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達拉斯街頭的槍聲:美國政治史上一個永遠的謎

1964年是美國大選年, 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美國第35任總統), 自1963年開始就把注意力轉向了謀求競選連任的問題。 當時德克薩斯州民主黨內以亞巴勒為代表的自由派和以州長康納利為首的保守派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為了調和兩派之間的關係, 爭取在競選中得到這個南部大州的支持, 甘迺迪遂決定前往該州。

1963年11月22日上午, 甘迺迪攜夫人賈桂琳抵達德克薩斯州沃斯堡市, 開始了繁忙一天的首站。 在沃斯堡市冒雨作完演講後, 甘迺迪乘坐空軍一號前往達拉斯的拉斐爾德機場。


美國中部時間11:37分, 總統座機空軍一號降落在達拉斯西北11公里處的拉夫機場。 並同第一夫人乘坐一敞篷轎車前往市區, 正午時分, 甘迺迪車隊在達拉斯的巡遊路線經過達拉斯最繁華地區, 目的在於給民眾與總統予最大的零距離接觸。 坐在後排的甘迺迪夫婦興致頗高,

頻頻地向路邊的歡迎人群微笑致意。 對於即將發生的事, 他們渾然不知。

中午12:30分, 當車隊經過德克薩斯州教科書倉庫時, 槍擊案發生, 總統的保鏢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 就看見甘迺迪總統用手護住了額頭。 夫人賈桂琳握住丈夫的前臂, 得州州長康納利也被子彈中。 2秒之後, 被槍擊中的甘迺迪總統倒在了車後座上。

甘迺迪遇刺身亡的消息公佈後, 副總統林登·詹森立刻護送甘迺迪的靈柩返回華盛頓。 並於當日, 即1963年11月22日下午15:38分在回航的空軍一號總統專機上宣誓接任美國總統, 驚魂未定的前總統夫人賈桂琳就站在他身邊, 目睹了權力交接的全過程。

行刺甘迺迪的兇手叫李·哈威·奧斯維德, 之前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槍手, 曾旅居蘇聯。 據負責調查的華倫委員會稱, 奧斯維德藏身於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一處存放學校用書的建築內, 通過6樓的一扇窗戶開槍射殺正從這座建築前經過的甘迺迪。 爾後迅速離開現場, 坐公車回到居住地後又再次出門,

偶遇達拉斯員警提皮特, 最終用手槍打中巡警而逃到了附近的一家劇院, 隨後被警方逮捕。

1963年11月25日, 達拉斯警方準備把奧斯維德轉送到縣監獄, 當奧斯維德被帶出來時, 一家夜總會老闆傑克·魯比竟然當著數十名聯邦特工、員警和眾多新聞記者的面, 撥槍將奧斯維德當場打死。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也意外地將這次謀殺場面做了“現聲直播”。 而魯比本人在數年之後也死於獄中, 據美國官方稱, 魯比是死於癌症。

這就使得甘迺迪槍擊案的背後顯得格外撲朔迷離, 美國輿論針對這一案件提出了各種假設。 有人認為, 這是美國中情局和軍界中的“鷹派”串通一氣, 共同策劃的一起政變陰謀;另有一些人認為暗殺行動是“黑手黨”所為;更有甚者, 還有人把甘迺迪的死與瑪麗蓮·夢露的自殺聯繫到了一起。 為了查明真相, 美國政府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 負責調查這一案件的始末。 然而調查委員會歷經數年的調查卻最後認定, 槍擊甘迺迪純屬奧斯維德的個人行為, 沒有任何更深的政治背景。

結論一經公佈,輿論一片譁然。一些民間機構發誓一定要把案件查個水落石出,但時至今日這一案件還是眾說紛紜。隨著時光流逝,許多當事人已先後離世,他們寧願把謎底帶進墳墓,也不願公眾吐露實情,看來它將永遠是個謎了。

沒有任何更深的政治背景。

結論一經公佈,輿論一片譁然。一些民間機構發誓一定要把案件查個水落石出,但時至今日這一案件還是眾說紛紜。隨著時光流逝,許多當事人已先後離世,他們寧願把謎底帶進墳墓,也不願公眾吐露實情,看來它將永遠是個謎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