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表面分析技術與新能源研究的結合——2017年全國表面分析方法及新能源與生物功能材料學術研討會

儀器資訊網訊2017年5月20日, “2017年全國表面分析方法及新能源與生物功能材料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 此次會議由西南大學、重慶大學、賽默飛主辦, 170多位來自科研院校、以及企業的專家用戶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現場

就像在“2017年全國表面分析方法及新能源與生物功能材料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中, 西南大學李長明院士說到的, 當今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新能源的出現和先進能源技術的使用, 發展新能源、改善傳統能源環境污染狀況, 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楊秀榮院士也提到, 全球能源消耗面臨著巨大危機, 據2013年全球能源消費統計, 石油只能再用45年、煤還能用200年, 同時石油、煤等傳統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日趨嚴重。 因此開發具有應用潛能的清潔能源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快速壯大, 加快生物產業創新發展步伐, 超前佈局戰略性產業, 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而新能源的發展離不開對其相互作用反應機理的研究, 這就使得分析技術, 如表面分析技術變得非常關鍵。

此次大會的主題之一即聚焦“新能源”, 主辦方邀請了業內相關專家介紹了他們潔淨能源技術研發的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盛世善研究員

報告題目:清潔能源與表面分析

報告中, 盛世善教授介紹了潔淨能源——煤基合成油的製備工藝、催化劑, 及利用XPS等表面分析技術進行表徵獲得相關資訊的情況。 採用了新的鐵基催化劑的費托合成以煤炭為原料製成的合成氣直接製備烯烴, 選擇性超過了80%, 而傳統的以鈷為催化劑的費托合成低碳烯烴的選擇性理論上最高為58%, 這一技術突破創造了一條煤基合成氣轉化制烯烴的新途徑。 盛世善教授介紹了此工藝過程中採用的新型雙功能催化劑,

並利用表面分析技術對其進行表徵, 對於金屬或合金、多元催化劑可獲得元素的偏析、分凝等資訊;在催化劑製備條件選擇上, 可以獲得焙燒氣氛與溫度等資訊;對於半導體催化劑可以獲得價帶、材料的功函數等資訊。

中山大學陳建教授

報告題目:表面分析技術在先進能源材料研究中的若干應用

陳建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掃描探針顯微、表面增強拉曼光譜、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光電子能譜等表面分析技術在先進能源材料研究中的新應用進展。 如實現了對半導體材料表面、器件介面的結構與光電性質進行了原位、即時的測量, 為介面調控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發展了基於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的納米局域熱點溫度檢測方法, 研究光電催化反應機理的原位光譜學分析方法, 和研究聚合物在等溫冷卻結晶過程中的結構相態變化和結晶動力學過程的原位變溫拉曼散射法。 最後利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與氬離子刻蝕聯合技術明確了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形成介面偶離子的機理和微觀過程, 揭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鈣鈦礦薄膜形成的內在機制。

中山大學謝芳豔

報告題目:光電子能譜在有機太陽電池研究中的應用

陳建教授的同事謝芳豔此次大會也帶來了精彩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聚合物有機太陽電池、鈣鈦礦太陽電池的情況,而且,結合光電子能譜所能提供的資訊,謝芳豔介紹了其團隊在這方面所開展的應用實例。

揭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鈣鈦礦薄膜形成的內在機制。

中山大學謝芳豔

報告題目:光電子能譜在有機太陽電池研究中的應用

陳建教授的同事謝芳豔此次大會也帶來了精彩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聚合物有機太陽電池、鈣鈦礦太陽電池的情況,而且,結合光電子能譜所能提供的資訊,謝芳豔介紹了其團隊在這方面所開展的應用實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