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出海四大天王”看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趨勢:窗口期正在收窄

文/壹觀察

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兩個:“下半場”、“出海”。

中國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漸失, 流量成本高企, 同質化惡性競爭嚴重,

巨頭傾軋, 模式創新難度大, 大到BAT企業, 小到創業團隊, 都將目光轉向海外, 謀求在“新大陸”尋找人口紅利增長空間和“降維”市場競爭機會。

資料顯示, 2016年底中國已有超過100個APP進入全球Top 1000, 與此對應的是, 這個數字一年前還不足30個。 無論是在歐美日韓等成熟市場, 還是印度、印尼等新興市場, 都能看到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的活躍身影。

中國移動互聯網正在以超出中國智慧手機企業的速度, 目標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

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四大樣本

PC互聯網時代, 中國互聯網創業的終極命題是:“如果被BAT跟進怎麼辦”?而BAT企業的終極命題是“在美國巨頭企業跟隨策略之下, 出海怎麼辦”?

但現在, 形式已經逆轉。

依靠幾乎全球同步的智慧手機+4G普及,

讓中國超越歐美日韓誕生了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人群, 創投機制成熟以及創業精神崛起, 推動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創新、運營、開拓能力開始與美國企業同步。

可以說, 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化進程中, 中國企業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成功企業, 必將成為後來者的效仿目標。 《壹觀察》以出海時間、使用者規模、成長速度、行業地位、發展前景等為標準, 梳理出四大出海成功企業參考樣本:

百度、UC、獵豹移動、茄子快傳。

百度是最早出海的BAT企業, 曾在PC互聯網時代遭遇出海失敗, 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功。 UC在功能手機時代攻城掠地, 後在智慧手機時代初期陷入陣痛, 被阿裡收購後成功完成平臺轉型。 獵豹移動是在成熟美國市場獲得成功,

而茄子快傳則是在“雙印”新興市場最成功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

可以說, 這四家企業, 代表了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的四種發展模式。

茄子快傳(海外名稱SHAREit):成立於2012年底, 是四家企業中最年輕, 同時也是使用者規模擴張最快的移動互聯網企業, 為聯想孵化最成功的移動互聯網項目, 於2016年底完成B輪融資。

2013年成立僅一年多的茄子快傳即進軍海外, 2014年3月茄子快傳用戶剛剛過1億, 2015年12月超過4億, 截至目前全球用戶超10億, 長期穩居30多個國家GooglePlay應用市場工具榜榜單第一名, 並成為“雙印”(印度、印尼)兩大新興市場的“國民應用”。

坐擁海量高活躍度用戶之後, 茄子快傳已經從一款跨平臺傳輸工具升級為綜合性內容分發平臺。

優勢在於不同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帶來的自分發、自成長和社交屬性, 不足在於中國市場已經度過了低網速時代, 茄子快傳更加專注於新興海外市場。 目前月活躍用戶(MAU)3.5億, 全球用戶日新增近200萬的資料, 日分發資源超6.5億, 在新興市場潛力巨大, 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出海較為優質的分發平臺以及標杆企業。

獵豹移動:成立於2010年底, 前身金山網路, 是目前業績最好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公司, 全球月活用戶超過6億, 80%來自海外, 於2014年5月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主要產品包括Clean Master(獵豹清理大師)、獵豹流覽器、金山電池醫生等。 上市之後, 獵豹移動開始了諸多收購和投資行動:如5800萬美元收購全球移動行銷公司MobPartner, 戰略投資社交移動廣告軟體提供商Nanigans,

5700萬美元收購全球移動新聞服務商News Republic。 另外獵豹移動還在美國推出社交直播應用Live.me。

獵豹移動目標是打造Android終端全球移動廣告行銷平臺, 以及全球化內容生態體系。 優勢在於通過從工具類向內容轉型, 可基於用戶興趣的個性化分發提高移動廣告轉化率。 不足之處在於目前工具類應用用戶停留時間和打開率並不高, 獵豹2016年呈現用戶增長放緩和利潤下滑。 2017年2月Facebook宣佈“暫停所有中國區工具類應用廣告”也讓獵豹移動成為受衝擊最大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

