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說品完以下12種楊梅,你的人生才叫完美

楊梅是我國特產水果之一, 素有“初疑一顆值千金”之美譽。 它汁多、味美, 曾被歷代詩人所歌詠, 留下許多名篇。 明代大學士徐階以“折來鶴頂紅猶濕,

剜破龍睛血未幹。 若使太真知此味, 荔枝焉能到長安?”一詩, 頌其味勝荔枝。

其果味酸甜適中, 既可直接食用, 又可加工成楊梅幹、醬、蜜餞等, 還可釀酒。 同時, 楊梅還富含蛋白質、糖、鈣、磷等多種維生素, 有生津止咳、幫助消化、利尿益腎、去暑解悶等功效,

所以除了有較好的品嘗價值外, 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楊梅可止渴, 和五臟, 能滌腸胃, 除煩憤惡氣。 ”經現代科學技術測定, 楊梅的核仁中含有維生素B17, 有防癌治癌的作用。

在中國, 楊梅主要分佈在華東和湖南、雲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其中以湖南、雲南以及江浙等地的楊梅最為有名!

一、靖州楊梅【湖南懷化靖州】

靖州所產楊梅品質優良, 有“江南第一梅”之美譽, 它以色澤呈烏、酸甜適度、果大核小、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而著稱。 《靖州鄉土志》詩雲:"木洞楊梅尤擅名, 申園梨栗亦爭鳴, 百錢且得論攤買, 恨不移根植上京。 "此前, 靖州楊梅是朝聖的貢品。

1988年被評為全國名、特、優產品;1998年和1999年連續兩年獲湖南省優質水果金獎;2011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 並成功註冊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和地理商標。

它是唯一被毛主席品嘗過的楊梅, 2014年被袁隆平院士題字“靖州楊梅, 梅中之王”, 它曾榮獲過“中國楊梅之鄉”,

“中國楊梅生態博物館”, “江南第一梅”等榮譽, 它是中國四大楊梅主產區之一-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的品質有以下主要特徵特性:

1.果大色豔、肉厚多汁。 靖州楊梅鮮果表現果大核小, 單果重按品種分, 平均單果重最大的是東魁, 達20.4g, 最大達50g;其次是木洞大葉楊梅, 平均單果重14.6g,最大果重20.5g;最小的是荸薺楊梅, 平均單果重11.2g, 最大13.8g。 果面顏色因品種不同而各異, 木洞光葉楊梅、荸薺楊梅和黑瑞林完熟時為紫黑色;木洞大葉楊梅完熟時為紫黑或深紅色;東魁完熟時為紫紅色。 肉柱飽滿均勻, 色澤一致。 木洞光葉、木洞大葉楊梅和荸薺楊梅, 肉柱園鈍, 果面有光澤或白霜。 肉厚多汁, 可食率均在93%以上, 最高達95%。

2.酸甜適度、風味獨特。 靖州楊梅鮮果(一級果)含總糖(包括還原糖)10%~11.5%,

總酸(可滴定酸)0.7%~1.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4%, 固酸比10~15.7(見表1)。 食之柔軟多汁, 酸甜適度, 口感好, 風味濃。 木洞光葉和木洞大葉楊梅還有淡淡的玫瑰清香味。

3.營養保健、有益健康。 楊梅有止咳生津、消暑解渴、助消化、止嘔、利尿、治痢疾等醫療保健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楊梅果實中含有黃酮類物質和類似黃酮類物質結構的花色苷,具有抗氧化、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和血糖的作用,是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糖)首選水果之一。楊梅果核中的苦杏仁苷,據報導具有抑制腫瘤生長的功能和抗癌作用。據湖南省分析測試中心對木洞大葉楊梅和荸薺楊梅的分析測試,楊梅果肉中含有人體必須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分、有機酸及鈣、磷、鐵、鋅、硒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其中,硒元素含量已達到我國的富硒水果標準(10~50μg/㎏)。硒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及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對結腸癌、皮膚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具有明顯的抑制和防護作用,其在機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甲基烯醇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硒與維生素E、大蒜素、亞油酸、鍺、鋅等營養素具有協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時,硒具有減輕和緩解重金屬毒性的作用。常食用楊梅有益身體健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酷愛靖州楊梅,不論在靖州研究雜交水稻時,還是至今在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一直都青睞靖州楊梅。為此,感言道:“日啖楊梅三百顆,不辭長作靖州人”。

