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正式公佈!新媒體發佈轉載新聞須獲許可

今天, 我們全文轉載《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 一起來學習吧。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管理

實施細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提高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管理規範化、科學化水準,

促進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健康有序發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管理制度。 包括網站總編輯制度、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和考核制度等;

(四)資訊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保障措施。 包括資訊發佈審核制度、公共資訊巡查制度、應急處置制度、使用者個人資訊保護制度等, 以及相關技術保障措施的情況;

(五)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安全評估報告。 由有關部門或具有相關資質的機構出具的對於申請者資訊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保障措施的安全評估報告;

(六)法人資格、場所、資金的證明。 包括企業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服務場所產權證書、租賃合同等材料影本;

(七)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申請書。 包括申請表, 以及對擬提供具體服務形式、服務方案的說明等。

第七條、申請互聯網新聞資訊採編發佈服務許可的, 除應當提交本細則第六條規定的申請材料外, 還應當提交該單位或其控股方為新聞單位的證明, 或其主管單位為新聞宣傳部門的證明及該主管單位的意見。 其中, 新聞單位證明包括《報紙出版許可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許可證》、《期刊出版許可證》(持有《期刊出版許可證》的, 應當以提供《規定》第二條所稱“新聞資訊”服務為主營業務)等;主管單位意見內容主要包括, 說明申請者與該主管單位的關係、就申請者是否符合許可條件提出評估意見並加蓋單位公章等。

申請互聯網新聞資訊傳播平臺服務許可的, 除應當提交本細則第六條規定的申請材料外, 還應當提交平臺帳號使用者管理規章制度、使用者協議範本、投訴舉報處理機制等。

申請者為企業法人的, 除應當提交本細則第六條規定的申請材料外, 還應當提供下列股權相關材料:

(一)股權結構圖。 包括股東名稱、股權比例、出資方式、出資時間等資訊。 股東為非自然人主體的, 須逐級追溯到自然人、事業單位以及國有獨資公司, 並就實際控制人情況作出說明。 股權結構圖需加蓋單位公章, 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字;

(二)股東證明材料。 股東為自然人的, 須提供身份證明材料;股東為非自然人主體的,

須提供該主體的名稱、組織形式、法定代表人等材料;

(三)公司章程。 包括公司章程及歷次修改決議;

(四)無外資承諾書。 申請者對股權結構圖中所有股東均不含外資成分作出的書面承諾;

(五)專業機構意見書。 律師事務所或會計師事務所就上述股權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出具的書面證明, 包括驗資報告、法律意見書等材料。

第八條、根據《規定》第七條,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單位與境內外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企業進行涉及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業務的合作, 應當報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 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擬合作企業的情況。 包括該企業基本情況介紹、營業執照等法人資格證明;

(二)擬合作業務的情況。 包括合作意向書、合作發展規劃、合作可行性分析報告等材料;

主管單位為新聞宣傳部門的, 還應當提交該主管單位就該項業務合作的意見。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單位與境內外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企業進行涉及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業務的合作, 可能導致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單位不再符合許可條件的, 不予通過安全評估。

第九條 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收到申請材料後, 應當根據情況依法作出處理:

(一)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要求的, 予以受理;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不符合要求的, 當場或五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者應予更正或補充的內容;

(三)對依法不需要取得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的,不予受理,並即時告知申請者,退回申請材料;

(四)對申請事項不屬於職權範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申請者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第十條、依法受理後,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按照本細則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包括申請者是否符合許可條件、材料是否真實等。

審核過程中,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可依據實際情況,約見申請者主要負責人、總編輯,到網站備案地、實際經營地、網站伺服器所在地等其他相關場所進行實地檢查。

第十一條 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應當依據《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二條,在規定期限內依法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決定。批准的,核發《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應當自作出批准決定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向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報告有關情況。

第十二條、根據《規定》第十七條,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變更以下事項,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向原許可機關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一)變更公司章程、服務場所、網站名稱、接入服務提供者等事項;

(二)變更總編輯、主要負責人、股權結構、互聯網位址等事項,或者進行上市、合併、分立;

其中,變更總編輯、主要負責人、股權結構、互聯網位址等事項,或者進行上市、合併、分立,導致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不再符合許可條件的,根據《規定》第二十三條予以處罰。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新增服務類別,應當根據《規定》第六條,依法取得相應的許可。

