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真正的湘江源頭不是在廣西,而是在湖南永州!

野狗嶺作為湘江的真正源頭卻一直未被承認, 人們誤認廣西海洋山為源頭一千多年, 直到2013年這個跨越千年的誤會才被澄清, 我們的母親河源頭最終被正名。

湘江源頭為何誤傳千年?

中國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比《水經注》更早)記載:“湘水出舜葬東南陬, 西環之(湘江源於舜的葬地—九嶷山的東南角, 環繞流到山的西部)。 ”可見湘江源頭就在安葬舜帝的山嶺附近。 《山海經》關於湘江源頭的說法, 更接近於真相。

九疑山的南麓, 山青青, 水碧碧, 高山流水韻依依, 千溪萬瀑匯成三條河:淩江河、中河、大橋河。 這就是著名的“湘江三源”, 其中發源於野狗嶺的大橋河為正源。 這裡是一片蒼翠的竹海, 每一滴水都是從竹根中滲出, 然後經過風化中的花崗岩過濾。 這種一拍就碎的花崗岩, 又叫“麥飯石”, 藍山人稱之為“麻石”, 對水有很好的過濾作用。 水流滲透時, 水中有害物被吸收,

石中的有益微量元素釋放于水中。 所以說, 此水只應天上有, 人間哪得幾回聞。 這個湘江源“藏之名山”也有二千多年, 直到2013年才被發掘認證。

野狗嶺

瀟水與發自廣西興安白石鄉的海洋河相比, 其長度、流域面積、流量、涉及人口均大於海洋河,

依據國際上河流正源確定的三個標準:一是“河源唯長”, 即最長的支流對應的源頭為正源;二是“水量唯大”, 即水量最大的支流對應的源頭為正源;三是與河流的主方向一致的支流的源頭為正源, 瀟水正是與湘江的幹流方向完全一致。 通過考證, 完全有理由證明湘江的真正源頭就在藍山縣紫良瑤族鄉野狗嶺南麓的瀟水源頭。

之所以會造成湘江源在廣西這個誤會, 是因為當時《山海經》所記載的正確認識並沒有引起後世重視。 歷史上為《山海經》作注的學者很多, 著名的有西晉郭璞、清代吳任臣和郝懿行、當代的袁珂等, 但談到湘水源頭時, 竟然都不顧《山海經》的原意, 徑直採用了《漢書•地理志》和《水經注》等文獻的說法, 硬是將“西環”之水比附為“陽海山”附近的“海洋河”。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秦代靈渠的修築和區域交通格局的變化, 將以前原本各自獨立的湘江水系和灕江水系連接了起來, 導致人們誤以為湘江發源于靈渠附近的海洋山(河)。 因此, 《水經注》所說的湘、漓同源, 實際上是人們改造自然面貌的結果。 這也從另一方面強化了人們關於湘江發源于海洋山的錯誤認識。

湘江源在天上

相傳舜帝南巡之時, 有一天登上野狗嶺的三石峰, 考察山川形勝。 中午時分, 他和侍從們在峰頭野餐, 不覺醉酒。 酒壺遺忘在峰頭上。 有一隻大鵬恰巧飛臨此山,見有一壺酒,便俯衝下來,用銳利如鉤的尖嘴一啄,當下石壺分成三塊,化作三峰石(又稱三分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長流不息的泉水,這就是瀟水之源。天降瓊露,澤被人間,瀟湘水養湖湘人,歲歲年年。

三分石如三支玉筍,鼎足而立。峰間相距各5裡。峰勢險絕,直插雲霄。古人有詩雲:“一峰浮黛插雲霄,石作三分結構牢,雲外有人攀玉筍,山中何處覓仙桃。”《九疑山志》載:“三峰並峙如玉筍,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盤石、步履石、馬跡石,又有香爐石,有足有耳,形質天然。其間有塚,以銅為碑,字跡泯滅不可認,或疑為舜塚。”

三分石

從三分石山下徒步十公里,穿過密不見天日的從林,耳邊是潺潺水聲不絕,清澈見底的山溪透出沁人心脾的吸引力,隨手掬上一捧,飲下去,涼到心裡,甜到夢裡,多希望山裡永遠都這樣純淨,靜靜的源頭看顧著人類的未來。

石名三分,水曰板塘。三分石下就是廣袤的板塘水庫。

板塘水庫

藍山、藍天、藍水,渾然一體。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看!

水庫中許多枯木常年不倒,栩栩如生,引眾多生靈前來棲息。

洩洪盛景

石瀑山

洩洪口與“石瀑山”相對,一柔一剛,一動一靜,相互輝映,相得益彰。實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的匠心獨運的最完美的配合!

山下竹山村

湘江源頭瀑布

詳細地址

永州市藍山縣紫良瑤族鄉竹林村野狗嶺(南麓)

出行參考

可經廈蓉高速/泉南高速,從黃沙河/G322出口離開,經G322、X127,最後到達野狗嶺。

文/花花 攝影/驢眼

有一隻大鵬恰巧飛臨此山,見有一壺酒,便俯衝下來,用銳利如鉤的尖嘴一啄,當下石壺分成三塊,化作三峰石(又稱三分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長流不息的泉水,這就是瀟水之源。天降瓊露,澤被人間,瀟湘水養湖湘人,歲歲年年。

三分石如三支玉筍,鼎足而立。峰間相距各5裡。峰勢險絕,直插雲霄。古人有詩雲:“一峰浮黛插雲霄,石作三分結構牢,雲外有人攀玉筍,山中何處覓仙桃。”《九疑山志》載:“三峰並峙如玉筍,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盤石、步履石、馬跡石,又有香爐石,有足有耳,形質天然。其間有塚,以銅為碑,字跡泯滅不可認,或疑為舜塚。”

三分石

從三分石山下徒步十公里,穿過密不見天日的從林,耳邊是潺潺水聲不絕,清澈見底的山溪透出沁人心脾的吸引力,隨手掬上一捧,飲下去,涼到心裡,甜到夢裡,多希望山裡永遠都這樣純淨,靜靜的源頭看顧著人類的未來。

石名三分,水曰板塘。三分石下就是廣袤的板塘水庫。

板塘水庫

藍山、藍天、藍水,渾然一體。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看!

水庫中許多枯木常年不倒,栩栩如生,引眾多生靈前來棲息。

洩洪盛景

石瀑山

洩洪口與“石瀑山”相對,一柔一剛,一動一靜,相互輝映,相得益彰。實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的匠心獨運的最完美的配合!

山下竹山村

湘江源頭瀑布

詳細地址

永州市藍山縣紫良瑤族鄉竹林村野狗嶺(南麓)

出行參考

可經廈蓉高速/泉南高速,從黃沙河/G322出口離開,經G322、X127,最後到達野狗嶺。

文/花花 攝影/驢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