4.綠色安全、生態環保。靖州楊梅在生產過程中遵循純天然、綠色目標,嚴格按標準操作,不亂施農藥,特別是開花至果實成熟採收期嚴禁施用農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確保了產品品質安全,保護了生態環境。2002年、2006年、2011年先後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2011年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楊梅鮮果連續多年抽檢,農藥、重金屬殘留都符合國家綠色食品要求。

二、余姚楊梅【浙江省寧波余姚】

浙江余姚是中央農業部命名的全國楊梅之鄉,種植楊梅歷史悠久,據境內河姆渡遺址考證,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楊梅原種存在,人工栽培歷史亦有2000餘年。現有栽培面積8.1萬畝,目前常年產量1.3萬噸左右,今後隨著幼令樹增長,產量逐年增加。楊梅已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東北等全國各地,部份產品已進入香港國際市場。

全市楊梅重點分佈在姚江流域兩岸低山緩坡地帶,基本形成了以姚東三七市鎮、丈亭鎮、河姆渡鎮、余姚鎮為主的荸薺種主產區,以姚西馬渚鎮、牟山鎮為主的粉紅種(西山白楊梅)主產區的生產格局。

在生產上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栽培面積全國最大、產量位居前列,成為全國最大的孛薺種產區;

第二、栽培日趨標準化,省級地方標準《余姚楊梅系列標準》已在產區推廣實施:

第三、果品品質好,全市主栽品種荸薺種是國內專家首推鮮食兼加工良種,品質上乘,果均重10克,色豔多汁酸甜適口,富含各類礦質和維生素,擁有“鶴頂牌”余姚楊梅等省優質農產品品牌。

三、仙居楊梅【浙江省台州仙居】

仙居縣是中國楊梅重要生產基地,以荸薺種和東魁品種為主,尤其東魁品種果大核小、酸甜可口又稱“乒乓楊梅”。2002年仙居被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仙居楊梅也被稱為“仙梅”。1999年,“仙居楊梅”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1年,仙居楊梅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2002年,“仙居楊梅”獲浙江省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

2002年,“仙居楊梅”通過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獲准使用綠色食品標誌。2003年6月仙居十萬畝楊梅綠色食品基地建設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國家級星火專案。

四、慈溪楊梅【浙江省寧波慈溪】

從歷代志書所載的情況看,早期時慈溪楊梅多為荔枝種,以後才發展到多個品種。據慈溪市楊梅研究所調查,在慈溪市境內的楊梅品種有12個,即荸薺種、早大種、遲大種、鳳歡種、早小種、荔枝種、尖刺種、粉紅種、紅種、松漿種、水晶種、遲小種。其中,以荸薺種為最佳,種植面積和產量皆占到85%左右。荸薺種楊梅果型較大,而果核特小,成熟時外表呈紫黑色,味甜而汁多,果實可食率達95%,內含豐富的蛋白質、鐵、鎂、銅和維生素C、檸檬酸等多種有益成份。經過長期的栽培,如今,荸薺種楊梅已發展成全國著名良種,在浙江省歷次楊梅鮮果品評中,荸薺種楊梅均名列前茅,寧波罐頭廠用慈溪荸薺種楊梅為原料製成的糖水楊梅罐頭,曾獲得國家銀質獎。荸薺種楊梅不但品質優良,且產量較高,單株產量最高可達300餘公斤。其經濟結果壽命在70年以上,百年以上的老樹也不罕見,被山區人們譽為“搖錢樹”。

五、富民楊梅【雲南昆明富民縣】

走進富民,不論是路邊,還是楊梅園,隨處可見紅豔欲滴、爽口誘人的楊梅壓彎了樹枝。從昆明進入富民,每隔數十米就有舉著示意牌,邀客人到自家果園摘梅的村民。一路上擺攤賣楊梅的果農更是排起了長隊。樹上的楊梅一顆緊挨著一顆,不少市民禁不起楊梅的吸引,紛紛進入園中採摘。20元左右一公斤的鮮果無人嫌貴。楊梅節一開節,不必挑著擔進城,農戶們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了,有的農戶種楊梅收入高達20多萬元。