不過, 海量資料+深度學習+優質內容+移動廣告整合能力, 已經讓獵豹初步形成了內容產品矩陣和生態體系, 儘管增勢放緩但獵豹依舊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公司的標杆企業之一。

UC:成立於2004年,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協力廠商手機流覽器,2014年6月全資融入阿裡巴巴集團。

截止至2016年底,UC流覽器月活用戶突破4億,季活用戶超過6億。作為中國最早進行國際化的互聯網公司,UC流覽器在海外市場行業地位穩固,尤其是印度和印尼兩個國家市場。

2016年8月,UC從“UC流覽器”正式升級為“UC”,向“大資料新型媒體平臺”全面升級,目標搭建商業化基礎設施的綜合性內容平臺。在海外市場進入轉型升級階段,定位為Content Discovery Platform(內容發現平臺)。目前UC在印度、印尼等國際市場構建了包括流覽器和應用商店在內的完整產品矩陣,其中印度市場,總月活已超過8800萬。

百度:百度的國際化業務在BAT中啟動最早,2006年就上線了日文專案,其在隨後的2006年至2010年,先後上線了網頁搜索、圖片搜索、貼吧等功能。2015年3月,百度日本搜索宣佈關閉,其他國家的搜尋引擎業務也陸續關閉。

隨後,百度調整了海外策略,選擇從新興國家入手,開始拓展產品矩陣,比如在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推廣Hao123、百度知道、工具型產品Baidu Browser、DU Speed Booster、DU Battery Saver、移動應用商店Mobomarket等一系列工具類產品。目前全球擁有20億用戶,月活用戶超過3.6億。

2012年至2016年,百度在國際事業部的投入累計在幾十億元人民幣。2016年其營收達到20億元,其中在四季度將接近盈虧平衡。從資料上來看,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海外拓展模式較為成功,與大多數中國出海企業一樣,先通過工具類產品單點突破,迅速積累用戶和流量,同時依靠Facebook和Google等平臺獲得廣告收入,以此穩住腳跟,再謀求業務擴張。

不過,從這些分散的工具類產品中,與百度搜索主業強關聯的並不多,佈局看起來較為散亂,似乎缺乏整體戰略,與其他公司出海產品同質化較高。對於百度出海戰略而言,急需一款可以“打穿市場”的海外市場產品,找到轉化率更高的優質流量入口。

出海視窗期正在收窄

當包括巨頭在內的所有企業都爭相出海,實際上意味著機遇視窗期正快速收窄。

對於現階段嘗試出海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而言,可以看到以下幾個趨勢判斷:

1、2017-2019年,中國BAT巨頭企業將競相展開“買買買”收購或者注資,比如阿裡已累計投資將近9億美元成為印度“支付寶”Paytm母公司的最大股東。

2、能夠成為海外市場BAT的企業,可能性最大的還是國內BAT企業(搜索業務除外)。以中國市場為絕對主體的互聯網公司,終於可以與國際巨頭移動互聯網公司展開首次正面對壘。

3、如茄子快傳等新興市場“獨角獸”企業,成熟市場創新型企業,將成為中美互聯網巨頭和資本的重點角逐目標。

4、新興市場仍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初期出海的最好選擇,“弱網路、弱手機性能、弱基礎設施、弱支付能力”將成為當地語系化最大考驗,同時也有機會在新興市場探索出美國和中國都從未有過的創新形態。

5、工具、社交、攝影美圖類APP最容易成功。全球市場雖然所處的經濟文化環境各不相同,但人類與生俱來的社交天性,比如視頻直播類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全球市場(包括美國和中東)都遍地開花,而攝影美圖類和工具APP最容易打破文化隔閡,不需要過多當地語系化運營,也不需要使用者太多交互,找到用戶痛點需求仍有迅速獲取人口紅利的市場機會。

6、“出海創業”這句口號喊得容易,但真正做起來,遇到的挑戰和挫折會比國內創業更難,當然收穫永遠與風險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國家的政治與社會格局變化,以及中國對“熱錢”出海的態度,都可能成為意外的變數。

7、“四大出海天王”:茄子快傳、獵豹、UC、百度等,在海外擁有大規模流量產品、大規模使用者之後,也將積極追求流量變現、升級為平臺企業,對於大量中小移動互聯網企業而言仍舊是“物美價廉”的流量紅利,“搭船”出海是更加快捷和減少風險的不錯選擇。

