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膠囊機器人 探測身體的神秘

磁控膠囊機器人可幫助輕鬆做腸鏡

來自範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和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開發了一款18mm大小的磁控膠囊結腸鏡。 膠囊機器人可以通過吞咽等較為溫和的方式進入腸道,

也會不產生如傳統腸鏡那樣的侵入式副作用。 在外部, 研究人員通過外部磁體實現對體內的磁控機器人進行操控。 磁控的膠囊機器人已經在豬的體內進行了成功試驗, 通過外部操控, 機器人可以在腸道內完成前進和翻轉, 並且可以向後彎曲, 從而使攝像機可以對整個腸道壁進行反向觀察。

研究的通訊作者 Keith Obstein博士表示, “膠囊機器人不但能夠自主穿行在腸道中執行診斷功能, 還可以執行機動治療, 例如組織活檢和息肉切除, 這是傳統有線腸鏡難以做到的事情。 由於膠囊機器人是通過外部磁力進行控制, 而不是傳統結腸鏡那樣醫生在後面推動, 將大大減少腸鏡對腸道內壁的物理壓力,

也會減少鎮靜和止痛藥物的需求。 ”

膠囊機器人可以在12秒內進行翻轉, 這在研究人員的預期之內。 由於在豬體試驗的成功, Obstein博士表示, 團隊將預計在2018年開展人體試驗。 在此期間, 團隊將繼續對膠囊機器人的性能進行優化控制。

磁控機器人膠囊可診斷小腸疾病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運用磁控機器人膠囊內鏡技術開展了199例疑似小腸疾病患者的診斷。 臨床實踐證明,採用這一高新技術可以提高消化道腫瘤早期篩查的準確率,尤其是小腸疑難疾病的早期診斷準確率。

患者只需隨水吞服下普通膠囊藥丸大小的機器人磁控膠囊內鏡,15分鐘左右即可完成檢查,實現對小腸內部多角度全方位觀測,檢查前無需抽血做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等病毒檢測,全程基本無創傷、無痛苦、無麻醉、無交叉感染。

與以往的膠囊內鏡相比,機器人磁控膠囊的圖像具有更高的解析度,且在人體內更加“行動自如”。 磁控機器人膠囊內鏡適應於高齡、嚴重高血壓、心律失常、不穩定心絞痛者、有鎮靜(麻醉)藥物過敏及其他嚴重麻醉風險者、胃腸功能障礙等患者。

專家介紹,由於傳統的電子小腸鏡操作時間往往長達4-6小時,操作難度大,導致臨床有部分病人難以接受且依從性差,難以完成5-7米全小腸觀察。 小腸CT對腸內占位及小腸梗阻有一定診斷價值,但對腸內早期病變、糜爛性腸炎、腸內活動性出血等診斷價值有限。 而普通膠囊內鏡只能90度觀察小腸,無動力,不能360度全方位觀察小腸,易滯留在胃內,且用電時間較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麻省理工大學研發可在體內監測健康的電子膠囊

近日, 科學家成功研發了可通過自身胃液驅動的“靈丹妙藥”膠囊, 能夠在身體內部向你手機發送健康資料。

通過持續不斷的監測你的健康和服藥情況, 這個微型的膠囊將會掀起醫療領域的又一次革命。

來自麻省理工大學的科研教授Phillip Nadeau表示:“這款自驅動的膠囊在服用後, 能夠在你身體內持續數周監測各種生理指標。 它會固定在胃裡, 進行各種指標測量並將其傳輸至你的手機中。 ”

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全球最大生物峰會上, Nadeau展示了這項突破性的發明。 它的靈感來自於檸檬電池, 利用鍍鋅釘子和銅絲進行充電。 Nadeau經過多次嘗試和改進, 在豬身上測試成功, 利用鋅電極和胃酸的相互作用產生電流。 而內置的小型感測器能夠持續不斷的檢測溫度和心率。 測試膠囊長度約為30mm, 歷時6天通過豬的消化道排出。

