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湖南省的13個“省直管縣”,有你的家鄉嗎?

湖南省直管縣分為“強縣擴權”改革和實行省直管縣的財政體制兩種, 目前已確定的“強縣擴權”真正意義上的湖南省直管縣名單, 將試點探索建立事權、財權、行政權三統一的省直管縣管理體制。

直管縣黨委直接接受省委領導, 向省委報告工作。 “地級市”往往為了中心城區的發展, 截留轄管縣的資金, 從而使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省直管”從而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湖南省直管縣(共13個)瀏陽市、茶陵縣、湘鄉市、平江縣、石門縣、耒陽市、武岡市、慈利縣、安化縣、宜章縣、藍山縣、漵浦縣、新化縣。

1、瀏陽市

瀏陽, 湖南省縣級市, 由長沙市代管。 瀏陽古為吳楚咽喉, 因縣城位於瀏水之北(陽面)而得名。 瀏陽既是革命老區, 也是世界聞名的花炮之鄉, 享有“中國花卉苗木之鄉、中國蒸菜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湖南省文明城市”等美譽, 是中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國家生態示範縣(市)。

2、茶陵縣

茶陵縣, 隸屬株洲市, 位於湖南東部。 北抵長沙, 南通廣州, 西接衡郴、東鄰江西, 面積2500平方公里(2013年)。 地處東經113°20′~113°65′, 北緯26°30′~27°7′之間, 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茶陵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個以茶命名的行政縣。 因地處“茶山之陰”, 而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崩葬於茶鄉之尾”而得名。

3、湘鄉市

位於湖南省中部, 湖南省縣級市, 屬湘潭市管轄, 中南地區、華中地區城市, 湘軍故里, 楚南重鎮, 古稱“龍城”。

4、平江縣

平江縣, 隸屬於湖南省岳陽市, 位於湖南省東北部, 處汨水、羅水上游, 汨羅江自東向西貫穿全境。 平江縣是湘楚文化源頭之一, 被譽為“藍墨水的上游” , 有“中華詩詞之鄉”的美譽。 平江是著名桂花蜜源之鄉、黃金產地及林業重點縣之一。

5、石門縣

石門,隸屬于湖南省常德市,是湘西北門戶,地形呈現彎把葫蘆狀,地勢自西向東南傾斜,縱橫全境的河流溝溪有236條。境內年平均氣溫16.7℃。是湖南省礦產資源大縣,有儲量居世界之冠的雄磺礦、居亞洲之冠的矽砂礦、磷礦。石門是“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禪之鄉”、“全國綠茶出口基地縣”;“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

6、耒陽市

耒陽市位於衡陽市南部,五嶺山脈北面。耒陽市區現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素有“荊楚名區”、“三湘古邑”的美稱。是湖南省市區面積最大的縣級城市、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中國油茶之鄉。耒陽為中國四大發明之首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故鄉,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耒水北岸而得名。

7、武岡市

武岡市,湖南省轄縣級市,邵陽市代管,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東麓,南嶺北緣,資水上游。地勢東、西、南三面環山、中部低平,由南向北傾斜,最高海拔1410米,最低海拔260米。資水由西南流向東北,匯納眾多支流斜貫市境。

8、慈利縣

慈利縣隸屬湖南省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東部,地處武陵山脈東部邊緣,澧水中游,東北與石門縣毗連,東南與桃源縣接壤,西北與桑植縣相鄰,西南與永定區連接,是一個“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山區縣。

9、安化縣

安化縣位於資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東與桃江、寧鄉接壤,南與漣源,新化毗鄰,西與漵浦、沅陵交界,北與常德、桃源相連。安化是湖南有名的有色金屬大縣,水能資源大縣,林業資源大縣,茶葉生產大縣,藥材產業大縣,先後獲得“中國厚樸之鄉”、“羽毛球之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最美小城”、“中國最佳養生休閒旅遊勝地”等稱號。

