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雲”上奧妙幾多深?十萬浙企爭上“雲”

在把“雲計算”列入採購預算清單和中高層會議議程後, 徐經理卻將此事暫時擱置了。 “這是個要緊事, 越快辦越好。 ”作為杭州一家機械公司的老總,

幾天前, 他剛參加了杭州雲棲小鎮的“雲棲學堂”培訓, “像我們這樣的傳統企業, 對雲計算大資料都是門外漢, 得先好好琢磨下。 ”

一個月前, 作為2017年浙江省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的1號檔, 浙江省提出了“十萬企業上雲”行動計畫, 開全國先河。 在“行動計畫”中, 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企業成為了重中之重。

這是一項頗具挑戰性的計畫。 十萬這個數字從何而來?“我們統計過, 我省歷年累計上雲的企業是9萬家左右。 10萬是自我加壓, 但並非不可及。 ”在省經信委洪傑處長看來, “雲計算技術已經不像前幾年那般遙不可及, 而已進入到大規模落地階段, 更重要的, 是企業現在也迸發出了這個需求。 ”

從浙江製造走向浙江智造的道路上,

浙江希冀資料賦能。 在這個時候, 政府推一把, 提出“十萬企業上雲”計畫, 正當其時。

為何上雲

已經辦了六期的“雲棲學堂”, 相當於一個“掃盲班”, 掃的是企業如何資訊化的盲。 來到了這個班, 一些企業老總覺得, 自己的“互聯網焦慮症”有所緩解。

基本上, 很多傳統企業幾年前就患上了“互聯網焦慮症”。 有的企業對互聯網應用的認知尚且停留在建一個網站, 或者做做電商。 當“上雲”逐漸成為一個熱詞, 他們又重新認識起互聯網。

但另一方面, 不是到了生死存亡關口, 他們對企業的互聯網改造也並非那麼迫切。 “真心想改變, 但遲遲拍不了板”。 像這次的上雲, 徐經理和夥伴們一合計, 要是團隊真正執行下去了, 所得的效益是否能成正比?這個風,

跟還是不跟?成本投入是第一個顧慮。

在“雲棲學堂”上, 阿裡雲將一些成功的企業案例拿出來分享, 如徐工集團的“工業雲”。 這是國內目前首個“工業雲”平臺, 這朵雲上的工業大資料, 可以運用在智慧製造、遠端故障診斷以及後市場服務等多個環節。 徐經理從中深受鼓舞, 覺得“很有借鑒意義”。

而那些規模還遠遠比不上這家機械廠的小企業, 眼睛裡盯著的就是行業裡的龍頭企業。 “只有當他們看到, 哇, 原來上雲能做那麼多事, 不但能省錢, 還能在雲上做生意下訂單, 還能進行小成本的創新, 那就會一窩蜂地去上雲。 ”阿裡雲浙江分公司總經理吳磊說, 事實上, 大企業對互聯網和新技術應用的主動性要遠高於小企業,

所以政府應該推著小企業“走出半步”, 看看“雲有多好”。

儘快抓一批標杆性示範企業, 正是接下來省經信委的工作重點。 “我們也在頂層設計上想辦法, 例如出臺相關財政政策。 ”但洪傑告訴記者, 政府不會在企業上雲這件事上大包大攬, 也不會強迫企業上雲, 而是市場化操作, 願不願意上雲, 全看企業自己。

上雲幹什麼

上雲能讓企業“如虎添翼”, 但這個“翼”並不好添。

吳磊在對接了數十家企業後, 向記者透露了一個“怪像”:有相當一部分企業, 產銷兩旺, 慘澹經營。

“成本太高能耗太大, 導致利潤薄如刀片。 ”吳磊告訴他們, 上雲能解決什麼痛點:一個最簡單直觀的效果是應用在設備上。 專業生產設備裡積累的資料和生產流程中沉澱下來的資料, 在阿裡雲的ET工業大腦中, 就可以通過演算法告訴操作者如何設置生產參數, 進而可以提前知曉設備什麼時候需要提前維護, 或者進行零部件更換, 降低設備故障。

而在一些傳統工業企業裡的做法通常是:依賴幾個“老師傅”的經驗, 通過他們的指導來人為設置設備的參數。調整工藝流程中的溫度、壓力以及速度,全靠經驗,再先進的設備買來,也是這麼用。

