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盆腔炎後不孕發生率為20%~30%,好好治療很重要!

本文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婦科 主任 張帝開

【小編碎碎念】對於盆腔炎這個名詞, 大多數女性都聽說過, 但具體是個什麼疾病, 為什麼會患上這種疾病, 以及造成的危害等並不十分清楚。 可是等到盆腔炎發病才想起到醫院治療, 可能就比較嚴重了, 而且不徹底治癒可能會留下後遺症, 甚至引發不孕。 今天請到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張帝開教授來為大家科普盆腔炎知識, 搬好小板凳好好聽講!

認識盆腔炎:性活躍期女性高發1、什麼是盆腔炎?哪些人群高發?

盆腔炎性疾病

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組疾病, 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和盆腔腹膜炎。 通常, 盆腔炎性疾病可局限於某一個部位, 也可同時累及幾個部位, 其中最常見的是輸卵管炎。

盆腔炎性疾病多發生在性活躍期、有月經的婦女, 而初潮前、絕經後或未婚者則很少發生, 如若發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鄰近器官炎症的擴散。

2據說盆腔炎跟性生活不潔有很大關係, 是嗎?

盆腔炎性疾病確實跟性生活有關, 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齡小、有多個性伴侶、性交過頻以及性伴侶有性傳播疾病者。

此外, 不注意性保健衛生, 如經期性交、不恰當的陰道沖洗、甚至使用不潔月經墊, 都有可能會導致炎症發生。

除了性生活之外,

下生殖道感染病菌, 子宮腔內手術操作後感染如刮宮、輸卵管通液、宮腔鏡檢查等導致生殖道黏膜損傷, 也會引起盆腔炎。

3、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有什麼區別?

這個是以前的說法, 我們現在一般稱為盆腔炎性疾病和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病變(或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症), 後者是前者未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導致。

盆腔炎性疾病

症狀可因炎症輕重、感染範圍及感染的病原體而有所不同, 輕者可能無症狀或症狀輕微, 重者通常具有下腹持續疼痛和發熱症狀, 同時可伴有陰道分泌物增多、月經過多、子宮出血、發熱、寒戰和泌尿道症狀等。

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病變

表現為盆腔炎反復發作、慢性盆腔痛、不孕症和異位妊娠(即宮外孕)。

約20%急性盆腔炎發作後遺留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後不孕發生率為20%~30%;盆腔炎後異位妊娠發生率是正常婦女的8~10倍。

4、盆腔炎會導致不孕嗎?為什麼?

盆腔炎性疾病會導致輸卵管粘連阻塞, 因而導致不孕。 盆腔炎後不孕發生率為20%~30%。 不孕的發生率與盆腔炎發作次數有關。 有研究顯示, 盆腔炎第一次發作的患者, 其不孕發生率最低為8%, 最高為13%。 第三次發作時不孕發生率最低為40%, 最高為60%。

辨別盆腔炎:腹痛+發熱是重要提示1、身體出現哪些症狀要高度懷疑盆腔炎?

如果病情很輕可能無明顯症狀, 若病情較重一般都會有明顯的下腹痛, 而且腹痛是持續性的, 活動或性交後加重, 而且會出現發熱甚至高熱, 還有寒戰、頭痛、食欲較差等。 一些泌尿生殖道的症狀如尿頻、尿急、尿痛、月經過多、陰道分泌物增多等, 可能也是盆腔炎的提示, 但是並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2、B超顯示有盆腔積液是不是意味著患上盆腔炎?

有些女性體檢發現有盆腔積液, 就擔心自己得了盆腔炎, 其實大部分人甚至99%的人都會有盆腔積液,

這並不能說明就是有盆腔炎。 診斷盆腔炎, 要有盆腔痛的症狀, 同時有感染的病原以及細菌感染引起的全身表現, 最好做病原學的檢查, 以明確感染的細菌。 單純無症狀的少量盆腔積液不能診斷為盆腔炎。

3、盆腔炎不及時發現會轉變成盆腔炎後遺病變嗎?

有一定可能, 因為盆腔炎性疾病有些是比較隱蔽, 甚至沒有什麼明顯症狀, 使得正確診斷比較困難, 導致診斷和治療的延遲, 繼而導致一系列後遺症的產生, 即使輕微的甚至亞臨床的盆腔炎也會如此, 因此及時地診斷及治療盆腔炎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 發現了沒有徹底治癒也是導致盆腔炎後遺病變的重要原因。

治療盆腔炎:徹底治癒很關鍵1、盆腔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應如何選擇?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療目的是為了消除症狀和體征, 防止後遺症的發生。治療方法以抗生素藥物抗感染治療為主,必要時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絕大多數盆腔炎經恰當的抗生素治療後可徹底治癒。但如果未能徹底清除致病菌或治療未能足量、足療程,就容易引起後遺病變。如果已經診斷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及時、正確地使用抗生素,可清除病原體,改善症狀及體征,減少後遺症的發生機率。

手術治療

盆腔炎的手術治療主要用於抗生素控制不滿意的輸卵管卵巢膿腫或盆腔膿腫。以下情況下才考慮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無效;

輸卵管卵巢膿腫或盆腔膿腫經藥物治療48~72 h;

膿腫持續存在;

經藥物治療病情有好轉但持續存在;

膿腫破裂(一旦懷疑膿腫破裂,需立即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行剖腹探查)等。

2、一些盆腔炎患者有慢性盆腔痛,怎麼治療?

