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赤壁懷古

作者:晨風輕揚(旅行家)

登臨了岳陽樓, 回味了一番《岳陽樓記》, 山人認為范仲淹的千古美文《岳陽樓記》中最騙人的句子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了, 因為當今社會, 鮮有人為之哉!

離開岳陽時, 一時偶感, 打油作別——

迷霧鎖大江, 洞庭莽蒼蒼。

何處望君山, 一派白茫茫。

雙公成笑談, 全民賺錢忙。

岳陽樓記在, 誰樂誰憂傷。

唉, 天下還是這片天下, 子民還是這群子民, 可當年壯志淩雲的中國人如今怎麼就全變成了貪圖蠅頭小利的勢利小人了呢?

閒話少說, 收!

離開岳陽, 沿著洞庭湖, 驅車省道90公里, 便來到了三國周郎赤壁。

先在赤壁鎮的一家魚餐館吃洞庭湖的魚, 老闆推薦88元一斤的什麼魚, 山人忘了名字。 老闆秤了一條魚高聲說, 2斤2兩, 客官來看秤。 山人笑答曰ok。 其實這秤還真是沒啥看頭的, 若老闆要坑你, 看了秤也是枉然滴。 老闆推薦, 一魚二吃, 一紅燒、一清燉, 總而言之, 魚的味道不錯, 我二人美美地吃飽後便去遊覽“三國赤壁古戰場”了。

魚館子的老闆還熱情地幫忙在網上訂的門票, 150元一張優惠成120元一張, 錢付給老闆, 我們憑手機短信去售票處領票則可。

這裡就是為拍攝電影《赤壁》修建的攝影基地, 如今成了旅遊景區。 一隊群眾演員正在排練舞旗弄戈的陣勢, 這又是要拍攝啥電影呢?

三國影視基地全部是為拍攝電影兒建造的永久性建築,

就建造在長江邊古赤壁處。 關於赤壁大戰, 想畢親們不比山人瞭解得少, 這裡就不多說了。 沒看過《三國志》的, 還沒有看過《三國演義》啊, 即便兩樣都沒看過, 誰沒看過電影和電視連續劇呢?三國的故事從宋明以降對於中國百姓來說那可是耳熟能詳誰都能聊上一段的神馬東東。

秋風陣陣, 冷嗖嗖的, 諾大的三國古戰場裡沒有幾個遊客。

旌旗獵獵, 虎符雄雄, 走在這裡, 明知道這全是假的, 但還是心生出遙遠的古意來。

赤壁大戰的戰船, 看起來還真像是木頭建造的, 其實是水泥船。

這裡建造有金城、土城, 江邊是水寨, 旁邊的一座山岡上是茂盛的樹木, 在加上赤壁大戰的一把大火, 這金木水火土就齊全了。

周瑜指揮赤壁之戰的中軍大營

諸葛孔明來到江東, 舌戰群儒, 於是孫權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的80萬下江東的大軍。 孔明就在這裡傳授計策, 旁邊弄的是孫子兵法的說明牌。

導遊給那隊遊客解說道, 這山岡是當年龐統隱居之地, 這亭子是龐士元的讀書亭。 呵呵, 親, 你信不信?

我二人跟著一隊遊客聽巴片, 導遊解說, 這是雌雄連體的兩株千年銀杏樹, 是龐統手植。 信不信由你。

後人為紀念龐統而修建的“鳳雛庵”。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 徐庶走馬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 說“臥龍與鳳雛得一人即可得天下”。 這劉備也是的, 竟然將兩人同時收入麾下, 臥龍鳳雛咋個不掛一個喃。 鳳雛龐統就死在了山人的故里四川德陽黃許的落鳳坡,

一代名士就只有埋骨異鄉了。 不過當地還是為之建造了“龐統祠”, 讓其享受千年香火的祭奠, 也算是鳳雛的一種安慰啦。

赤壁古風, 古風不古。

這是景區裡建造的詩歌長廊, 將古今寫赤壁的詩歌全羅列在這裡展示。 讀了李白哥哥的這首詩後, 山人覺得不咋的嘛。 哈哈, 李太白也有忽悠人的時候!不要迷信名人專家, 名人也有打醬油、打夢覺的時候哦。 不過從李白這首詩完全可以看出, 赤壁之戰是曹操與孫權的二龍之爭, 與劉玄德劉皇叔真還沒有半毛錢關係。 什麼借東風、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 蔣幹盜書全是羅貫中的文學創作, 但中國人總愛把文學當歷史來讀。

光甫在欣賞那些赤壁詩歌

這桃園三結義塑造的,

旁邊有一片塑膠桃花。

周瑜在指揮赤壁大戰

青梅煮酒論英雄, 天下英雄是曹劉?瞎掰吧!

