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第一要來何用?榮耀老大最近很苦惱

現在手機品牌可謂五花八門, 老牌的傳統手機廠商、後起之秀的互聯網手機品牌, 甚至連傳統家電品牌都不忘來分一杯羹。 確實, 作為一個移動端的入口, 大家都非常重視這一塊的資源和用戶。 隨著做手機的廠商越來越多, 競爭也非常激烈。 前有“中華酷聯”, 後有“華米OV”, “各領風騷三五年”、“第一就是用來被超越的”成為鐵律。 尤其在互聯網手機行業, 老大輪著做, 也不知是喜是悲。

2017年第一季度, GFK資料包告顯示, 榮耀在中國市場總銷量1052.2萬, 銷售額149.2億人民幣(約22億美元), 排行互聯網手機品牌第一。 其次分別為, 小米出貨量945萬台、金額125.6億元,

排名第二;魅族出貨量460萬台、金額52.1億元, 排名第三。

榮耀在2017年開年連續三個月登頂, 顯然坐穩行業第一。 不過, 榮耀老大顯然對此很是苦惱, 趙明在前不久的GMIC大會上公開發言明確表示:第一是包袱啊!!!

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 2011年雷軍推出小米手機,

此後兩年“飛豬理論”風靡, 整個行業將奉行互聯網手機思維的小米模式捧上了神壇。 轉過剛剛沒幾年, 飛豬落地, 笨鳥高飛, 小米模式成為眾矢之的, 榮耀模式成為新的學習樣本。

引領了一波風潮的榮耀8, 以“騷藍+玻璃後殼設計”深入人心, 成為眾多品牌模仿致敬對象;榮耀率先使用的純平雙攝像頭、護眼模式認證, 都成功引發行業追隨熱潮。 而且, 不光在產品設計, 就連其行銷標籤也開始被友商們重複使用:今年2月21日發佈的榮耀V9主打“性能怪獸”, 被一字不差的放到了今年4月19日發佈的某款產品上, 只能說友商的行銷團隊也真是太偷懶!

小辣椒

當然對於理性的用戶來說, 好的設計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 就以平行雙攝這套方案來說, 榮耀系列早在數代之前就已經應用在量產機上, 隨後的數次反覆運算之後, 到了榮耀8、榮耀V9這裡, 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方案了, 而國內大多數廠商還在初步嘗試階段, 就以小米而言, 小米去年的初代雙攝5SPlus上市後, 飽受用戶詬病其雙攝是雞肋配置, 是裝飾性配置, 成像效果之糟糕讓小米自己都感到汗顏;於是乎, 小米在隨後發佈的旗艦機型Note2、MIX等多款機型上放棄了雙攝方案。

現如今, 小米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與審慎, 再次用小米6表達了回歸雙攝方案的信心, 這樣的發展步驟其實無可厚非,

而且從輿論上, 也從未產生過小米抄襲榮耀雙攝這樣的言論, 好的設計就是這樣:百轉千回, 原來你還在這裡!

如今除了小米6, 包括錘子、努比亞、一加等一批國內新秀, 都開始借鑒榮耀早已大獲成功的成熟雙攝方案;殊不知, 榮耀手機在前期的探索與發展中, 也經歷過被各方質疑的困頓局面,也經歷過不被理解與認可的尷尬,但最終,榮耀用實實在在的產品力,讓市場與用戶都完全認可了這樣的雙攝方案具有真實且出色的拍照體驗,這無疑為整個行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如今市場已然被先行者開拓,後來者一擁而上想必是在所難免了。讓人不得不感歎:創新不易,且行且珍惜!

也經歷過被各方質疑的困頓局面,也經歷過不被理解與認可的尷尬,但最終,榮耀用實實在在的產品力,讓市場與用戶都完全認可了這樣的雙攝方案具有真實且出色的拍照體驗,這無疑為整個行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如今市場已然被先行者開拓,後來者一擁而上想必是在所難免了。讓人不得不感歎:創新不易,且行且珍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