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揭開糾纏老年人的“假梅毒”面紗——老年人梅毒“假陽性”詳解

“我家親戚本來打算做腰椎滑脫手術, 結果老太太術前檢測出梅毒陽性, 手術也沒做成。 老爺子查了陰性, 老太太就差跳樓了。 好在老太太兩年前拔過牙, 當時檢查沒有問題。 老爺子也保證老太太這兩年沒有離開過他的視線, 這事才作罷。 老兩口現在嚇得也不敢帶孫子了。 ”這樣的事並不是個例且多見於老年人。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老年梅毒”糾纏著他們的心, 讓原本該安度的晚年蒙上燒心的灰。 可是, 為什麼老年人梅毒陽性率這麼高?難道梅毒喜歡“纏”著老年人?

1、老年人梅毒檢查概況

據統計, 中國梅毒檢測整體人群陽性率1.5%左右(科華及麗珠試劑統計結果),

其中老年人約占3%。 更誇張的是, 國內某醫院曾報導, 他們收治的5例63-80歲的老年內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間均出現過RPR和TPHA陽性(即梅毒陽性)。 在我國, 性病總是讓人談之色變的。 患者難以啟齒, 圍觀者則帶著異樣的眼光指指點點。 年輕人尚且避之不及, 更何況是老年人!為什麼老年人梅毒陽性率這麼高?難道梅毒喜歡“纏”著老年人?

2、梅毒常用檢測方法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病。 人體感染梅毒後, 會在體內產生兩類抗體, 一類是特異性抗梅毒螺旋抗體, 是感染後的診斷指標, 雖然特異, 但不能反映患者的感染狀態, 即使患者治癒後該抗體也會長期存在。 目前,

梅毒的檢測方法有很多種, 如:ELISA法、金標免疫層析法及免疫印跡試驗等, 採用Nichols株螺旋體或純化的、基因重組的梅毒螺旋體抗原測定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 試驗的特異性可達到99%左右, 但不能絕對排除假陽性。 另一類抗體是抗類脂質抗體, 是梅毒螺旋體感染人體以後分解破壞人體組織, 並將分解產物釋放到血液中, 使人體產生的抗體。 分解釋放的產物即是心擬脂, 所產生的抗體即是反應素。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TRUST、RPR等。 TRUST、RPR等方法採用的是非密螺旋體抗原(即正常牛心脂質)測定患者血清中的反應素, 由於反應素也可在某些非梅毒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出現, 故可呈生物學假陽性。

3、梅毒檢測假陽性?

現階段的梅毒檢測方法均不能百分之百的排除假陽性。

那麼, 哪些情況會導致假陽性出現呢?

(1)、特異性抗體假陽性:①曾經感染過或接觸過梅素螺旋體, 但症狀比較輕, 未覺察到, 未經治療即痊癒;②老年人常見的內科疾病, 如: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等;③與人體共生螺旋體可能誘導產生抗特異抗原的交叉反應抗體;④妊娠;⑤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結腸癌、淋巴肉瘤、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麻風、生殖器皰疹、海洛因成癮等。

( 2)、非特異性抗體假陽性:①急性生物學假陽性反應:病毒性疾病, 如風疹、麻疹、水痘、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等;②慢性生物學假陽性反應:麻風、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綜合征、橋本甲狀腺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風濕性心臟病以及海洛因吸毒成癮者等;③其他可導致產生類脂質抗體的疾病。

4、如何對待假陽性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

(1)、特異性抗體與非特異性抗體聯合檢測。

生物學假陽性反應的RPR或TRUST定量滴度一般≤1:8, 而未經治療的二期顯發梅毒RPR或TRUST定量滴度一般≥1:16。

(2)、結合病史

梅毒血清學檢查是診斷梅毒的重要依據, 但不是唯一依據。 診斷梅毒, 除依據化驗結果外, 還要詳細瞭解患者的生活史和既往病史, 以及詳細的體查。 綜合分析後慎重作出判斷, 才能避免梅毒化驗結果假陽性造成的誤診。

至此終於真相大白, 並非梅毒喜歡“纏”著老年人, 而是由於以上的種種原因導致老年人容易出現假陽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