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北工業大學醫療扶貧為貧困鄉村小康夢“健康托底”

2017年5月20日, 西北工業大學醫院到渭南市臨渭區崇凝鎮徐村開展醫療扶貧活動。

週末的崇凝鎮徐村, 陽光正濃, 清風裹著泥土的氣息, 撲面而來, 讓人感到一陣的暖意。 此時的村委會廣場前, 熱鬧非凡, 清晨的霞光剛剛褪去, 這裡就已經排了幾十人長長的隊伍, 這熱鬧的場景, 在這個寂靜的鄉村, “已經好久沒有了”。 聽說了西北工業大學校醫院來村開展醫療扶貧活動的消息, 很多村民激動地撂下飯碗, 就徑直而來, 熱情地把醫療工作隊一行迎進去。

當日, 在學校工會等單位的具體指導下, 學校醫院組織了主題為“醫療扶貧,

關護徐村”的主題活動。 學校醫院黨總支書記李輝帶隊, 內科、外科、眼科等6個臨床科室及心電圖室、藥劑科等4個醫技科室共20多名醫護人員共同參與, 把健康的關懷送到了學校的扶貧聯繫點上。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作為學校的醫療服務部門, “我們工作發力點在哪, 努力方向在哪, 成效體現在哪”, 這些都是擺在學校醫院面前必須回答的問題。

近年來, 學校醫院不斷加大健康扶助力度, 持續增強公共衛生扶貧與基層群眾的契合度, 扎實推進醫療扶貧在基層的認知度, 努力為學校脫貧攻堅工作奠定堅強有力的衛生保障基礎。

崇凝鎮隸屬于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 古名“獨孤莊”, 相傳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早年曾在此鎮居住而得此名。

據記載, 晚清時期, 因該鎮東南方向築有一座“崇凝觀”, 故將其改為“崇凝鎮”。 該鎮還是1928年“渭華起義”的發祥地之一, 有悠久的革命歷史。

2014年以來, 該校承擔了陝西省“兩聯一包”對口幫扶渭南市臨渭區崇凝鎮徐村的扶貧任務。 3年來, 在學校黨委統一部署下, 全校各單位積極做好徐村的脫貧攻堅工作。

學校黨委書記張煒, 校長助理兼黨委組織部部長楊曉, 工會常務副主席陳建軍等多次帶隊到渭南市臨渭區崇凝鎮徐村, 商討脫貧有關工作, 看望慰問學校所包聯的貧困戶。 同時, 學校領導多次召集校內有關單位專題研究部署, 各單位積極落實有關要求和措施。

“村裡還是頭一次有這種免費看病送藥的機會”,

今年75歲的劉許民, 患有嚴重的白內障, 他激動地說:“我雖然看不清, 但是我心裡很清楚, 感謝政府, 感謝西工大對我們的關心幫助!”

“來, 老人家, 你先坐下, 讓我給你先檢查檢查。 ”臨時設置的診療室內, 眼科副主任醫師李小珩熱情地迎著劉許民老人, 扶著他坐下。 一說起他的眼睛, 老人就忍不住唉聲歎氣, “幾年前得了白內障, 字稍小些都看不清, 現在有時候連走 路都看不清腳下。 ”因為家中還有老伴和孫子需要照顧, 加上外出手術治療費用較高等原因, 這讓老人對病情“一拖再拖”。 “我這個年紀就該得這個病, 我認命了”, 老人無奈地說。

“我們最理解一個人看不到光明的痛苦”, 經過李小珩醫生的初步診斷, 老人的疾患是完全可以治療得,

她專門為老人建立病歷檔案, 並開具了治療處方。 “今天咱們先進行藥物治療, 後續我們還要繼續跟蹤啊。 ”

隨後, 藥劑科的大夫為了方便老人, 還專門送來了藥品。 手握藥品的老人面露難色地問, “這個藥多少錢?”

“放心吧, 老人家, 這個藥不要錢。 以後我們還會來……”在一旁的李輝肯定地說。

當日, 學校醫院醫療工作隊在現場提供了“一站式”的幫扶服務。 醫護人員為村民們進行血壓、血糖、心電等初步檢查;隨後, 醫生根據檢查結果, 結合耐心仔細的問診, 為村民開具處方藥品;村民憑醫生開具的處方到領藥處免費領藥。

據統計, 此次診療共接待患者110人次, 血壓、血糖、心電檢查累計160餘人次, 免費處方開具藥品60餘品種。

同時, 工作隊還對徐村常見病、多發病進行了初步梳理, 為進一步精准醫療扶貧奠定基礎。

據介紹, 此次來徐村開展健康主題扶貧活動, 學校醫院精心謀劃, 嚴密組織, 抽調各相關科室的業務骨幹“組團而來”, 更是從幫扶內容上精心設計, 建立系統幫扶的思路體系。

徐村位於渭南東原的中心位置, 總人口1003人, 勞動力560多人。 但是近年來, 外出務工人員較多, 在村內居住的以老人、孩子居多。 在對該村情況進行了初步摸底後, 學校醫院制定了詳細的進村幫扶工作方案。

當日的活動中, 工作隊還特別準備了兩堂別開生面的現場公開課, 為村民們講授普及愛眼護牙的健康知識。

“我們的目標是, 沒有蛀牙。 ”

“小朋友們, 你們知道眼睛為什麼能看見東西嗎?近視又是怎麼回事?”

