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緩解中國媽媽焦慮方法出爐

據報告介紹, “焦慮媽媽”是指2016年11月到2017年4月, 搜索、閱讀“焦慮症”“抑鬱症”“婆媳關係”“壓力”等偏焦慮類內容超過10條, 物件為已育女性的用戶。

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3大關鍵字

焦慮指數排名前十城市:上海居首位, 其次是北京、深圳、南京、廣州、武漢、西安、天津、杭州、濟南。

最焦慮的年齡群體:80後媽媽成最焦慮人群, 超過90後媽媽與70後媽媽。

最焦慮的行業:工作壓力越大, 焦慮指數越高。 比如, 金融、互聯網行業的焦慮媽媽人數就遠超其他行業。 而全職媽媽的焦慮指數高居第三位。

個體戶、媒體、教職工、醫務人員等焦慮指數則依次遞減。

讓媽媽們焦慮的十大緣由

你躺槍了嗎?

儘管很多城市的媽媽沒上焦慮排行榜, 但對於各地媽媽來說, 焦慮背後的那些糟心事兒, 還真是有著不少共同點。 撫養孩子 為了撫養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類支出外, 還有嬰兒寫真、保姆開支、幼稚園學雜費、早教課和補習班等額外費用,

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感歎撫養孩子已成了“甜蜜的負擔”。 子女入學

最近, 上海“幼升小”“小升初”的慘烈景象刷爆了朋友圈。 由於教育資源的分配非常不均衡, 造就了一些所謂的“好”的優質中小學。 而家長們為了孩子能順利就讀名校, 不惜花重金購入“學區房”, 或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民辦學校。 而孩子的家長, 也必須要進行各種花式助攻。

3 夫妻關係

吵架、出軌、性生活……現在的80後對婚姻品質的要求提高了, 不再像以前一樣湊合著過日子, 在精神方面要求的更高了, 所以夫妻關係也成了媽媽們焦慮的重要根源。 4

老人贍養

大部分80後都是獨生子女,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不說, 一家人把愛也都給了他們。 然而, 當他們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發現, 養老及生活壓力成了大問題。 特別是一旦老人生病, 既要帶孩子又要照顧生病的老人, 80後媽媽更是無暇顧及。

中青報的一項調查發現,

九成80後稱自己無法贍養父母:

☆其中, 有一半以上的80後還需要父母進行資助;

☆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壓力大, 照顧父母力不從心;

☆50.1%的人表示生活在兩地, 無法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

☆42%的人表示社會保障、醫療保險不同城市無法互通。

5二胎壓力

自從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後, 不少家庭都將“造人計畫”提上日程。 但生“二孩”容易, 養“二孩”難。 “二孩”的教育問題、撫養問題、孩子爸爸的缺席“喪偶式育兒”, 以及“大寶”和“二寶”的相處問題都變成了媽媽們焦慮的重點。

與上一代靠本能養育的媽媽相比, 今天的媽媽高期望, 高壓和高焦慮。 雖然大家都把最好的給了孩子, 也希望孩子成為最好的, 但媽卻永遠活在了失望和焦慮中, 因為覺得自己永遠做得不夠好。

▊ 緩解焦慮的7個良方 ▊

媽媽手冊

看了以上幾個焦慮的來源, 作為媽媽的您上榜了嗎?該如何緩解焦慮呢?

報告顯示, 媽媽們緩解焦慮的方式出奇的統一。 購物成了排解焦慮的頭號“良藥”。 除此之外, 哭與吃零食也是她們排解焦慮的主要方式。

但這些方式顯然只有短時效果,並且同時還要承擔身材變形、錢包變癟的必然後果。焦慮的媽媽們可以選擇更多元化的排解方式:

不做完美媽媽

有些媽媽經常因為孩子的一點點反應就戰戰兢兢,總擔心孩子不如別人,經常會因為照顧孩子而產生很多情緒,其實已經把孩子當作“滿足”自己的工具了。

媽媽應該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真正接受自己的無助和擔心,寬恕自己和孩子所犯的錯誤,享受純粹當媽媽的快樂,做媽媽的壓力小了,焦慮也就降低了。

對焦慮發出挑戰

當人面對困難阻礙的時候,一般會感到恐懼,總是下意識地逃避、抗拒,繼而產生焦慮感。而一旦直面挑戰,焦慮就消失了。

當媽媽們感到焦慮無比,為未來的事感到擔憂的時候,最能消除焦慮的辦法就是找出焦慮的原因,並投入精力去完成它、挑戰它,當事情處理妥當後,焦慮感也就會慢慢消失。

讓自己“發個呆”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凱利·麥克戈尼格爾曾說過:獨處時,人處於沉默狀態,此時人的內心是平靜的,更容易接受積極情緒的影響,從而能有效分解煩惱,緩解焦慮和抑鬱情緒。