在此基礎上, 科研專家想要創造面向人類的更小尺寸版本,目前正在研發的原型尺寸為 10mm。為了能夠讓膠囊更長的停留在人類體內且不會對正常身體機能造成負面影響,目前正在研發的原型使用了星型的外觀設計。

安翰醫療研發膠囊胃鏡機器人

安翰醫療自主創新的高科技醫療設備——安翰NaviCam磁控膠囊內鏡機器人(簡稱安翰膠囊胃鏡),經8年技術研發及3年市場推廣,已被中國消化內鏡市場及健康體檢市場所熟知。安翰醫療董事長吉朋松透露,安翰膠囊胃鏡已經在全國400家醫療機構投入廣泛使用,2017年更要將這一數位擴至1000家。安翰膠囊胃鏡2016年全年銷量16萬顆,2017年開年訂單已經超過60萬,全年預計銷量100萬顆。

安翰自主研發的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對傳統的胃鏡檢查術進行了革命性的“不插管”創新,受檢者只需吞服一粒膠囊大小的胃鏡機器人,即可在15分鐘內完成無痛無創無交叉感染的胃鏡檢查,全程無需麻醉,檢查後膠囊機器人隨消化道排泄,一次性使用不回收。

安翰膠囊胃鏡的創新性在於:利用精准磁控技術,使膠囊內鏡可以為醫生所控制,在人體胃內自如運動。安翰膠囊胃鏡改變了第一代膠囊內鏡只能進行小腸檢查的困境,精准檢查人體胃部。通過安翰開發的雲醫療平臺,專家可實現遠端閱片,為缺乏專家資源的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極佳的支援方案。受益于這樣的智慧醫療,患者不必再奔波於三甲醫院,可就近進行舒適準確的膠囊胃鏡檢查,通過雲平臺對接消化專家。

為了實現精准胃鏡檢查,安翰膠囊胃鏡克服了很多技術難點:精准到毫米級別的控制,精准的臨床資料獲取,包括融合了光學系統、定制元器件、安全性在內的多學科技術。安翰醫療的研究團隊在克服這一個一個難點後,才將最終產品呈現市場。

科研專家想要創造面向人類的更小尺寸版本,目前正在研發的原型尺寸為 10mm。為了能夠讓膠囊更長的停留在人類體內且不會對正常身體機能造成負面影響,目前正在研發的原型使用了星型的外觀設計。

安翰醫療研發膠囊胃鏡機器人

安翰醫療自主創新的高科技醫療設備——安翰NaviCam磁控膠囊內鏡機器人(簡稱安翰膠囊胃鏡),經8年技術研發及3年市場推廣,已被中國消化內鏡市場及健康體檢市場所熟知。安翰醫療董事長吉朋松透露,安翰膠囊胃鏡已經在全國400家醫療機構投入廣泛使用,2017年更要將這一數位擴至1000家。安翰膠囊胃鏡2016年全年銷量16萬顆,2017年開年訂單已經超過60萬,全年預計銷量100萬顆。

安翰自主研發的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對傳統的胃鏡檢查術進行了革命性的“不插管”創新,受檢者只需吞服一粒膠囊大小的胃鏡機器人,即可在15分鐘內完成無痛無創無交叉感染的胃鏡檢查,全程無需麻醉,檢查後膠囊機器人隨消化道排泄,一次性使用不回收。

安翰膠囊胃鏡的創新性在於:利用精准磁控技術,使膠囊內鏡可以為醫生所控制,在人體胃內自如運動。安翰膠囊胃鏡改變了第一代膠囊內鏡只能進行小腸檢查的困境,精准檢查人體胃部。通過安翰開發的雲醫療平臺,專家可實現遠端閱片,為缺乏專家資源的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極佳的支援方案。受益于這樣的智慧醫療,患者不必再奔波於三甲醫院,可就近進行舒適準確的膠囊胃鏡檢查,通過雲平臺對接消化專家。

為了實現精准胃鏡檢查,安翰膠囊胃鏡克服了很多技術難點:精准到毫米級別的控制,精准的臨床資料獲取,包括融合了光學系統、定制元器件、安全性在內的多學科技術。安翰醫療的研究團隊在克服這一個一個難點後,才將最終產品呈現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