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窺伺大設計

2017-03-18昌平梁

世界是和諧的, 支配世界的規律是簡單的;否則, 不會有你和我。

再高深的數學, 也是從1+1=2開始, 然後逐步複雜化。

再深奧的物理,

也是從四種力開始, 然後逐步複雜化。

即使是神秘的相對論, 也是從光速的不可逾越開始, 逐步推演。

令人目眩的人類社會, 也是從簡單的性和欲開始;然後, 衍生出各種爾虞我詐、適者生存的社會現象。

即便是極其詭異的量子力學, 也源於最基本的弦的振動。

總之, 無論是自然, 還是社會, 儘管表現得千奇百怪、紛繁複雜;但是, 本質上, 還是有序的, 有規律的——都源自最基本的、最簡單的原理。

愛因斯坦說過, 最不可思議的事情是, 宇宙演化了我們;反過來, 我們卻可以理解宇宙。

霍金的《大設計》, 通過無數的實例, 闡明了世界的有序。

只要勇於實踐, 善於觀察, 勤於思考;一切都會由繁入簡。

世界上, 哪一種文化適宜於承載知識呢?

阿拉伯數字?拉丁字母?英文?中文?

但是, 6和9, 是不是應該修改一個?1和l, 2和Z, 0和O, 也是如此。

人類, 究竟需要多長的時間來學習?

一輩子?半輩子?

如果是那樣, 我們的社會, 早就停滯不前了, 或發展極其緩慢;決不會是現在的這個樣子。

天才只是極少數。

為什麼要逼著那麼多的人去學習呢?如此, 浪費了多少家長的財力?耗費了多少孩子的精力;奪去了多少青少年的快樂。

牛津大學是不喜歡灰人的(通過痛苦的努力取得成績)。 灰人, 自己痛苦, 也很難出成績。 他們最喜歡的, 是天才。 天才, 一是酷愛研究問題, 樂此不疲, 像著了魔一樣;二是稍許努力, 就有成績, 其成就, 為普通人望塵莫及。 這, 就像我國《最強大腦》節目上的人。

曾經, 在西方, 有一個酷愛人體解剖的醫生,

老是緊盯著衰老病重的人, 等他們死後, 用盡各種辦法搞到屍體, 然後, 詳細解剖記錄。 有一個患者, 害怕被解剖, 偷偷搬了好幾次家, 卻一直沒有逃過那個醫生的追蹤。

總之, 世界豐富多彩, 行業千差萬別。 人性各有千秋, 愛好各自不同。 我國, 為什麼要逼著學生都去參加高考呢?大家, 為什麼都要去經過那根獨木橋呢?

有的人, 就喜歡當一個藍領, 自覺無比快樂;可是, 家長, 非要逼著他當教授。 結果, 教授當不了, 痛苦卻不少。

有的人, 數理化一看就會, 樂此不疲, 上最強大腦都不成問題;卻因為家庭貧困, 上不了學;或被無關痛癢的英語考試擋在大學的門外。

還有的, 地區錄取分數線高, 上不了大學;最後, 在工地上搬磚。 可是,

考同一份試卷的其它地區的學生, 儘管總分不及前者, 卻因為錄取分數線低, 上了大學, 最後, 當上了工程師。 在工地上, 搬磚的遇到了工程師, 兩人都感慨萬千。

菜肴的配方不比中藥的配方簡單, 廚師也很了不起;傳統的工藝是千百年努力積累的手藝, 有時, 不比某些虛頭巴腦的科研成果含金量低。

破壞優勝劣汰的醫學, 浪費了國家多少的財力?

支撐壽終正寢的生命, 給活著的親人帶來了多大的經濟壓力?給患者增添了多少痛苦?

讓有缺陷的人延續後代, 給社會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如今, 在我國, 在大醫院, 在熙熙攘攘的就醫人群中;真正需要看病的人, 不到一半。 大多數疾病, 都不需要看醫生, 在一定的時間內, 會慢慢自愈;還有一部分,

看也白看, 根本治不好;如感冒。

普通人群, 以為醫學無所不能。

其實, 有三分之一的疾病, 醫學根本無能為力。 然而, 既然你來了醫院, 如果讓你空手而歸, 你肯定不樂意。 反正, 醫保可以報銷。 那麼, 來吧!給你“對症”開藥。 反正, 說明書上寫著什麼病都治, 尤其是中藥;反正, 中點小毒, 延緩一下你的病情, 你也不會發現。 如此, 何樂而不為呢?——患者滿意, 醫院創收。 這, 就是當今醫學的怪誕現象。

唉!醫學知識太深奧, 要在民眾中普及, 談何容易?

多少人, 因病致窮?多少人, 人財兩空?大量血汗錢的付出(甚至是借來的或賣房的錢), 換來的, 是讓親人繼續感受痛苦。

可是, 道德的綁架, 親情的綁架, 卻讓你, 不得不這麼做。

你的所謂良心上得到安慰, 可能會讓親人失去更多的尊嚴。

我的一個遠房親戚,男人得肺癌時,為了尋求良心上的安慰,借了一屁股債做手術、做放化療。最後,人才兩空。送走丈夫後,為了還清親戚們的債,她帶著輟學的兒子閨女,含著眼淚,失魂落魄地到廣州打工。為了省錢,一家人,五年都未曾回過家。大隊給的補助,都是我嬸嬸幫助領的。第六年,才還清了所有的債。現在,他們,還住著七十年代蓋的破舊的房屋裡。

可能會讓親人失去更多的尊嚴。

我的一個遠房親戚,男人得肺癌時,為了尋求良心上的安慰,借了一屁股債做手術、做放化療。最後,人才兩空。送走丈夫後,為了還清親戚們的債,她帶著輟學的兒子閨女,含著眼淚,失魂落魄地到廣州打工。為了省錢,一家人,五年都未曾回過家。大隊給的補助,都是我嬸嬸幫助領的。第六年,才還清了所有的債。現在,他們,還住著七十年代蓋的破舊的房屋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