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食藥監曬改革成果 一年完成藥品審評超12000件

【財新網】自藥品審評改革全面鋪開以來, 2016年排隊等待審評的藥品註冊申請量, 已由2015年9月高峰時積壓的近22000件降至8200件, 共193件藥品註冊申請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式, 吉非替尼片、瑞戈非尼片、培唑帕尼這三種腫瘤藥及一批臨床急需的創新藥通過審評, 有望儘快上市。

2016年3月17日, 國家食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在《2016年度藥品審評報告》中透露了上述資訊。 報告顯示, 2016年藥審中心共完成12068件藥品註冊申請審評, 比2015提高了26%, 比2014年和2013年均增長了近一倍。

《報告》還指出, 2016年藥審中心新接收註冊申請3779件, 比2015年下降54%, 尤其在化藥方面,

驗證性臨床試驗申請和仿製藥申請較2015年分別下降了80%和69%。 而在2016年總體完成審評的藥品註冊申請中, 除複審等特殊情況, 藥審中心建議批准的註冊申請占61%左右, 建議不批准的占18%, 另有約12%因申請人主動申請撤回等原因撤回申請。

據財新記者瞭解, 繼2015年7月, 食藥監總局發佈《關於開展藥物臨床試驗資料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後, 其又陸續發佈了《關於徵求加快解決藥品註冊申請積壓問題的若干政策意見》, 均強調“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要求企業藥品註冊申請的資料必須真實可信, 這在一些醫藥界人士看來, 是2015年、2016年新增藥品註冊申請量降低, 但藥品審評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新藥註冊申請增加

按藥品品種劃分, 藥品註冊申請分為化藥、中藥、生物製品。 化藥指經化學合成的藥物, 典型的是各類抗菌藥。 中藥包括以中草藥為原料, 經製劑加工成丸、散、膏等劑型的中成藥和炮製後的中藥飲片。 生物製品則指以微生物、細胞等生物材料製備的藥品, 比如疫苗、診斷試劑等。

在2016年完成的藥品註冊申請審評中, 化藥註冊申請仍占絕大多數, 數量達10060件, 約占全部藥品審評量的83%, 中藥次之(約占11%), 生物製品最後。 但2016年中藥註冊申請審評量(1362件)漲幅最大, 比2015年完成的中藥註冊申請審評(544件)多150%。

按申請類型劃分, 藥品註冊申請主要分四種, 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驗證性臨床申請, 新藥上市申請, 仿製藥申請, 此外還有補充申請、進口再註冊等情況。

一般而言, 新藥完成初步研究後, 開展臨床試驗前, 應提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試驗完成後、上市前還應再提交上市申請。 仿製藥提出註冊申請時, 有些只需要備案做生物等效性試驗, 提交試驗結果申請上市, 但有些還需要再申請開展確證藥物治療作用的驗證性臨床試驗。

不同藥品品種側重的申請類型各異。 在10060件完成審評的化藥註冊申請中, 驗證性臨床申請(32.5%)、仿製藥申請(29.5%)占比較大, 新藥上市申請和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均各占5%, 但分別比2015年增加了81%和37%。 而通過審評的新藥臨床試驗共455件, 其中40%左右為抗腫瘤藥物, 接著是消化系統疾病藥物、內分泌系統藥物。

相較而言, 完成審評的中藥註冊申請中, 仿製藥申請較少。

除667種幾年前就曾被受理, 但一直未完成審評的過渡期遺留品種獲集中審評外, 完成審評的中藥新藥臨床試驗註冊申請和新藥上市申請加起來約占16%, 二者分別比2015年增長了161%和68%, 仿製藥申請僅占1.4%。

中藥新藥註冊申請所偏重的疾病也與化藥不同。 經過審評, 藥審中心建議批准臨床試驗, 並呈送食藥監總局審批的中藥新藥臨床試驗註冊申請共84件, 呼吸、心血管病、消化和婦科疾病的申請占65%。

在生物製品方面, 2016年完成審評的生物製品註冊申請共646件, 比2015年增長19%。 其中, 新藥臨床試驗申請(313件)占比最大, 達48%, 且大多數新藥用於治療疾病而非預防疾病, 而最終由藥審中心建議批准, 並呈送食藥監總局審批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有271件,

其中40%針對腫瘤疾病。

抗腫瘤藥物優先審評

僅從各類藥品完成審評的註冊申請情況來看, 仿製藥仍然是藥品註冊申請的主力。 但自2015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以來, “鼓勵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物創新”, 便是藥品審批制度的重要改革方向, 2016年完成審評的新藥上市申請和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均比2015年有大幅增長, 便是藥物創新的體現。

而在優先審評通道建立之後, 2016年共有85件“具有明顯臨床價值的新藥註冊申請”, 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式, 其餘被納入優先審評的還有罕見病用藥、兒童用藥、“首仿”藥等108件藥品註冊申請。 截至當年年末, 已有57件完成審評, 其中11件藥品註冊申請被藥審中心建議批准上市。

上述11件藥品註冊申請包括兩種原料藥註冊申請,涉及4種兒童用藥,2種抗腫瘤藥,1種抗菌藥。4種兒童用藥分別是抗風濕藥物托珠單抗注射液、抗癲癇藥物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濃溶液、C型尼曼匹克病(罕見病)藥物麥格司他膠囊、早產新生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藥物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2種抗腫瘤藥分別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首仿”藥吉非替尼片、治療胃腸道間質瘤的藥物瑞戈非尼片。

還有些具有明顯臨床價值的藥物,雖然未被納入2016年的優先審評範圍,但也完成了審評程式並被藥審中心建議批准上市。除用於治療晚期腎細胞癌的帕唑帕尼片之外,耐多藥結核病藥物富馬酸貝達喹啉片、抗愛滋病藥物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等抗感染藥物,也因其涉及中國患者數量較大的傳染病,而率先完成審評。

《報告》結尾處提到,2016年藥品審評雖然取得了進展,但審評能力和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需求還不相適應,歷史遺留問題也尚未完全解決,審評管理體制和標準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

上述11件藥品註冊申請包括兩種原料藥註冊申請,涉及4種兒童用藥,2種抗腫瘤藥,1種抗菌藥。4種兒童用藥分別是抗風濕藥物托珠單抗注射液、抗癲癇藥物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濃溶液、C型尼曼匹克病(罕見病)藥物麥格司他膠囊、早產新生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藥物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2種抗腫瘤藥分別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首仿”藥吉非替尼片、治療胃腸道間質瘤的藥物瑞戈非尼片。

還有些具有明顯臨床價值的藥物,雖然未被納入2016年的優先審評範圍,但也完成了審評程式並被藥審中心建議批准上市。除用於治療晚期腎細胞癌的帕唑帕尼片之外,耐多藥結核病藥物富馬酸貝達喹啉片、抗愛滋病藥物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等抗感染藥物,也因其涉及中國患者數量較大的傳染病,而率先完成審評。

《報告》結尾處提到,2016年藥品審評雖然取得了進展,但審評能力和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需求還不相適應,歷史遺留問題也尚未完全解決,審評管理體制和標準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