楊梅除了鮮食外,還可以泡楊梅酒。楊梅酒喝起來口感純正,略帶回甜。當地村民非常熱情,不僅教遊客釀酒,還可以免費幫遊客釀好帶走,促進了釀酒業的發展。遊客在感受自己採摘楊梅的樂趣後,還可以吃一頓地道的農家飯,帶動了餐飲業。近幾年楊梅節開幕後的幾天裡,全縣度假山莊、農家樂接待直接就餐人員10多萬人次,餐飲營業收入300多萬元,拉動綜合經濟達2000萬元,而且摘楊梅、就餐人員逐天增加,成了該縣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成了聞名的旅遊休閒地。

富民月月有鮮果,其中又以大樹楊梅最為有名。富民因地制宜,確定了以種植大樹楊梅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目標。改造現有楊梅園的同時,通過成年大樹移植和水晶梅、黑晶梅等新品種的引進種植,在縣城周邊面山、公路沿線連片種植楊梅,在品種上進行早熟和晚熟的合理搭配。2011年初富民楊梅種植面積已達到2.78萬畝,預計產量可達4200噸。

在眾多同類果品種中脫穎而出的丁嶴楊梅,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四大楊梅良種之一,而它原產地就是溫州市甌海區,浙江溫州甌海區也在04年的6月份被經國家農業部批准而正式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六、石屏楊梅【雲南紅河石屏縣】

石屏是國家級首批南亞熱作物楊梅名特優稀基地縣,是我國東魁品種最早成熟的地區和雲南省楊梅種植面積最大的縣。該縣引種楊梅始於1985年,1996年大面積種植,截止2008年,全縣已種植包括東魁、荸薺等品種在類的楊梅50000多畝,投產面積32000多畝,總產量21000多噸,產值1.29億元,全縣已有百畝至千畝連片的楊梅基地百餘處。

七、丁嶴楊梅【江省溫州甌海區】

溫州市甌海區丁嶴楊梅是浙江省四大楊梅優良品種中最優良的鮮食品種,具有投產早、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甌海區萬畝丁嶴楊梅生產基地位於茶山鎮,氣候濕潤溫暖,土壤肥沃,適合丁嶴梅的生長。丁嶴楊梅鮮果為早熟性的最佳鮮食品種,具有果形大、甜酸可口的特點。

丁嶴楊梅,果大肉多核小,每顆重達13一15克,直徑在3.20釐米左右,最大的有3.37釐米。丁嶴楊梅一般於每年6月中下旬成熟。採收時,果農習慣連綠柄採摘,使其集紅、綠、紫三色為一體。圓潤飽滿的果形、紫黑發亮的色澤、翠綠細長的果柄和紅色的果蒂成為丁嶴楊梅區別于其他楊梅品種的特色,而獨享“紅盤綠蒂”之美譽。意思是盛在白色瓷盤中,黑白相襯,清心悅目,令人口涎欲滴。 丁嶴楊梅原產於茶山街道丁嶴村,因酸甜可口、色紫黑、果柄特長而有“紅盤綠蒂”之美譽。

1998年,丁嶴楊梅大棚覆蓋早熟技術實驗獲得成功。

2003年,授予“中國楊梅之鄉”稱號,成立楊梅協會,註冊“大羅山”商標。

2004年,甌海楊梅標準化生產推廣實驗示範專案通過省級驗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無公害農產品通過國家認證;同年,與浙江省農科院聯合創辦溫州市楊梅技術開發中心。

文成楊梅是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的特產。文成楊梅素以個頭碩大、入口舒爽聞名,不僅取得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還躋身“浙江省精品楊梅”行列。