UC:成立於2004年,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協力廠商手機流覽器,2014年6月全資融入阿裡巴巴集團。

截止至2016年底,UC流覽器月活用戶突破4億,季活用戶超過6億。作為中國最早進行國際化的互聯網公司,UC流覽器在海外市場行業地位穩固,尤其是印度和印尼兩個國家市場。

2016年8月,UC從“UC流覽器”正式升級為“UC”,向“大資料新型媒體平臺”全面升級,目標搭建商業化基礎設施的綜合性內容平臺。在海外市場進入轉型升級階段,定位為Content Discovery Platform(內容發現平臺)。目前UC在印度、印尼等國際市場構建了包括流覽器和應用商店在內的完整產品矩陣,其中印度市場,總月活已超過8800萬。

百度:百度的國際化業務在BAT中啟動最早,2006年就上線了日文專案,其在隨後的2006年至2010年,先後上線了網頁搜索、圖片搜索、貼吧等功能。2015年3月,百度日本搜索宣佈關閉,其他國家的搜尋引擎業務也陸續關閉。

隨後,百度調整了海外策略,選擇從新興國家入手,開始拓展產品矩陣,比如在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推廣Hao123、百度知道、工具型產品Baidu Browser、DU Speed Booster、DU Battery Saver、移動應用商店Mobomarket等一系列工具類產品。目前全球擁有20億用戶,月活用戶超過3.6億。

2012年至2016年,百度在國際事業部的投入累計在幾十億元人民幣。2016年其營收達到20億元,其中在四季度將接近盈虧平衡。從資料上來看,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海外拓展模式較為成功,與大多數中國出海企業一樣,先通過工具類產品單點突破,迅速積累用戶和流量,同時依靠Facebook和Google等平臺獲得廣告收入,以此穩住腳跟,再謀求業務擴張。

不過,從這些分散的工具類產品中,與百度搜索主業強關聯的並不多,佈局看起來較為散亂,似乎缺乏整體戰略,與其他公司出海產品同質化較高。對於百度出海戰略而言,急需一款可以“打穿市場”的海外市場產品,找到轉化率更高的優質流量入口。

出海視窗期正在收窄

當包括巨頭在內的所有企業都爭相出海,實際上意味著機遇視窗期正快速收窄。

對於現階段嘗試出海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而言,可以看到以下幾個趨勢判斷:

1、2017-2019年,中國BAT巨頭企業將競相展開“買買買”收購或者注資,比如阿裡已累計投資將近9億美元成為印度“支付寶”Paytm母公司的最大股東。

2、能夠成為海外市場BAT的企業,可能性最大的還是國內BAT企業(搜索業務除外)。以中國市場為絕對主體的互聯網公司,終於可以與國際巨頭移動互聯網公司展開首次正面對壘。

3、如茄子快傳等新興市場“獨角獸”企業,成熟市場創新型企業,將成為中美互聯網巨頭和資本的重點角逐目標。

4、新興市場仍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初期出海的最好選擇,“弱網路、弱手機性能、弱基礎設施、弱支付能力”將成為當地語系化最大考驗,同時也有機會在新興市場探索出美國和中國都從未有過的創新形態。

5、工具、社交、攝影美圖類APP最容易成功。全球市場雖然所處的經濟文化環境各不相同,但人類與生俱來的社交天性,比如視頻直播類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全球市場(包括美國和中東)都遍地開花,而攝影美圖類和工具APP最容易打破文化隔閡,不需要過多當地語系化運營,也不需要使用者太多交互,找到用戶痛點需求仍有迅速獲取人口紅利的市場機會。

6、“出海創業”這句口號喊得容易,但真正做起來,遇到的挑戰和挫折會比國內創業更難,當然收穫永遠與風險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國家的政治與社會格局變化,以及中國對“熱錢”出海的態度,都可能成為意外的變數。

7、“四大出海天王”:茄子快傳、獵豹、UC、百度等,在海外擁有大規模流量產品、大規模使用者之後,也將積極追求流量變現、升級為平臺企業,對於大量中小移動互聯網企業而言仍舊是“物美價廉”的流量紅利,“搭船”出海是更加快捷和減少風險的不錯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