上雲是幹什麼?就是傳統行業在雲端用人工智慧方式處理大資料。“你說企業的設備不先進嗎?不,很多都是行業內最好的設備。但怎麼把它用到最好?雲上才能看得清楚。”吳磊說,他們想讓人知道,在傳統的物理世界旁邊,還有一個虛擬世界,資料是你的好幫手。

要喚醒工廠裡這些“沉睡”的資料並非易事。首先,不是所有的資料都有用,再次,存在一些標準和架構問題,資料不是都能遷到雲上。很多傳統企業,當他們想通過上雲來試圖擁抱新的業務模式時,還會發現一個共有的問題:原有的IT管理和維護人員,無法理解雲端的業務模式。

上什麼雲

在“十萬企業上雲計畫”中,沒有明確規定企業該上什麼雲,無論是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都可以選擇。

這背後隱含的邏輯是:雲就是基礎設施,企業就像採購水和電一樣,去採購雲服務。三年前,浙江就啟動了雲工程與雲服務產業的培育,並指出各級政府要帶頭購買雲服務。

政策的導向作用,讓地方政府、教育、醫療、金融機構、國企都開始考慮上雲的方案,直接帶動大筆訂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雲服務商在各地建設新的資料中心面臨的各方面阻力將會更小。“政策上出於安全考量,目前不允許國外雲服務商在中國獨立運營,客觀上給國內的雲服務商巨大的發展空間。”

處於“新老交替”的浙商中,“創二代”更認可也更有動力將企業搬上雲端。一位“創二代”稱,“上雲是趨勢,並不是它有多麼完美,而是你沒有其他選擇。”雲計算替代了大量的基礎運維成本,能夠以集約化的方式促進企業生產效益的持續提升。可以說,雲計算不是換一種花樣玩行銷,而是切實可行的發展引擎和動力。

“我們一半上私有雲,一半上公有雲”。五芳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建忠的心態,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傳統企業。敢完全將自己的業務遷至雲端的企業是少數互聯網企業,大部分傳統行業還是傾向自建私有雲或者自建設備保存在本地。“即使企業將自身業務完全遷至雲端,但由於合作商或者用戶等的因素,在關鍵業務方面,依然避免不了有‘下雲自建’的可能。”

“就政府的主導方向而言,我們更希望看到企業上公共雲。”杭州市經信委副主任楊曉勇說,之所以力推工業企業上雲,是為了達到智慧製造的目的。小批量個性化的工業生產,就是未來智慧製造的方向。在美國,很多中小企業都在使用雲服務,創業成本除了房租和團隊工資,一切都在雲上,再無其他費用。“雲是一種共用經濟,它的成本低。過去中小企業自建一個財務系統或CRM系統,每年花費幾十萬元,但在雲上租賃雲服務每年不到一萬元。”

雲上安全

上雲安不安全?資料會不會被洩露?憑什麼相信雲計算?

多數受訪人向記者透露,對於雲計算行業,信任格外重要。

大企業偏愛私有雲的事實證實了用戶對雲計算的信任問題。有報告顯示,58.3%的企業計畫在未來加大私有雲的投入,其中有20%的企業預計投入增長會在50%以上。

在浙江,諸如恒逸、傳化這樣的企業都自建了雲平臺,恒逸還單獨成立了一個大資料子公司。“對於當前更多的大中型用戶而言,更青睞私有雲。”相關人士說,很多企業即使上了雲,但都用得不夠深入,比如財務等核心業務不會上雲。

“像阿裡雲,我們提供的是計算能力、存儲空間和其他服務,客戶願意就購買,至於客戶在我們這裡儲存了什麼資料,我們無權看見。”吳磊認為,企業對上雲的確有著誤解和不信任感,其實這個疑慮大可打消。“就好比阿裡雲是一個停車場,企業買了一個車位元,資料都在車裡,要有鑰匙方可打開,這個鑰匙依然攥在客戶手裡。”

“用戶對雲計算的信任還需進一步培育。”洪傑稱,傳統的工業企業可能會採用私有雲或混合雲的策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次性將業務完完全全遷至阿裡雲的企業並不是不存在,可見現在企業對雲技術的信賴。只要雲服務穩定可靠,企業是敢選的。