八、文成楊梅【浙江省溫州文成縣】

文成縣地處浙南山區,溫州市西部飛雲江中上游,土地總面積1 293.24 km2,是浙江省典型的山區縣。地貌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18 ℃,最冷月均溫8 ℃,極端最低溫-5.9 ℃,最熱月均溫28.2 ℃,極端最高溫40.8 ℃,年平均降雨量1 772.4 mm。由於地處山區,山巒疊嶂,溝穀縱橫,晝夜溫差大,發展果業得天獨厚,而且水土保持良好,無任何工業污染,水體、土壤、空氣品質均達A 級,環境資源優勢明顯。文成縣共有山地面積8.8 萬hm2,其中1.7 萬hm2 緩坡地可種植楊梅,發展潛力很大。

栽培品種以名優品種荸薺種和東魁楊梅為主,分別占總面積的56. 6%和35.7%。到2008 年,文成縣楊梅種植面積達2 513.3 hm2,其中投產面積1 466.7 hm2,年產量約5 490 t,產值3 400 萬元,已初具產業規模。已形成以珊溪、仰山、上林、大嶨、樟台為主的飛雲江沿岸楊梅種植產業帶,以黃坦、金爐、周壤、裡陽為主的中山楊梅產業帶。尤其是在珊溪南林及仰山的2 個“千畝優質楊梅示範基地”,品種還是以荸薺種楊梅和東魁楊梅為主。

九、鐵山楊梅【湖南省冷水江鐵山村】

冷水江市鐵山村素有楊梅之鄉的美稱。不僅山上梅樹成林,庭前院內也都遍植梅樹。梅熟季節,鐵山漫山遍野綠中透紅,紅中有白,過往行人一見梅林,頓時口中生津,精神陡振。

鐵山楊梅種類繁多。大的有核桃般大,肉厚核小,分烏白兩種。烏梅水份飽滿,溢於外表,用手輕輕一拈,即能印上指印,落口即消融,甜中微酸,沁人心脾;白梅呈乳白狀,且透明。小的稱金錢梅,有大紅、紫紅、黃、棕、麻花等色,味酸肉硬,一口咬去,酸得人牙齒打顫,卻是清新調味的佳品。

十、浮宮楊梅【福建漳州龍海】

浮宮鎮楊梅種植已有800多年歷史。目前,全鎮12個村7000多戶果農共種植楊梅果3萬畝,掛果2.1萬畝。2001年全鎮楊梅總產8400噸,總產值4200萬元,面積、產量、產值均占全省60%以上。2002年3月,“浮宮牌”楊梅經省政府批准,被認定為福建省名牌產品,成為福建楊梅第一鎮。

“夏至楊梅滿山紅”。楊梅于立春過後開花,楊梅上市大致在夏至季節至芒種期間,採收期約50天左右。夏至一過,正是楊梅大量上市的季節。漫山遍野的楊梅林,綠葉凝碧流翠,紅果烏亮爍紫,使人心醉,讓人神往。熟透了的楊梅色澤鮮豔,紅的如火,白的似玉,也有深紅色的裡果,嘗上一口,回味悠長。

每到楊梅採收季節,客商雲集浮宮鎮爭相收購。楊梅種類繁多,就浮宮鎮楊梅的俗名有:安海(早梅)、安海變、膠釣、硬絲、洞口黑、白梅、水白、長子(外引東魁一號)、大暢(吊桶)等品種。在這些品種中,顏色、酸甜度各異。在諸多品種中,主要分為“四個當家品種”:早熟楊梅以上市早搶登市場,軟絲楊梅以口感好佔領市場,硬絲楊梅以耐貯運適銷外地市場,晚熟楊梅以個大汁穩住市場。早熟楊梅平均單果重為11克左右,中熟和晚熟為15-22克,最大單果重28克。楊梅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藥用價值,它含有豐富的糖類、果酸、檸檬酸、蘋果酸、草酸、蛋白質、脂肪、鐵、鈣、磷和多種維生素營養成份。其性味甘酸而溫,入肺胃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益腎利尿和解暑止瀉之功效。