……

公開課吸引了眾多村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熱情參與,這也是學校醫院送給村民們的又一份“禮物”。眼科副主任醫師李小珩和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劉建平,通過形象生動的視頻和簡單直觀的教具,在熱情的互動中,講授愛眼護牙的保健知識。

當日,學校醫院醫療工作隊還專程來到位於村上的養老院,看望慰問20多位在這裡生活的老人,並向養老院贈送了部分常用藥品和紗布口罩等材料。

“老人家,這些藥是用來防蚊子的,這些是放在水裡泡水喝的……”西北工業大學駐村工作隊王坤慶、趙麗岩全程參與了活動。活動現場,他們還不時充當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翻譯”,“很多老人因為文化程度和身體的問題,拿了藥也不知道咋吃。所以,我們要一遍一遍地向他們解釋這些藥品的服用方法。”

徐村村委會的會議室裡,一場特殊的協調會正在召開。

經過學校醫院醫療工作隊走訪調查,村內有不少家庭困難、患有白內障等疾患的老人。基於這種情況,學校醫院和徐村村委會、西北工業大學駐村工作隊聯合組織現場協調會,商議幫助家庭困難的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等問題,並達成初步共識。據瞭解,學校醫院目前正在積極籌畫協調,力爭儘早為徐村患者帶來“新的光明”。

疾病導致貧窮,貧窮加劇疾病——這是很多貧困地區的共同難題。

據報導,在我國現有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占到近3000萬,重大疾病已經成為橫亙在困難人口實現小康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調查顯示,我國農村地區貧困戶中,因病致貧率高達37.8%。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健康。”

每每看到這些數字,總是讓學校醫院的醫護人員格外揪心。“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他們時常這麼捫心自問。

近年來,學校醫院狠抓內涵建設,推進醫療改革,積極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療技術水準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在負重奮進中執著前行。“全力參與學校的扶貧工作,既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李輝在學校醫院的黨政聯席會上介紹說。

據悉,學校醫院已和學校對口幫扶地廣西融水縣江竹村等建立了扶貧工作聯繫,近期將專程赴江竹村調研考察,制定詳細的健康扶貧計畫。

從徐村到江竹村,學校醫院的扶貧工作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地謀劃落實之中……

從徐村返回學校的路上,村黨支部書記李應選執意要一直送到村外。他跺了跺腳說,這條路,是學校支持修建硬化的道路,就是我們徐村和西北工業大學的“連心路”。

望著聞訊而來送別的鄉親們那熱切的目光,李輝感慨地說,“我們來得太晚了,這些都只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掃一掃分享本頁

……

公開課吸引了眾多村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熱情參與,這也是學校醫院送給村民們的又一份“禮物”。眼科副主任醫師李小珩和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劉建平,通過形象生動的視頻和簡單直觀的教具,在熱情的互動中,講授愛眼護牙的保健知識。

當日,學校醫院醫療工作隊還專程來到位於村上的養老院,看望慰問20多位在這裡生活的老人,並向養老院贈送了部分常用藥品和紗布口罩等材料。

“老人家,這些藥是用來防蚊子的,這些是放在水裡泡水喝的……”西北工業大學駐村工作隊王坤慶、趙麗岩全程參與了活動。活動現場,他們還不時充當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翻譯”,“很多老人因為文化程度和身體的問題,拿了藥也不知道咋吃。所以,我們要一遍一遍地向他們解釋這些藥品的服用方法。”

徐村村委會的會議室裡,一場特殊的協調會正在召開。

經過學校醫院醫療工作隊走訪調查,村內有不少家庭困難、患有白內障等疾患的老人。基於這種情況,學校醫院和徐村村委會、西北工業大學駐村工作隊聯合組織現場協調會,商議幫助家庭困難的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等問題,並達成初步共識。據瞭解,學校醫院目前正在積極籌畫協調,力爭儘早為徐村患者帶來“新的光明”。

疾病導致貧窮,貧窮加劇疾病——這是很多貧困地區的共同難題。

據報導,在我國現有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占到近3000萬,重大疾病已經成為橫亙在困難人口實現小康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調查顯示,我國農村地區貧困戶中,因病致貧率高達37.8%。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健康。”

每每看到這些數字,總是讓學校醫院的醫護人員格外揪心。“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他們時常這麼捫心自問。

近年來,學校醫院狠抓內涵建設,推進醫療改革,積極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療技術水準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在負重奮進中執著前行。“全力參與學校的扶貧工作,既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李輝在學校醫院的黨政聯席會上介紹說。

據悉,學校醫院已和學校對口幫扶地廣西融水縣江竹村等建立了扶貧工作聯繫,近期將專程赴江竹村調研考察,制定詳細的健康扶貧計畫。

從徐村到江竹村,學校醫院的扶貧工作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地謀劃落實之中……

從徐村返回學校的路上,村黨支部書記李應選執意要一直送到村外。他跺了跺腳說,這條路,是學校支持修建硬化的道路,就是我們徐村和西北工業大學的“連心路”。

望著聞訊而來送別的鄉親們那熱切的目光,李輝感慨地說,“我們來得太晚了,這些都只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掃一掃分享本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