萬事開頭難。打消企業上雲的疑慮也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伴隨政策開放,小而專的雲服務廠商湧現,又有互聯網巨頭入局。企業和政府機構成為雲計算廠商競相爭奪的對象。各家“自賣自誇”,甚至讓他們在面臨多樣化選擇時更加頭痛。

但企業上雲,必然是大勢所趨,也勢不可擋。政策利好或許能幫助企業更放心地使用雲計算。下定決心力推“10萬企業上雲”的浙江,通過“上雲企業出一點、雲平臺服務商貼一點、各級政府補一點”的方式,為上雲企業減輕資金負擔。政策利好下,相信未來市場格局會有不一樣的變化。

【浙江新聞+】

上雲第一步解決數位化

工業上雲的基礎是數位化,“將裝備、工藝、流程等數位化,把資料獲取上來,這是第一步。”對目前我省的智慧製造水準而言,首要解決的還是這一基礎問題。第二步才是以這些資料為基礎,進行大資料採擷,實現控制智慧化,這個時候雲就會起到作用。

但是,工業上雲相對複雜,還要面臨諸多的技術、法律、商業模式等問題。

在技術層面,量大面廣的企業,類型多樣,甚至每家企業的生產裝置、工藝參數、管理模式都不盡相同,要統一標準並不現實,而要讓“雲”適應多樣化的需求,對工業自動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法律層面,特別是在公有雲上,企業會憂慮自己的資訊安全。一方面,擔心資料被雲服務商和雲平臺所掌握;另一方面,擔心資料被洩露出去。如何以法律法規來保障資訊安全,這也是企業上雲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而在商業模式上,專業的自動化供應商如何與平臺商合作,工業大資料如何共用,工業企業如何與智慧服務提供者共贏等,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模式,還需要探索。

“未來,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智慧工廠生態系統,這是個開放的平臺,讓更多的有能力的人在平臺上圍繞特殊的工藝流程,開發相關的智慧化模組,這些模組既是專業化的,同時又是標準化的,能在雲上方便地應用,為企業上雲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工具和技術。”施一明說,“未來,在雲端,這些標準化、模組化、通用化的軟體,能以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實施方案,為企業提供服務。”

通過他們的指導來人為設置設備的參數。調整工藝流程中的溫度、壓力以及速度,全靠經驗,再先進的設備買來,也是這麼用。

上雲是幹什麼?就是傳統行業在雲端用人工智慧方式處理大資料。“你說企業的設備不先進嗎?不,很多都是行業內最好的設備。但怎麼把它用到最好?雲上才能看得清楚。”吳磊說,他們想讓人知道,在傳統的物理世界旁邊,還有一個虛擬世界,資料是你的好幫手。

要喚醒工廠裡這些“沉睡”的資料並非易事。首先,不是所有的資料都有用,再次,存在一些標準和架構問題,資料不是都能遷到雲上。很多傳統企業,當他們想通過上雲來試圖擁抱新的業務模式時,還會發現一個共有的問題:原有的IT管理和維護人員,無法理解雲端的業務模式。

上什麼雲

在“十萬企業上雲計畫”中,沒有明確規定企業該上什麼雲,無論是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都可以選擇。

這背後隱含的邏輯是:雲就是基礎設施,企業就像採購水和電一樣,去採購雲服務。三年前,浙江就啟動了雲工程與雲服務產業的培育,並指出各級政府要帶頭購買雲服務。

政策的導向作用,讓地方政府、教育、醫療、金融機構、國企都開始考慮上雲的方案,直接帶動大筆訂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雲服務商在各地建設新的資料中心面臨的各方面阻力將會更小。“政策上出於安全考量,目前不允許國外雲服務商在中國獨立運營,客觀上給國內的雲服務商巨大的發展空間。”

處於“新老交替”的浙商中,“創二代”更認可也更有動力將企業搬上雲端。一位“創二代”稱,“上雲是趨勢,並不是它有多麼完美,而是你沒有其他選擇。”雲計算替代了大量的基礎運維成本,能夠以集約化的方式促進企業生產效益的持續提升。可以說,雲計算不是換一種花樣玩行銷,而是切實可行的發展引擎和動力。

“我們一半上私有雲,一半上公有雲”。五芳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建忠的心態,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傳統企業。敢完全將自己的業務遷至雲端的企業是少數互聯網企業,大部分傳統行業還是傾向自建私有雲或者自建設備保存在本地。“即使企業將自身業務完全遷至雲端,但由於合作商或者用戶等的因素,在關鍵業務方面,依然避免不了有‘下雲自建’的可能。”