10、宜章縣

宜章縣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南端,距郴州市人民政府駐地50公里。宜章古稱義章,建縣於西元617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章。宜章是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宜章縣養育了中國早期工人運動傑出領袖鄧中夏,以及毛科文、胡少海、張際春等一大批黨政軍優秀人才。

11、藍山縣

藍山縣,湖南省永州市轄縣,位於湖南省南部邊陲,南嶺山脈中段北側,有“楚尾粵頭”之稱,是湘西南通往廣東沿海地區的重要門戶。藍山地處九嶷山東麓,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山、丘、崗、平區相互交錯,以山地為主,是典型的山區縣。

12、漵浦縣

漵浦是懷化市下轄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市東北面,沅水中游。地理座標為東經110°15′-111°01′、北緯27°19′-28°17′。全縣轄14個鎮、29個鄉,總面積3438平方公里。

13、新化縣

新化縣,湖南省婁底市屬縣。境內多為山丘盆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環境宜人,素有“湘中寶地”之稱。新化是重點林區縣,礦產資源有煤、矽、鎢、砷、石墨、錫、鉛、鋅、銅、銻、鎂、黃金、高嶺土和石灰石等。

5、石門縣

石門,隸屬于湖南省常德市,是湘西北門戶,地形呈現彎把葫蘆狀,地勢自西向東南傾斜,縱橫全境的河流溝溪有236條。境內年平均氣溫16.7℃。是湖南省礦產資源大縣,有儲量居世界之冠的雄磺礦、居亞洲之冠的矽砂礦、磷礦。石門是“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禪之鄉”、“全國綠茶出口基地縣”;“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

6、耒陽市

耒陽市位於衡陽市南部,五嶺山脈北面。耒陽市區現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素有“荊楚名區”、“三湘古邑”的美稱。是湖南省市區面積最大的縣級城市、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中國油茶之鄉。耒陽為中國四大發明之首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故鄉,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耒水北岸而得名。

7、武岡市

武岡市,湖南省轄縣級市,邵陽市代管,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東麓,南嶺北緣,資水上游。地勢東、西、南三面環山、中部低平,由南向北傾斜,最高海拔1410米,最低海拔260米。資水由西南流向東北,匯納眾多支流斜貫市境。

8、慈利縣

慈利縣隸屬湖南省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東部,地處武陵山脈東部邊緣,澧水中游,東北與石門縣毗連,東南與桃源縣接壤,西北與桑植縣相鄰,西南與永定區連接,是一個“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山區縣。

9、安化縣

安化縣位於資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東與桃江、寧鄉接壤,南與漣源,新化毗鄰,西與漵浦、沅陵交界,北與常德、桃源相連。安化是湖南有名的有色金屬大縣,水能資源大縣,林業資源大縣,茶葉生產大縣,藥材產業大縣,先後獲得“中國厚樸之鄉”、“羽毛球之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最美小城”、“中國最佳養生休閒旅遊勝地”等稱號。

10、宜章縣

宜章縣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南端,距郴州市人民政府駐地50公里。宜章古稱義章,建縣於西元617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章。宜章是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宜章縣養育了中國早期工人運動傑出領袖鄧中夏,以及毛科文、胡少海、張際春等一大批黨政軍優秀人才。

11、藍山縣

藍山縣,湖南省永州市轄縣,位於湖南省南部邊陲,南嶺山脈中段北側,有“楚尾粵頭”之稱,是湘西南通往廣東沿海地區的重要門戶。藍山地處九嶷山東麓,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山、丘、崗、平區相互交錯,以山地為主,是典型的山區縣。

12、漵浦縣

漵浦是懷化市下轄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市東北面,沅水中游。地理座標為東經110°15′-111°01′、北緯27°19′-28°17′。全縣轄14個鎮、29個鄉,總面積3438平方公里。

13、新化縣

新化縣,湖南省婁底市屬縣。境內多為山丘盆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環境宜人,素有“湘中寶地”之稱。新化是重點林區縣,礦產資源有煤、矽、鎢、砷、石墨、錫、鉛、鋅、銅、銻、鎂、黃金、高嶺土和石灰石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