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便利店是不是零售業的終極模式?三個便利店的“老炮”這樣看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 而便利店行業的三人行, 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和思想。

“我們的技術和消費者本質發生了變化”

“如果我們的(消費者核心)還停留在7-11模式, 這是可悲的。 ”

“5G時代將帶來重構商品品類發展的契機”。

在5月12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17中國便利店大會中,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便利店委員會總幹事王洪濤、好鄰居董事總經理陶冶、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在“三人行, 神侃便利店行業熱點問題”環節中金句不斷。 《愛便利》CEO陳濤先生受邀參加了本次盛會!

小編通過直播的形式收看了本次盛會:現將本次盛會三大“老炮”的精彩言論分享給大家:

新舊零售的轉捩點在哪裡?

盒馬鮮生侯毅認為, 行業發生的本質變化需要關注:技術、消費者。 “移動互聯網為商業模式帶來本質變化的機會, 此外, 在富裕時代長大的80、90後, 追求的品質、自我、分享的精神使消費者的需求和商品發生變化。

而在這個變化的時代, 此前一些被推崇的模式, 必然要經過考驗和洗禮, 例如, “如果僅是將商業模式停留在7-11時代, 將是可悲的。 需要全面掌握消費者資料畫像和行為畫像, 才能有最好的商業模式。 ”

結合資本瘋狂和模式陳舊的現狀,

便利店重構箭在弦上。

侯毅認為, 中國的便利店聚集在三類場景中:家庭需要、人群密集、辦公區域。 在這些特定的場景中, 之前已經成熟的模式是沒有前途的, 只有精准化, 用互聯網重構才是發展的未來。

王洪濤進一步解釋, 消費升級並不是單純地提升價格, 而是品質的升級。 當前的消費趨勢中, 不追求名牌的消費特徵十分明顯, 未來的人工智慧、VR、AR等工具的應用, 都可以幫助消費升級、提升效率。

新技術的發展, 必然對應著新時代的來臨。 移動互聯網時代, 便利店的價值不會發生本質性的變化, 但要思考互聯網時代, 便利店是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利用新的技術和其它領域的商業模式進行互融,

攜資本和技術的力量, 才能產生真正的新模式, 顛覆行業並重構行業未來。

陶冶認為, 資本和互聯網企業對便利店行業不斷滲透, 雖然目前難以判斷其真實意圖, 但有一個重要的現象, 即資源向線下傾斜, “線上流量增長緩慢, 部分場景出現下滑, 在這個過程當中,

資金需要有去處, 這是原因導向。 企業不斷在一個區域內試探, 流量的天花板在什麼地方, 當前的種種動作, 更像是在摸底, 而移動化後的資料積累和交互, 才會匯出企業真實意圖。 ”

王洪濤認同這種觀點, 線上紅利消失時, 線上企業試圖將線上模式再搬至線下, 重新圈地做同樣的事情。

不過, 侯毅解釋, 線下往線上引流大部分情況下不存在, 線下門店的存在不一定能將流量引至線上。

便利店的未來模式和核心價值是什麼?

這種情況下便利店的未來模式是什麼, 核心價值該如何認定?這些問題引發了行業的共同思考。

侯毅認為,未來的核心價值是更加便利、更加快速。比如,用移動互聯網解決排隊的問題,手機下單錯峰提取商品、手機預約商品等,這些消費過程中不便利的因素可以解決;移動互聯網解決了門店跟消費者的連接,這個連接過程當中,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陶冶則認為,核心就是移動化,“我曾經懷疑過,便利店不是零售行業發展的終極呈現模式,我認為它的終極確實是向小業態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方便。但是,僅有方便還不夠,但之後是什麼還需要思考。”

便利店是否要擁抱資本的湧入?

在變化的時代跑步發展,資本這把雙刃劍的力量和掣肘作用開始呈現。“資本對便利店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大家的意見是什麼?”王洪濤拋出資本的問題。

侯毅認為,目前有幾大變化正在逐步形成。軟體公司為大家提供服務的時代來臨,互聯網巨頭流量和EPR系統一體化大面積進行,流量、會員、交易、商品一體化。這些趨勢決定了未來整個零售業的發展,包括便利店精細化運作的能力,擁抱、合作,生態很重要,會員合作是實體零售的必由之路。至於資本,如果有很大夢想要大力發展連鎖,可以用資本的錢。當然,現在也是出售的好時機,現在可以有個很好的估值。

陶冶認同收購,但也不完全贊同。“從國內外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即使市場再小,也會有品牌共存的狀態出現,便利店有兩個特點,區域性壁壘和品牌效應。對資本的擁抱態度要積極、開放,不要悲觀。”

不過,侯毅認為,傳統零售業的最大核心價值是地理位置分割,但在移動互聯網及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之下,這種狀況會在未來發生巨大變化。

當然,互聯網也不一定是終局,顛覆互聯網的力量一定會出現。“顛覆互聯網的力量,就是互聯網本身。” 陶冶說。

侯毅則認為,5G時代的來臨,意味著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主要的終端將不會存在,IOT時代萬物互聯,這時期的購物行為要求企業離消費者最近,產品能滿足消費者最大需求,最快的回應將重構品類的發展。

侯毅認為,未來的核心價值是更加便利、更加快速。比如,用移動互聯網解決排隊的問題,手機下單錯峰提取商品、手機預約商品等,這些消費過程中不便利的因素可以解決;移動互聯網解決了門店跟消費者的連接,這個連接過程當中,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陶冶則認為,核心就是移動化,“我曾經懷疑過,便利店不是零售行業發展的終極呈現模式,我認為它的終極確實是向小業態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方便。但是,僅有方便還不夠,但之後是什麼還需要思考。”

便利店是否要擁抱資本的湧入?

在變化的時代跑步發展,資本這把雙刃劍的力量和掣肘作用開始呈現。“資本對便利店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大家的意見是什麼?”王洪濤拋出資本的問題。

侯毅認為,目前有幾大變化正在逐步形成。軟體公司為大家提供服務的時代來臨,互聯網巨頭流量和EPR系統一體化大面積進行,流量、會員、交易、商品一體化。這些趨勢決定了未來整個零售業的發展,包括便利店精細化運作的能力,擁抱、合作,生態很重要,會員合作是實體零售的必由之路。至於資本,如果有很大夢想要大力發展連鎖,可以用資本的錢。當然,現在也是出售的好時機,現在可以有個很好的估值。

陶冶認同收購,但也不完全贊同。“從國內外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即使市場再小,也會有品牌共存的狀態出現,便利店有兩個特點,區域性壁壘和品牌效應。對資本的擁抱態度要積極、開放,不要悲觀。”

不過,侯毅認為,傳統零售業的最大核心價值是地理位置分割,但在移動互聯網及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之下,這種狀況會在未來發生巨大變化。

當然,互聯網也不一定是終局,顛覆互聯網的力量一定會出現。“顛覆互聯網的力量,就是互聯網本身。” 陶冶說。

侯毅則認為,5G時代的來臨,意味著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主要的終端將不會存在,IOT時代萬物互聯,這時期的購物行為要求企業離消費者最近,產品能滿足消費者最大需求,最快的回應將重構品類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