“就政府的主導方向而言,我們更希望看到企業上公共雲。”杭州市經信委副主任楊曉勇說,之所以力推工業企業上雲,是為了達到智慧製造的目的。小批量個性化的工業生產,就是未來智慧製造的方向。在美國,很多中小企業都在使用雲服務,創業成本除了房租和團隊工資,一切都在雲上,再無其他費用。“雲是一種共用經濟,它的成本低。過去中小企業自建一個財務系統或CRM系統,每年花費幾十萬元,但在雲上租賃雲服務每年不到一萬元。”

雲上安全

上雲安不安全?資料會不會被洩露?憑什麼相信雲計算?

多數受訪人向記者透露,對於雲計算行業,信任格外重要。

大企業偏愛私有雲的事實證實了用戶對雲計算的信任問題。有報告顯示,58.3%的企業計畫在未來加大私有雲的投入,其中有20%的企業預計投入增長會在50%以上。

在浙江,諸如恒逸、傳化這樣的企業都自建了雲平臺,恒逸還單獨成立了一個大資料子公司。“對於當前更多的大中型用戶而言,更青睞私有雲。”相關人士說,很多企業即使上了雲,但都用得不夠深入,比如財務等核心業務不會上雲。

“像阿裡雲,我們提供的是計算能力、存儲空間和其他服務,客戶願意就購買,至於客戶在我們這裡儲存了什麼資料,我們無權看見。”吳磊認為,企業對上雲的確有著誤解和不信任感,其實這個疑慮大可打消。“就好比阿裡雲是一個停車場,企業買了一個車位元,資料都在車裡,要有鑰匙方可打開,這個鑰匙依然攥在客戶手裡。”

“用戶對雲計算的信任還需進一步培育。”洪傑稱,傳統的工業企業可能會採用私有雲或混合雲的策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次性將業務完完全全遷至阿裡雲的企業並不是不存在,可見現在企業對雲技術的信賴。只要雲服務穩定可靠,企業是敢選的。

萬事開頭難。打消企業上雲的疑慮也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伴隨政策開放,小而專的雲服務廠商湧現,又有互聯網巨頭入局。企業和政府機構成為雲計算廠商競相爭奪的對象。各家“自賣自誇”,甚至讓他們在面臨多樣化選擇時更加頭痛。

但企業上雲,必然是大勢所趨,也勢不可擋。政策利好或許能幫助企業更放心地使用雲計算。下定決心力推“10萬企業上雲”的浙江,通過“上雲企業出一點、雲平臺服務商貼一點、各級政府補一點”的方式,為上雲企業減輕資金負擔。政策利好下,相信未來市場格局會有不一樣的變化。

【浙江新聞+】

上雲第一步解決數位化

工業上雲的基礎是數位化,“將裝備、工藝、流程等數位化,把資料獲取上來,這是第一步。”對目前我省的智慧製造水準而言,首要解決的還是這一基礎問題。第二步才是以這些資料為基礎,進行大資料採擷,實現控制智慧化,這個時候雲就會起到作用。

但是,工業上雲相對複雜,還要面臨諸多的技術、法律、商業模式等問題。

在技術層面,量大面廣的企業,類型多樣,甚至每家企業的生產裝置、工藝參數、管理模式都不盡相同,要統一標準並不現實,而要讓“雲”適應多樣化的需求,對工業自動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法律層面,特別是在公有雲上,企業會憂慮自己的資訊安全。一方面,擔心資料被雲服務商和雲平臺所掌握;另一方面,擔心資料被洩露出去。如何以法律法規來保障資訊安全,這也是企業上雲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而在商業模式上,專業的自動化供應商如何與平臺商合作,工業大資料如何共用,工業企業如何與智慧服務提供者共贏等,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模式,還需要探索。

“未來,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智慧工廠生態系統,這是個開放的平臺,讓更多的有能力的人在平臺上圍繞特殊的工藝流程,開發相關的智慧化模組,這些模組既是專業化的,同時又是標準化的,能在雲上方便地應用,為企業上雲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工具和技術。”施一明說,“未來,在雲端,這些標準化、模組化、通用化的軟體,能以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實施方案,為企業提供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