唐朝《開寶本草》中記載:“楊梅味酸性溫、無毒。主要去痰、止吐穢、消食……。”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卷載:“楊梅能去痰止吐消食,生津止渴,和五臟,洗腸胃,除煩憒惡氣,止痢疾、頭痛皆宜。”楊梅還有別于桃、李、杏水果,即使多食也不傷脾胃,還可以治療心胃氣痛及嘔吐、腹瀉等症,因為它含有一種特有的楊梅皮絨,有利尿和抗血管滲透的作用。由於果肉中的維生素可以刺激腸管的蠕動,對於增加人的免疫力大有幫助。由於楊梅的藥用價值高,產地的村民都自製楊梅酒,鹽制咸梅幹、楊梅蜜餞以備藥用。

十一、新化楊梅【湖南新化縣】

新化地處湘中偏西,雪峰山脈東邊,光照充足,資江從中穿過,氣候濕潤,山多坡度平緩,土壤是弱酸性黃色土壤。

新化楊梅,果大肉多核小,每顆重達13一15克,直徑在3.20釐米左右,最大的有3.37釐米。新化楊梅一般於每年6月中下旬成熟。採收時,果農習慣連綠柄採摘,使其集紅、綠、紫三色為一體。圓潤飽滿的果形、紫黑發亮的色澤、翠綠細長的果柄和紅色的果蒂成為新化楊梅區別于其他楊梅品種的特色,而獨享“紅盤綠蒂”之美譽。意思是盛在白色瓷盤中,黑白相襯,清心悅目,令人口涎欲滴。

十二、城步楊梅【湖南邵陽】

城步縣地處湘西南邊緣的湘桂邊區,是典型的山區縣,境內溝壑峽谷遍佈,喬灌草本相互摻雜,還有並不多見的高山濕地,生態環境優美,無工礦污染,是發展“名、特、優”農產品的理想之地。“城步楊梅”就是城步開發的優質農產品之一,出產在山美水靈的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味美多汁,酸甜可口,深受人們喜愛。

買賣農產品,上手機惠農

現代研究表明,楊梅果實中含有黃酮類物質和類似黃酮類物質結構的花色苷,具有抗氧化、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和血糖的作用,是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糖)首選水果之一。楊梅果核中的苦杏仁苷,據報導具有抑制腫瘤生長的功能和抗癌作用。據湖南省分析測試中心對木洞大葉楊梅和荸薺楊梅的分析測試,楊梅果肉中含有人體必須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分、有機酸及鈣、磷、鐵、鋅、硒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其中,硒元素含量已達到我國的富硒水果標準(10~50μg/㎏)。硒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及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對結腸癌、皮膚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具有明顯的抑制和防護作用,其在機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甲基烯醇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硒與維生素E、大蒜素、亞油酸、鍺、鋅等營養素具有協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時,硒具有減輕和緩解重金屬毒性的作用。常食用楊梅有益身體健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酷愛靖州楊梅,不論在靖州研究雜交水稻時,還是至今在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一直都青睞靖州楊梅。為此,感言道:“日啖楊梅三百顆,不辭長作靖州人”。

4.綠色安全、生態環保。靖州楊梅在生產過程中遵循純天然、綠色目標,嚴格按標準操作,不亂施農藥,特別是開花至果實成熟採收期嚴禁施用農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確保了產品品質安全,保護了生態環境。2002年、2006年、2011年先後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2011年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楊梅鮮果連續多年抽檢,農藥、重金屬殘留都符合國家綠色食品要求。

二、余姚楊梅【浙江省寧波余姚】

浙江余姚是中央農業部命名的全國楊梅之鄉,種植楊梅歷史悠久,據境內河姆渡遺址考證,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楊梅原種存在,人工栽培歷史亦有2000餘年。現有栽培面積8.1萬畝,目前常年產量1.3萬噸左右,今後隨著幼令樹增長,產量逐年增加。楊梅已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東北等全國各地,部份產品已進入香港國際市場。

全市楊梅重點分佈在姚江流域兩岸低山緩坡地帶,基本形成了以姚東三七市鎮、丈亭鎮、河姆渡鎮、余姚鎮為主的荸薺種主產區,以姚西馬渚鎮、牟山鎮為主的粉紅種(西山白楊梅)主產區的生產格局。

在生產上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栽培面積全國最大、產量位居前列,成為全國最大的孛薺種產區;

第二、栽培日趨標準化,省級地方標準《余姚楊梅系列標準》已在產區推廣實施:

第三、果品品質好,全市主栽品種荸薺種是國內專家首推鮮食兼加工良種,品質上乘,果均重10克,色豔多汁酸甜適口,富含各類礦質和維生素,擁有“鶴頂牌”余姚楊梅等省優質農產品品牌。

三、仙居楊梅【浙江省台州仙居】

仙居縣是中國楊梅重要生產基地,以荸薺種和東魁品種為主,尤其東魁品種果大核小、酸甜可口又稱“乒乓楊梅”。2002年仙居被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仙居楊梅也被稱為“仙梅”。1999年,“仙居楊梅”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1年,仙居楊梅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2002年,“仙居楊梅”獲浙江省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

2002年,“仙居楊梅”通過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獲准使用綠色食品標誌。2003年6月仙居十萬畝楊梅綠色食品基地建設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國家級星火專案。

四、慈溪楊梅【浙江省寧波慈溪】

從歷代志書所載的情況看,早期時慈溪楊梅多為荔枝種,以後才發展到多個品種。據慈溪市楊梅研究所調查,在慈溪市境內的楊梅品種有12個,即荸薺種、早大種、遲大種、鳳歡種、早小種、荔枝種、尖刺種、粉紅種、紅種、松漿種、水晶種、遲小種。其中,以荸薺種為最佳,種植面積和產量皆占到85%左右。荸薺種楊梅果型較大,而果核特小,成熟時外表呈紫黑色,味甜而汁多,果實可食率達95%,內含豐富的蛋白質、鐵、鎂、銅和維生素C、檸檬酸等多種有益成份。經過長期的栽培,如今,荸薺種楊梅已發展成全國著名良種,在浙江省歷次楊梅鮮果品評中,荸薺種楊梅均名列前茅,寧波罐頭廠用慈溪荸薺種楊梅為原料製成的糖水楊梅罐頭,曾獲得國家銀質獎。荸薺種楊梅不但品質優良,且產量較高,單株產量最高可達300餘公斤。其經濟結果壽命在70年以上,百年以上的老樹也不罕見,被山區人們譽為“搖錢樹”。

五、富民楊梅【雲南昆明富民縣】

走進富民,不論是路邊,還是楊梅園,隨處可見紅豔欲滴、爽口誘人的楊梅壓彎了樹枝。從昆明進入富民,每隔數十米就有舉著示意牌,邀客人到自家果園摘梅的村民。一路上擺攤賣楊梅的果農更是排起了長隊。樹上的楊梅一顆緊挨著一顆,不少市民禁不起楊梅的吸引,紛紛進入園中採摘。20元左右一公斤的鮮果無人嫌貴。楊梅節一開節,不必挑著擔進城,農戶們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了,有的農戶種楊梅收入高達20多萬元。

楊梅除了鮮食外,還可以泡楊梅酒。楊梅酒喝起來口感純正,略帶回甜。當地村民非常熱情,不僅教遊客釀酒,還可以免費幫遊客釀好帶走,促進了釀酒業的發展。遊客在感受自己採摘楊梅的樂趣後,還可以吃一頓地道的農家飯,帶動了餐飲業。近幾年楊梅節開幕後的幾天裡,全縣度假山莊、農家樂接待直接就餐人員10多萬人次,餐飲營業收入300多萬元,拉動綜合經濟達2000萬元,而且摘楊梅、就餐人員逐天增加,成了該縣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成了聞名的旅遊休閒地。

富民月月有鮮果,其中又以大樹楊梅最為有名。富民因地制宜,確定了以種植大樹楊梅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目標。改造現有楊梅園的同時,通過成年大樹移植和水晶梅、黑晶梅等新品種的引進種植,在縣城周邊面山、公路沿線連片種植楊梅,在品種上進行早熟和晚熟的合理搭配。2011年初富民楊梅種植面積已達到2.78萬畝,預計產量可達4200噸。

在眾多同類果品種中脫穎而出的丁嶴楊梅,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四大楊梅良種之一,而它原產地就是溫州市甌海區,浙江溫州甌海區也在04年的6月份被經國家農業部批准而正式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六、石屏楊梅【雲南紅河石屏縣】