媽媽要照顧別人,必須不斷地付出,因此一定也要有自己獨處充電的時間,例如上班的時候,好好地喝杯咖啡。

就算是全職媽媽,也需要有一段“個人時間”,每天5分鐘也好!認真想一想一天中,有哪個片刻可以停下來,什麼都不做,坐在沙發上發個呆也是放鬆的好機會。

偶爾失控也沒關係

面對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媽媽,應該要時時鼓勵自己:“當媽媽真的很不容易,我已經很棒了!”即使偶爾失控,對孩子大吼也沒有關係,但一定注意別用言語污蔑孩子,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爸媽愛他們,只是情緒爆發乃人之常情。

研究顯示:九成的父母承認曾經失控對孩子大吼;但孩子在父母情緒失控的過程中,反而可以學會情緒管理。

找好友知己傾訴一下

當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不妨找好友知己傾訴煩惱。吐露心事時,你的大腦會處於放鬆狀態,心情會倍感舒暢,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而你的朋友可能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給予你最好的幫助。

積極發展自己的愛好

學業、工作、家庭、孩子……生活種種都會給媽媽們帶來焦慮。當面對無能為力或無法立刻改變的事情時,可以試著轉移注意力,積極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避免焦慮的侵擾。

運動是減壓的最好良方

運動對於輕度、中度焦慮具有良好的效果,把運動當做一種習慣每天堅持下去,不良情緒或許會逐漸消失。

如果嘗試了許多自我調理方法後,焦慮依然無法緩解,且還出現較為嚴重的失眠、沮喪、情緒低落、煩躁等症狀時,影響到生活品質時,建議找心理諮詢師做專業輔導。

但這些方式顯然只有短時效果,並且同時還要承擔身材變形、錢包變癟的必然後果。焦慮的媽媽們可以選擇更多元化的排解方式:

不做完美媽媽

有些媽媽經常因為孩子的一點點反應就戰戰兢兢,總擔心孩子不如別人,經常會因為照顧孩子而產生很多情緒,其實已經把孩子當作“滿足”自己的工具了。

媽媽應該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真正接受自己的無助和擔心,寬恕自己和孩子所犯的錯誤,享受純粹當媽媽的快樂,做媽媽的壓力小了,焦慮也就降低了。

對焦慮發出挑戰

當人面對困難阻礙的時候,一般會感到恐懼,總是下意識地逃避、抗拒,繼而產生焦慮感。而一旦直面挑戰,焦慮就消失了。

當媽媽們感到焦慮無比,為未來的事感到擔憂的時候,最能消除焦慮的辦法就是找出焦慮的原因,並投入精力去完成它、挑戰它,當事情處理妥當後,焦慮感也就會慢慢消失。

讓自己“發個呆”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凱利·麥克戈尼格爾曾說過:獨處時,人處於沉默狀態,此時人的內心是平靜的,更容易接受積極情緒的影響,從而能有效分解煩惱,緩解焦慮和抑鬱情緒。

媽媽要照顧別人,必須不斷地付出,因此一定也要有自己獨處充電的時間,例如上班的時候,好好地喝杯咖啡。

就算是全職媽媽,也需要有一段“個人時間”,每天5分鐘也好!認真想一想一天中,有哪個片刻可以停下來,什麼都不做,坐在沙發上發個呆也是放鬆的好機會。

偶爾失控也沒關係

面對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媽媽,應該要時時鼓勵自己:“當媽媽真的很不容易,我已經很棒了!”即使偶爾失控,對孩子大吼也沒有關係,但一定注意別用言語污蔑孩子,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爸媽愛他們,只是情緒爆發乃人之常情。

研究顯示:九成的父母承認曾經失控對孩子大吼;但孩子在父母情緒失控的過程中,反而可以學會情緒管理。

找好友知己傾訴一下

當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不妨找好友知己傾訴煩惱。吐露心事時,你的大腦會處於放鬆狀態,心情會倍感舒暢,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而你的朋友可能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給予你最好的幫助。

積極發展自己的愛好

學業、工作、家庭、孩子……生活種種都會給媽媽們帶來焦慮。當面對無能為力或無法立刻改變的事情時,可以試著轉移注意力,積極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避免焦慮的侵擾。

運動是減壓的最好良方

運動對於輕度、中度焦慮具有良好的效果,把運動當做一種習慣每天堅持下去,不良情緒或許會逐漸消失。

如果嘗試了許多自我調理方法後,焦慮依然無法緩解,且還出現較為嚴重的失眠、沮喪、情緒低落、煩躁等症狀時,影響到生活品質時,建議找心理諮詢師做專業輔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