第十三條、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申請辦理本細則第十二條相關變更手續,應當向原許可機關提交以下材料:

(一)變更申請書。包括申請變更事項、變更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並加蓋單位公章;

(二)變更事項材料。提交具體變更事項的說明、證明材料,包括變更人員基本情況、資格證書、任免證明,或者變更後的營業執照、公司章程、租賃合同等,並加蓋單位公章。

變更股權結構的,應當按照本細則第七條規定,提供相關股權材料。涉及上市的,還應當提供有關上市活動具體實施方案、新三板掛牌方案以及戰略投資機構有關情況等材料。

涉及許可證所列事項變更的,應當提交許可證原件

第十四條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屆滿,需繼續從事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活動的,應當於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按照許可程式,向原許可機關申請續辦,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許可續辦申請書。包括前期從業情況說明、涉及本細則第五條許可條件相關情況的說明,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並加蓋單位公章;

(二)許可證原件

主管單位為新聞宣傳部門的,還應當提交該主管單位的意見。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依法申請續辦的,不得繼續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原許可證作廢。

第十五條、根據《行政許可法》第九條,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不得轉讓。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不得因業務調整、合併、分立等原因擅自轉讓許可。

第十六條、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終止服務的,應當自終止服務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許可機關辦理註銷手續,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註銷申請書。包括登出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並加蓋單位公章;

(二)許可證原件

第十七條 根據《規定》第十九條,國家和地方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建立抽查、考核等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對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活動的監督檢查,有關單位、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監督檢查結果,依法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八條、本細則與《規定》同步施行。

(三)對依法不需要取得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的,不予受理,並即時告知申請者,退回申請材料;

(四)對申請事項不屬於職權範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申請者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第十條、依法受理後,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按照本細則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包括申請者是否符合許可條件、材料是否真實等。

審核過程中,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可依據實際情況,約見申請者主要負責人、總編輯,到網站備案地、實際經營地、網站伺服器所在地等其他相關場所進行實地檢查。

第十一條 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應當依據《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二條,在規定期限內依法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決定。批准的,核發《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應當自作出批准決定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向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報告有關情況。

第十二條、根據《規定》第十七條,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變更以下事項,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向原許可機關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一)變更公司章程、服務場所、網站名稱、接入服務提供者等事項;

(二)變更總編輯、主要負責人、股權結構、互聯網位址等事項,或者進行上市、合併、分立;

其中,變更總編輯、主要負責人、股權結構、互聯網位址等事項,或者進行上市、合併、分立,導致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不再符合許可條件的,根據《規定》第二十三條予以處罰。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新增服務類別,應當根據《規定》第六條,依法取得相應的許可。

第十三條、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申請辦理本細則第十二條相關變更手續,應當向原許可機關提交以下材料:

(一)變更申請書。包括申請變更事項、變更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並加蓋單位公章;

(二)變更事項材料。提交具體變更事項的說明、證明材料,包括變更人員基本情況、資格證書、任免證明,或者變更後的營業執照、公司章程、租賃合同等,並加蓋單位公章。

變更股權結構的,應當按照本細則第七條規定,提供相關股權材料。涉及上市的,還應當提供有關上市活動具體實施方案、新三板掛牌方案以及戰略投資機構有關情況等材料。

涉及許可證所列事項變更的,應當提交許可證原件

第十四條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屆滿,需繼續從事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活動的,應當於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按照許可程式,向原許可機關申請續辦,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許可續辦申請書。包括前期從業情況說明、涉及本細則第五條許可條件相關情況的說明,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並加蓋單位公章;

(二)許可證原件

主管單位為新聞宣傳部門的,還應當提交該主管單位的意見。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依法申請續辦的,不得繼續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原許可證作廢。

第十五條、根據《行政許可法》第九條,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不得轉讓。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不得因業務調整、合併、分立等原因擅自轉讓許可。

第十六條、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供者終止服務的,應當自終止服務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許可機關辦理註銷手續,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註銷申請書。包括登出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並加蓋單位公章;

(二)許可證原件

第十七條 根據《規定》第十九條,國家和地方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建立抽查、考核等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對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活動的監督檢查,有關單位、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監督檢查結果,依法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八條、本細則與《規定》同步施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