慢性盆腔痛是炎症形成的粘連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約20%急性盆腔炎發作後遺留慢性盆腔痛。慢性盆腔痛常發生在盆腔炎急性發作後的4-8周。盆腔炎發作一次時,慢性盆腔痛患者率為12%,而發作三次以上為67%。

目前對慢性盆腔痛,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可給予中藥、理療等綜合治療,治療前需先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其他引起盆腔痛的疾病。

3、治療盆腔炎是否需要性伴侶配合治療?

這個是有必要的,因為:

第一,患者有再感染的危險。

第二,其性伴侶很可能感染淋病及沙眼衣原體且常無症狀。

無論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分離的病原體如何,均應對其性伴侶進行性傳播疾病的檢測和治療。

建議對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出現症狀前60日接觸過的性伴侶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果最後一次性交發生在6個月以前,則應對最後的性伴侶時行檢查和治療。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治療期間應避免無保護性性交。

4、盆腔炎為何治好後容易復發?如何避免?

這是由於盆腔炎性疾病造成輸卵管組織結構的破壞,局部防禦機能減退。若患者仍存在同樣的高危因素,可造成盆腔炎的再次感染導致反復發作。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者,約有25%將再次發作。

要預防盆腔炎後遺病變,要注意做好以下3個措施:

A注意性生活衛生,減少性傳播疾病;

B及時治療下生殖道感染,如外陰炎、陰道炎、宮頸炎;

C及時治療盆腔炎性疾病,防止後遺症發生。

專家推薦

張帝開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婦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產科感染學組專家委員、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常委、宮頸病變與陰道鏡學組副組長、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計劃生育學分會常委等。曾獲全國優秀中青年臨床醫學獎、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獎、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醫學會先進工作者、中國優秀科普工作者、廣東省健康科普專家等榮譽。

從事婦產科臨床20多年,擅長婦科良惡性腫瘤、各種婦科內分泌失調疾病、女性不孕症、反復發作生殖道炎症和疑難婦產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熟悉反復性流產、高危產科的處理和科學指導優生優育,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嫺熟的手術技巧,包括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及放化療、婦科宮腔鏡、腹腔鏡等微創手術、輸卵管阻塞不孕症微創和複通手術、經陰道子宮切除術以及宮頸病變的微創電環切除術等。

防止後遺症的發生。治療方法以抗生素藥物抗感染治療為主,必要時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絕大多數盆腔炎經恰當的抗生素治療後可徹底治癒。但如果未能徹底清除致病菌或治療未能足量、足療程,就容易引起後遺病變。如果已經診斷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及時、正確地使用抗生素,可清除病原體,改善症狀及體征,減少後遺症的發生機率。

手術治療

盆腔炎的手術治療主要用於抗生素控制不滿意的輸卵管卵巢膿腫或盆腔膿腫。以下情況下才考慮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無效;

輸卵管卵巢膿腫或盆腔膿腫經藥物治療48~72 h;

膿腫持續存在;

經藥物治療病情有好轉但持續存在;

膿腫破裂(一旦懷疑膿腫破裂,需立即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行剖腹探查)等。

2、一些盆腔炎患者有慢性盆腔痛,怎麼治療?

慢性盆腔痛是炎症形成的粘連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約20%急性盆腔炎發作後遺留慢性盆腔痛。慢性盆腔痛常發生在盆腔炎急性發作後的4-8周。盆腔炎發作一次時,慢性盆腔痛患者率為12%,而發作三次以上為67%。

目前對慢性盆腔痛,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可給予中藥、理療等綜合治療,治療前需先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其他引起盆腔痛的疾病。

3、治療盆腔炎是否需要性伴侶配合治療?

這個是有必要的,因為:

第一,患者有再感染的危險。

第二,其性伴侶很可能感染淋病及沙眼衣原體且常無症狀。

無論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分離的病原體如何,均應對其性伴侶進行性傳播疾病的檢測和治療。

建議對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出現症狀前60日接觸過的性伴侶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果最後一次性交發生在6個月以前,則應對最後的性伴侶時行檢查和治療。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治療期間應避免無保護性性交。

4、盆腔炎為何治好後容易復發?如何避免?

這是由於盆腔炎性疾病造成輸卵管組織結構的破壞,局部防禦機能減退。若患者仍存在同樣的高危因素,可造成盆腔炎的再次感染導致反復發作。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者,約有25%將再次發作。

要預防盆腔炎後遺病變,要注意做好以下3個措施:

A注意性生活衛生,減少性傳播疾病;

B及時治療下生殖道感染,如外陰炎、陰道炎、宮頸炎;

C及時治療盆腔炎性疾病,防止後遺症發生。

專家推薦

張帝開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婦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產科感染學組專家委員、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常委、宮頸病變與陰道鏡學組副組長、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計劃生育學分會常委等。曾獲全國優秀中青年臨床醫學獎、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獎、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醫學會先進工作者、中國優秀科普工作者、廣東省健康科普專家等榮譽。

從事婦產科臨床20多年,擅長婦科良惡性腫瘤、各種婦科內分泌失調疾病、女性不孕症、反復發作生殖道炎症和疑難婦產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熟悉反復性流產、高危產科的處理和科學指導優生優育,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嫺熟的手術技巧,包括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及放化療、婦科宮腔鏡、腹腔鏡等微創手術、輸卵管阻塞不孕症微創和複通手術、經陰道子宮切除術以及宮頸病變的微創電環切除術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