導遊說這是諸葛亮的岳父, 弟弟, 你去給人家的老丈人牽馬是啥意思, 這黃老伯所生的女兒雖然聰慧絕代不亞孔明, 但那可是歷史上著名的醜婆娘哦。

明代萬曆年間修築的孔明拜風台, 傳說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就在這裡發生。

登上山頂, 塑造有一尊高大的周公瑾像。 蘇軾《赤壁懷古》中所說的“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彈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其實描寫的就是周瑜周公瑾, 與後來在舞臺上坐著輪椅、搖著鵝毛扇子的諸葛亮那是半毛錢都不沾邊的。 其實, 赤壁之戰主要是孫權與曹操的對戰, 劉備那時才多少人馬哦, 劉關張再加上趙子龍, 那時候的劉家軍還完全只是打遊擊戰的料。

赤壁山頂上的“翼江亭”,對聯讀起來很巴適,各人讀切。

山人在欣賞這個東東,旁邊一個算命的老太婆對山人說,這是麒麟。她還說,要不要給你看看相。哈哈哈,山人都是給人看相算命的大忽悠,你還給我看啥子相哦。謝謝啦......

山頂上的鎮水神獸,這是什麼龍?

又有一頭神獸在望著茫茫的大江,它是否在懷念那些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這裡就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三國古戰場——赤壁。

懸崖上有兩個字“赤壁”,這是唐人所寫的摩崖石刻。上面那個白色的符號,傳說是呂洞賓畫的符,說寫的是一個“鸞”字,以祭奠戰死在大江中的亡靈。導遊說,其實這個符號在別處也有,岳陽樓下面的碼頭就有一處。這其實是停船靠岸的碼頭符號。上面是船桅杆,中間畫的是波浪,下面是拋的錨。呵呵,傳說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赤壁處有九處題刻,但如今只能看到兩處半。這個“赤”字很清晰。

這裡還能看到一個“赤壁”石刻。

山人憑江眺望,赤壁懷古,背誦下東坡哥哥的“大江東去”怎樣?呵呵,還是算了,連旁邊一個小孩都一字不差的背誦得到,要是山人今天在赤壁這個地方背誦念奴嬌卡殼了那就糗大了。人家光甫弟弟說,他三歲就能背誦《念奴橋·赤壁懷古》,五歲就在開始背誦《赤壁賦》了。呃,弱弱地自我譴責一下自己,今天的山人,《赤壁懷古》還背誦得完,但是那篇《赤壁賦》到還真是已經忘球乾淨了。

山人就面臨大江,赤壁懷古下下吧......

附錄:

《赤壁賦》/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那時候的劉家軍還完全只是打遊擊戰的料。

赤壁山頂上的“翼江亭”,對聯讀起來很巴適,各人讀切。

山人在欣賞這個東東,旁邊一個算命的老太婆對山人說,這是麒麟。她還說,要不要給你看看相。哈哈哈,山人都是給人看相算命的大忽悠,你還給我看啥子相哦。謝謝啦......

山頂上的鎮水神獸,這是什麼龍?

又有一頭神獸在望著茫茫的大江,它是否在懷念那些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這裡就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三國古戰場——赤壁。

懸崖上有兩個字“赤壁”,這是唐人所寫的摩崖石刻。上面那個白色的符號,傳說是呂洞賓畫的符,說寫的是一個“鸞”字,以祭奠戰死在大江中的亡靈。導遊說,其實這個符號在別處也有,岳陽樓下面的碼頭就有一處。這其實是停船靠岸的碼頭符號。上面是船桅杆,中間畫的是波浪,下面是拋的錨。呵呵,傳說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赤壁處有九處題刻,但如今只能看到兩處半。這個“赤”字很清晰。

這裡還能看到一個“赤壁”石刻。

山人憑江眺望,赤壁懷古,背誦下東坡哥哥的“大江東去”怎樣?呵呵,還是算了,連旁邊一個小孩都一字不差的背誦得到,要是山人今天在赤壁這個地方背誦念奴嬌卡殼了那就糗大了。人家光甫弟弟說,他三歲就能背誦《念奴橋·赤壁懷古》,五歲就在開始背誦《赤壁賦》了。呃,弱弱地自我譴責一下自己,今天的山人,《赤壁懷古》還背誦得完,但是那篇《赤壁賦》到還真是已經忘球乾淨了。

山人就面臨大江,赤壁懷古下下吧......

附錄:

《赤壁賦》/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