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航天局研究無人機管控新方法——不依靠人類的空中交通管制

美國Jalopnik網站2017年5月4日刊發一篇文章,提出無人機專用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將於2025年問世,為包括運送貨物、拍攝視頻和照片、實施搜索與救援等各類任務在內的無人機系統提供服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在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合作,研究無人機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及其所需的必要條件。 這些有關無人機的新規定將針對在高空和商業航班運行區域飛行的商業無人機,類似于亞馬遜的大型公司所屬商業無人機隊,在為數百英里外的客戶實施快遞投送時,可能會遭遇處在航線中的載人航班,而獲得聯邦航空管理局許可的私人小型無人機不在此監管範圍之內。

1架盤旋在美國費城上空的無人機

但是,與目前有人值守的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塔不同,無人機操作員將使用電子系統以獲得飛行資訊和飛行限制通告,這一無人機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將由研究無人機導航的私人公司而非聯邦航空管理局負責研發。

這一系統類似于應用在自動駕駛車輛的導航系統,美國交通運輸部提供自動駕駛車輛行業一些寬鬆的安全指導,而各個私營企業負責具體監管。

2020年前,美國同時在空中飛行的無人機數量將達到7000架,未受到監管的在航無人機有可能引發各類事故,而目前無人機和商務航班之間已經屢屢發生相互遭遇的情況。 2017年年初,1架無人機就墜毀在西雅圖景點太空針塔上。 而早在2014年,聯邦航空管理局就發佈了一份報告,記錄了無人機在極短的時間內撞擊到商業航班的25個案例。 這些案例多發生在航班起飛和著陸期間,事故地點多位於華盛頓特區和紐約。

華盛頓特區的飛行員平均每個月報告25起因無人機飛行而導致的航班飛行受限事件。

美國航空航天局正在研究的一種無人機空中交通管制方法,被稱為無控制空域,其基本空域將不會受到空中交通管制的限制。 這一空域專為無人機運行而設計,避免與商業航班發生碰撞的可能,最終無人機和有人駕駛飛機將能夠相安無事地共同飛行。 這一計畫中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創造一種無人機操作員能夠理解的通用語言,無需依靠視覺和聽覺的傳統空中交通管制也能有效運行。 在數年內令7000架以上的無人機有序使用空域,必須讓各個製造商共用資料並達成協議,這其中向競爭對手分享資料無疑是最具挑戰性的。

為了自動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能有效運作,美國航空航天局、聯邦航空局和無人機產業必須設立一種在無人機作業系統間傳遞資訊的機制,這些作業系統需要使用通用的通訊協定、相同的網路安全措施。 而這一目標因為需要無人機製造商和操作軟體發展商,將其各自的資料傳遞給競爭對手而變得棘手,但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官員相信,只要不涉及分享私營企業的敏感性資料,產業界就能夠進行合作。

目前的法規規定,未經航空管理局許可,所有無人機不得飛離操作員目視範圍。 而在操作員之間共用飛行圖將顯著增強其在目視範圍之外的導航能力,這類飛行圖測繪將對天氣條件的確認、機場、建築物、以及其他對無人機飛行造成威脅的物體和區域有著極高的熟悉程度。

所有的這些領域研發都面臨著挑戰,從無人機操作員分享資料到處理無人機飛行過程中的故障等。 目前還有很多事項需要被考慮,但至少聯邦政府和私營企業都在考慮,如何在因無人機飛行而造成的悲劇發生前,使其活動變得更安全。

編輯:謝宏偉

覺得不錯, 請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