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文千醫:省千醫孔子學堂第一課開講

17日下午, 人文醫院系列講座暨孔子學堂首場講座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綜合服務樓舉行, 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秘書長王大千作為演講嘉賓,

以“醫生的修養, 一生的智慧——傳統文化視野中的醫務工作者”為主題, 與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眾多一線醫護人員及行政後勤員工交流分享了人文醫院和人文醫生精神。

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秘書長王大千。

“除了專業技能, 醫生還需要很高的人文修養”王大千表示,

現代社會醫患關係常常被推向風口浪尖, 本應並肩對抗疾病的醫生和患者, 卻常常互生怨恨。 患者用“醫鬧”對抗醫院, 醫院也不斷想辦法防止暴力傷醫行為。 而這與醫院和醫生的人文精神缺失有一定關係。

 “其實無論哪個領域的大家, 都建立在崇高的人文修養之上, 例如屠呦呦、楊振寧、袁隆平等。 ”王大千說道:“歷代醫學大家更是一致認為, 道德高尚是醫師角色的重要特徵, 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醫生, 人文對於醫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例如唐代名醫孫思邈曾提出“大醫精誠”的思想, 一個好的醫師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素質:即對醫術的“精”和對患者的“誠”。 只有具備這兩個基本素質,

才能成為大醫和仁者, 即醫術精湛、醫德高的醫家。

晉代名醫楊泉在《論醫》中指出:“夫醫者, 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答理不可任也, 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 ”即醫生要有仁愛之心、要聰明、廉潔淳樸忠良。

“不為良相, 便為良醫, 醫生要以人為本, 勇於承擔治病救人的社會責任, 而不是一味抱怨社會風氣。 ”王大千表示, 醫生與其他職業不同, 需要具備更高的專業能力和情懷, “不怨天不尤人不遷怒不二過”。

《論語》中也記載了孔子對醫生這一職業的看法:“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 不可以作巫醫。 ’善夫!”“不恒其德, 或承之羞。 ”如果人沒有恒心和毅力, 無法成為醫生, 如果不能堅守道德底線, 則早晚要遭受恥辱。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不僅要在上學期間付出大量的時間學習,

還需要多年的臨床經驗積累, 缺乏堅定的毅力是做不到的。 ”王大千說道, “其實‘醫生’這個稱謂就暗含了‘從醫一生’的意思。 ”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院長孫洪軍。

在講座最後,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院長孫洪軍強調, 醫護人員應該“有范兒”,

這種“范兒”是由專業知識、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共同鑄成, “醫生不應自降身價, 把自己僅僅當成是一種治病的工具, 要做引領傳統文化的使者, 做任何事情都時刻想著患者。 ”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 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