石屏是國家級首批南亞熱作物楊梅名特優稀基地縣,是我國東魁品種最早成熟的地區和雲南省楊梅種植面積最大的縣。該縣引種楊梅始於1985年,1996年大面積種植,截止2008年,全縣已種植包括東魁、荸薺等品種在類的楊梅50000多畝,投產面積32000多畝,總產量21000多噸,產值1.29億元,全縣已有百畝至千畝連片的楊梅基地百餘處。

七、丁嶴楊梅【江省溫州甌海區】

溫州市甌海區丁嶴楊梅是浙江省四大楊梅優良品種中最優良的鮮食品種,具有投產早、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甌海區萬畝丁嶴楊梅生產基地位於茶山鎮,氣候濕潤溫暖,土壤肥沃,適合丁嶴梅的生長。丁嶴楊梅鮮果為早熟性的最佳鮮食品種,具有果形大、甜酸可口的特點。

丁嶴楊梅,果大肉多核小,每顆重達13一15克,直徑在3.20釐米左右,最大的有3.37釐米。丁嶴楊梅一般於每年6月中下旬成熟。採收時,果農習慣連綠柄採摘,使其集紅、綠、紫三色為一體。圓潤飽滿的果形、紫黑發亮的色澤、翠綠細長的果柄和紅色的果蒂成為丁嶴楊梅區別于其他楊梅品種的特色,而獨享“紅盤綠蒂”之美譽。意思是盛在白色瓷盤中,黑白相襯,清心悅目,令人口涎欲滴。 丁嶴楊梅原產於茶山街道丁嶴村,因酸甜可口、色紫黑、果柄特長而有“紅盤綠蒂”之美譽。

1998年,丁嶴楊梅大棚覆蓋早熟技術實驗獲得成功。

2003年,授予“中國楊梅之鄉”稱號,成立楊梅協會,註冊“大羅山”商標。

2004年,甌海楊梅標準化生產推廣實驗示範專案通過省級驗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無公害農產品通過國家認證;同年,與浙江省農科院聯合創辦溫州市楊梅技術開發中心。

文成楊梅是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的特產。文成楊梅素以個頭碩大、入口舒爽聞名,不僅取得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還躋身“浙江省精品楊梅”行列。

八、文成楊梅【浙江省溫州文成縣】

文成縣地處浙南山區,溫州市西部飛雲江中上游,土地總面積1 293.24 km2,是浙江省典型的山區縣。地貌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18 ℃,最冷月均溫8 ℃,極端最低溫-5.9 ℃,最熱月均溫28.2 ℃,極端最高溫40.8 ℃,年平均降雨量1 772.4 mm。由於地處山區,山巒疊嶂,溝穀縱橫,晝夜溫差大,發展果業得天獨厚,而且水土保持良好,無任何工業污染,水體、土壤、空氣品質均達A 級,環境資源優勢明顯。文成縣共有山地面積8.8 萬hm2,其中1.7 萬hm2 緩坡地可種植楊梅,發展潛力很大。

栽培品種以名優品種荸薺種和東魁楊梅為主,分別占總面積的56. 6%和35.7%。到2008 年,文成縣楊梅種植面積達2 513.3 hm2,其中投產面積1 466.7 hm2,年產量約5 490 t,產值3 400 萬元,已初具產業規模。已形成以珊溪、仰山、上林、大嶨、樟台為主的飛雲江沿岸楊梅種植產業帶,以黃坦、金爐、周壤、裡陽為主的中山楊梅產業帶。尤其是在珊溪南林及仰山的2 個“千畝優質楊梅示範基地”,品種還是以荸薺種楊梅和東魁楊梅為主。

九、鐵山楊梅【湖南省冷水江鐵山村】

冷水江市鐵山村素有楊梅之鄉的美稱。不僅山上梅樹成林,庭前院內也都遍植梅樹。梅熟季節,鐵山漫山遍野綠中透紅,紅中有白,過往行人一見梅林,頓時口中生津,精神陡振。

鐵山楊梅種類繁多。大的有核桃般大,肉厚核小,分烏白兩種。烏梅水份飽滿,溢於外表,用手輕輕一拈,即能印上指印,落口即消融,甜中微酸,沁人心脾;白梅呈乳白狀,且透明。小的稱金錢梅,有大紅、紫紅、黃、棕、麻花等色,味酸肉硬,一口咬去,酸得人牙齒打顫,卻是清新調味的佳品。

