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高粱法官”的幸福家庭

新華社成都5月24日電 題:“高粱法官”的幸福家庭

新華社記者 童方、楊華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高梁鎮有一個已至花甲之年的法官雷昌根, 群眾親切地稱呼他“高粱法官”, 不僅因為他辦案公正, 兩袖清風, 也因為他孝敬父母, 堪為榜樣。 大家都說, 雷昌根就像高粱一樣, 對工作堅韌執著, 對家人摯愛火熱。

在生活的壓力中負重前行

妻子下崗, 4位元老人需要看病吃藥, 3名子女還在上學讀書。 面對這樣的壓力, 有的人早已呼天搶地, 而雷昌根靜默堅守, 負重前行, 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20多年。

“老人願意跟著我, 就要讓他們生活安逸、心情舒暢。

每當幾個老人在外面驕傲地說起在我二娃家裡住, 我就發自內心地高興。 ”雷昌根說。

雷昌根的父親患胰腺癌十幾年, 岳父有嚴重的氣管炎、肺氣腫, 岳母則患有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並伴有腦萎縮,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兩個老人同時住院是常有的事。 每次雷昌根都懇請醫院把他們安排在同一間病房, 方便照顧。 有時候老人不願意住院, 他就負責從4樓背上背下去就醫。

為了照顧老人, 妻子楊群英自2000年下崗後便沒有外出工作, 專心打理家務。 雷昌根下了班便接過她手中的活, 買菜做飯, 餵飯聊天……在兩口子的悉心照料下, 4位老人幸福地過完了最後的時光。

言傳身教 勤儉持家

對雷昌根的家庭來說,

曾經最大的困難不是家務的繁重, 而是全家近10口人要靠他一人的工資維持生計。 在這樣的情況下, 雷昌根和妻子勤儉持家, 言傳身教, 子女3人都長大成才, 兩個雙胞胎女兒都成了博士。

在雷家, 已有30多年歷史的電扇、縫紉機仍然在用, 簡陃的傢俱擺放整齊, 一塵不染, 透著主人的勤儉。 夫妻二人很少買新衣, 雷昌根總是穿單位發的制服, 楊群英總是撿妹妹的衣服穿。

家裡人多, 收入少, 開支大, 錢必須一份掰成幾份用, 雷昌根養成了每天記帳的習慣, 家裡的大小開支, 都一筆一筆記清楚。 前一天用多了, 第二天就必須省回來。

“以前家裡幾乎以素菜為主, 只要孩子們不鬧, 就不買肉。 ”雷昌根說。

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 現在北京口腔醫院工作的女兒雷傑回憶:“小時候,

我們幾乎吃不到親朋好友帶來的糖果。 母親把糖果鎖起來, 待到下一次去別家拜訪, 再拿出來送人。 儘管後來父母不無遺憾地說那時候苦了我們, 可我回想起來總覺得這樣挺好, 糖吃得少, 牙好!”

兩姐妹在上大學時每人每月只有400元生活費, 她們學會了掰著手指花錢, 從來沒有喊過缺錢, 甚至還能省出一些, 給長輩買禮物。

雷昌根的兒子雷波中學時成績很好, 由於家庭條件有限, 他自願放棄了學業, 讓兩個妹妹上大學。 現在已為人父的雷波說:“父親一人支撐這個大家庭, 太不容易!”

家庭好 也要工作好

被問起維持幸福家庭的心得時, 雷昌根說:“家庭好, 也要工作好。 ”

作為內江市東興區人民法院高粱人民法庭庭長,

雷昌根在這個區裡最偏僻的鎮上一干就是30年, 所辦的5000多件案件沒有一起錯案, 當庭調解兌現率達95%以上, 201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模範法官”。

“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是雷昌根心裡最質樸的念頭。 無論颳風下雨, 還是酷暑嚴寒, 他都堅持翻山越嶺, 就地調查取證, 巡迴審理案件, 做到快立快審快結。 鄉村工作條件差, 沒有公車, 他就騎自行車、摩托車;道路爛, 就走路。 一輛鳳凰牌自行車被他下鄉騎成了兩截, 摩托車則幾乎散了架。 “我不怕苦, 只有讓當事雙方心服口服, 大家才都舒服。 ”

雖然家庭經濟困難, 但雷昌根認為:“物質上不要有過多追求, 平平安安地過, 知足者常樂。 一定不能夠有歪念, 一有歪念就會被別人利用。

”這麼多年來, 他已記不清自己拒絕了多少次請吃送禮, 因為這本賬他也記得很明白。

“當我的法官生涯結束時, 無論是在明天早晨還是在今後數年, 希望別人都會說我的工作是盡責的, 為人是真誠的。 ”雷昌根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