銀獎, 2016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銀獎, 以及剛剛結束的Imagine Cup微軟創新杯中國區總冠軍。

【人物故事】跨領域的技術也有一定的相通性, 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態, 和踏實學習的態度, 注重學習能力的養成。

本科就讀於通信工程的楊茂青, 機緣巧合地進入生科院攻讀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 師從黃力宇教授, 目前負責實驗室國家重點基金專案中軟體系統的實現, 研究生一年級綜合測評專業第一名, 已有一項發明專利獲得受理。

“每次別人問起我的專業, 我都需要向他們解釋,

生物醫學工程隸屬於工科, 我們也是有西電特色的專業。 ”面對記者的疑惑, 楊茂青補充道:“從本科的通信工程, 到研究生的生物醫生工程, 我並沒有感到有什麼不適應, 我現在負責黃力宇教授國家重點基金專案中的軟體設計及實現, 用到的基礎還是軟體程式設計, 醫學影像處理等技術, 跨領域的技術也有一定的相通, 況且我們肯定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 萬萬不可把自己封閉起來,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態, 和踏實學習的態度, 學習能力才是最具有競爭力的能力, 這是我讀研以後的個人感悟。 ”

從本科階段, 楊茂青就積極地參與到實驗室的小專案中, 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 還曾在機器人大賽中獲得省級獎勵。

到了研究生階段, 負責一個實際的課題, 更是有了很好的動手鍛煉的機會。 楊茂青表示, “該專案是黃力宇教授同廣東省人民醫院聯合申請的國家重點基金專案, 就是要用最前沿的醫學影像處理技術、機器學習技術來解決臨床醫學中遇到的難題, 是一個很有意義和使命感的課題。 ”

“我們的專案的可穿戴設備使用過Google Glass, 還自主搭建過可穿戴頭盔, 到現在採用的微軟HoloLens眼鏡, 隨著智慧可穿戴硬體的發展, 我們一次次地升級我們的產品, 使之更適合於臨床的需求, ”看起來高大上的黑科技, 背後也是團隊汗水的結晶, “在軟體系統中, 採用了很多新的技術, 包括語音辨識, 機器學習演算法等, 都是比較前沿的技術, 在開發過程中經常遇到很棘手的問題, 一般我是實驗室最後一個離開的, 甚至在趕項目時通宵達旦也是家常便飯。 ”

楊茂青帶領團隊, 憑藉著產品的硬實力, 先後斬獲多項大獎, 他們的作品還代表學校向來訪西電的大佬們演示, 如, 阿裡公司副總裁、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說到這些榮譽,楊茂青津津樂道地說,“其實,每次比賽獲得評委認可的時候,自己也是分外地開心,不過,參加比賽最重要的還是開闊了自己和團隊成員的視野,我們收穫了很多關於我們產品的建議,同時,我們團隊的四名本科生先後獲得了保研資格,相對於項目初期,大家也都有了很多的成長,這是最讓人振奮的。”

【他人眼中】

“一個靠譜的隊長。”這是團隊成員大三學生王世楷對楊茂青的評價,“他把任務分配得比較到位,對於整體的進展把握得比較好,很感謝這段師兄帶我們一起奮鬥的日子。”

同實驗室的師弟楊靜波說道,“師兄是一個很nice的人,在實驗室與我們相處得很愉快,師兄很發奮,每天都會工作到很晚,是我們的好榜樣。”

楊茂青自己表示,自己也跟隨著老師工作,也得到了師兄師姐很大的幫助,怎麼帶領大家一起往前走真的很有學問,自己也是正在這條路上慢慢探索,不斷總結。

【導師眼中】一絲不苟,踏實肯幹。

在導師黃力宇教授的眼中,楊茂青對實驗室項目認真負責,曾經多次與合作方進行專案演示,與實驗室同學相處融洽,對於實驗室的一些日常任務也能很好地處理,是一位優秀的研究生。

【他這樣說】感恩所獲得的機會,我會繼續努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帶領團隊參加各種比賽,作為一個團隊負責人,擔當是第一位的,產品設計的方向,產品功能的實現,你就是第一責任人,大大小小的經歷讓我懂得了擔當責任。”

“學會合作的重要一步就是學會交流,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我的想法能夠表達清楚,讓對方明白,這樣合作起來更高效一些。”

“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時代,我們擁有如此豐富的資源,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最不缺少的就是想法,在這個稍顯浮躁的環境中,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靜下心來,踏實做事,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通訊員:霍學浩

說到這些榮譽,楊茂青津津樂道地說,“其實,每次比賽獲得評委認可的時候,自己也是分外地開心,不過,參加比賽最重要的還是開闊了自己和團隊成員的視野,我們收穫了很多關於我們產品的建議,同時,我們團隊的四名本科生先後獲得了保研資格,相對於項目初期,大家也都有了很多的成長,這是最讓人振奮的。”

【他人眼中】

“一個靠譜的隊長。”這是團隊成員大三學生王世楷對楊茂青的評價,“他把任務分配得比較到位,對於整體的進展把握得比較好,很感謝這段師兄帶我們一起奮鬥的日子。”

同實驗室的師弟楊靜波說道,“師兄是一個很nice的人,在實驗室與我們相處得很愉快,師兄很發奮,每天都會工作到很晚,是我們的好榜樣。”

楊茂青自己表示,自己也跟隨著老師工作,也得到了師兄師姐很大的幫助,怎麼帶領大家一起往前走真的很有學問,自己也是正在這條路上慢慢探索,不斷總結。

【導師眼中】一絲不苟,踏實肯幹。

在導師黃力宇教授的眼中,楊茂青對實驗室項目認真負責,曾經多次與合作方進行專案演示,與實驗室同學相處融洽,對於實驗室的一些日常任務也能很好地處理,是一位優秀的研究生。

【他這樣說】感恩所獲得的機會,我會繼續努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帶領團隊參加各種比賽,作為一個團隊負責人,擔當是第一位的,產品設計的方向,產品功能的實現,你就是第一責任人,大大小小的經歷讓我懂得了擔當責任。”

“學會合作的重要一步就是學會交流,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我的想法能夠表達清楚,讓對方明白,這樣合作起來更高效一些。”

“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時代,我們擁有如此豐富的資源,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最不缺少的就是想法,在這個稍顯浮躁的環境中,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靜下心來,踏實做事,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通訊員:霍學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