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惠州東江大橋恢復原雙向6車道通行

分流車道旨在緩解東平往江北方向的交通堵塞。 本報記者王建橋 攝

公安交警在分流車道指揮交通。 本報記者王建橋 攝

昨日早高峰時段, 不少經過市區東江大橋與東平下沉隧道的市民發現, 南往北方向比平時多出一條車道, 北往南方向變成兩車道;待早高峰結束後, 已恢復為原雙向6車道通行。 這是昨日上午市公安交警部門在東江大橋與東平下沉隧道方向潮汐車道通行測試時間僅昨日一天,

今日將恢復原雙向6車道正常通行。 接下來, 市公安交警部門將針對潮汐車道測試情況進行總結, 並將測試結果向社會發佈。

車流龍尾8時15分基本消散

昨日上午7時許, 記者前往市區金山大橋看到, 公安交警部門已在東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入口附近設置中間隔離裝置, 向對向車道移開了一條潮汐車道, 並擺放了清晰的指示牌。 7時15分許, 潮汐車道正式啟用, 此時東江大橋與東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臨時增至4車道, 北往南方向變成2車道。

7時40分許, 金山大橋車流量激增, 東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車輛出現緩行, 並逐漸積壓到隧道入口, 不少車輛在現場民警的指揮下, 選擇潮汐車道有序通行。

8時許, 東平下沉隧道及東江大橋南往北方向達到車流高峰, 大多車輛緩慢行駛, 金山大橋南往北方向車道漸漸排起車龍, 但潮汐車道仍可較為快速通行, 現場交警正指揮金山大橋南往北最左側車道車輛通行潮汐車道, 減緩交通擁堵。

8時15分許, 東平下沉隧道車流龍尾基本消散, 此時路過該路段的車輛均可較快速地進入隧道。

早高峰過江車程縮短約10分鐘

“東江大橋試行潮汐車道, 通行的確有所順暢!”當日, 不少市民告訴記者, 早高峰時段試行潮汐車道, 南往北“過江”通行效率比以往有提升, 從金山大橋經東平下沉隧道往江北車程縮短了大概10分鐘。

“潮汐車道作為一種可變車道, 指在路面上選擇特殊車道, 每天早晚高峰時根據車流量的變化,

調整行車方向, 滿足大流量方向的通行需求, 是緩解交通擁堵的一種有效方法。 目前, 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設置了潮汐車道。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根據測算, 市區東江大橋早高峰日均車流量巨大, 約為9000~1萬, 原本南往北方向3車道每分鐘可通行約85輛車;試行潮汐車道後每分鐘可通行100多輛車,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以上道路早高峰通行效率。

將完善現場指揮及燈控調試

據悉, 由於開設潮汐車道需借用東江大橋與東平下沉隧道北往南一條車道, 由於東江大橋北橋頭燈控還在調試當中, 所以不少走潮汐車道的車輛出現緩行, 同時造成北往南方向的惠州大道、文昌一路、東江二路、東江三路等不少路段在早高峰出現一定的交通擁堵。

記者驅車走訪發現, 當日上午8時50分, 東江大橋北往南方向擁堵的車龍已經排到雲山十字路口。

“早高峰試行潮汐車道, 我8時30分從江北行駛到東平方向, 卻堵了將近20分鐘。 ”市民劉傑說。 不少市民也向記者坦言, 首次試行期間北往南方向比較擁堵, 希望公安交警部門研究合理的潮汐車道配置, 同時優化調整周邊交通組織, 確保車輛通行順暢。

對此, 市公安交警部門昨日表示, 將針對當日潮汐車道試行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 進一步完善現場指揮及燈控調試等工作。 如通過延長東江大橋北橋頭燈控及華貿中心門前燈控綠燈放行時間等措施, 解決北往南方向部分路段交通擁堵問題,合理發揮潮汐車道的緩堵作用,營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秩序。

解決北往南方向部分路段交通擁堵問題,合理發揮潮汐車道的緩堵作用,營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秩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