十、浮宮楊梅【福建漳州龍海】

浮宮鎮楊梅種植已有800多年歷史。目前,全鎮12個村7000多戶果農共種植楊梅果3萬畝,掛果2.1萬畝。2001年全鎮楊梅總產8400噸,總產值4200萬元,面積、產量、產值均占全省60%以上。2002年3月,“浮宮牌”楊梅經省政府批准,被認定為福建省名牌產品,成為福建楊梅第一鎮。

“夏至楊梅滿山紅”。楊梅于立春過後開花,楊梅上市大致在夏至季節至芒種期間,採收期約50天左右。夏至一過,正是楊梅大量上市的季節。漫山遍野的楊梅林,綠葉凝碧流翠,紅果烏亮爍紫,使人心醉,讓人神往。熟透了的楊梅色澤鮮豔,紅的如火,白的似玉,也有深紅色的裡果,嘗上一口,回味悠長。

每到楊梅採收季節,客商雲集浮宮鎮爭相收購。楊梅種類繁多,就浮宮鎮楊梅的俗名有:安海(早梅)、安海變、膠釣、硬絲、洞口黑、白梅、水白、長子(外引東魁一號)、大暢(吊桶)等品種。在這些品種中,顏色、酸甜度各異。在諸多品種中,主要分為“四個當家品種”:早熟楊梅以上市早搶登市場,軟絲楊梅以口感好佔領市場,硬絲楊梅以耐貯運適銷外地市場,晚熟楊梅以個大汁穩住市場。早熟楊梅平均單果重為11克左右,中熟和晚熟為15-22克,最大單果重28克。楊梅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藥用價值,它含有豐富的糖類、果酸、檸檬酸、蘋果酸、草酸、蛋白質、脂肪、鐵、鈣、磷和多種維生素營養成份。其性味甘酸而溫,入肺胃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益腎利尿和解暑止瀉之功效。

唐朝《開寶本草》中記載:“楊梅味酸性溫、無毒。主要去痰、止吐穢、消食……。”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卷載:“楊梅能去痰止吐消食,生津止渴,和五臟,洗腸胃,除煩憒惡氣,止痢疾、頭痛皆宜。”楊梅還有別于桃、李、杏水果,即使多食也不傷脾胃,還可以治療心胃氣痛及嘔吐、腹瀉等症,因為它含有一種特有的楊梅皮絨,有利尿和抗血管滲透的作用。由於果肉中的維生素可以刺激腸管的蠕動,對於增加人的免疫力大有幫助。由於楊梅的藥用價值高,產地的村民都自製楊梅酒,鹽制咸梅幹、楊梅蜜餞以備藥用。

十一、新化楊梅【湖南新化縣】

新化地處湘中偏西,雪峰山脈東邊,光照充足,資江從中穿過,氣候濕潤,山多坡度平緩,土壤是弱酸性黃色土壤。

新化楊梅,果大肉多核小,每顆重達13一15克,直徑在3.20釐米左右,最大的有3.37釐米。新化楊梅一般於每年6月中下旬成熟。採收時,果農習慣連綠柄採摘,使其集紅、綠、紫三色為一體。圓潤飽滿的果形、紫黑發亮的色澤、翠綠細長的果柄和紅色的果蒂成為新化楊梅區別于其他楊梅品種的特色,而獨享“紅盤綠蒂”之美譽。意思是盛在白色瓷盤中,黑白相襯,清心悅目,令人口涎欲滴。

十二、城步楊梅【湖南邵陽】

城步縣地處湘西南邊緣的湘桂邊區,是典型的山區縣,境內溝壑峽谷遍佈,喬灌草本相互摻雜,還有並不多見的高山濕地,生態環境優美,無工礦污染,是發展“名、特、優”農產品的理想之地。“城步楊梅”就是城步開發的優質農產品之一,出產在山美水靈的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味美多汁,酸甜可口,深受人們喜愛。

買賣農產品,上手機惠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