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提前著眼應對 “後伊斯蘭國”時代

近兩年, 隨著戰場上的節節敗退和財政資源的進一步收緊, “伊斯蘭國”在軍事上的崩潰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剩下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是, 對“伊斯蘭國”的軍事勝利並不意味著和平的到來, 更不意味著恐怖主義的完結。 國際社會必須未雨綢繆, 主動佈局“後伊斯蘭國”時代的反恐鬥爭, 防止“摁下葫蘆起了瓢”。

切斷“腫瘤”轉移路線, 防止“伊斯蘭國”總部轉移。 當前, 國際恐怖主義勢力已不簡單是“為了恐怖而製造恐怖”, 而是有自己完整的政治主張甚至意識形態方面的訴求。 “伊斯蘭國”就意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哈裡發國”,

使民眾全部信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前些年隨著“伊斯蘭國”不斷坐大, 世界各地恐怖主義勢力有合流的趨勢。 根據聯合國去年發佈的一份報告, 截至2015年底, 全球有34個武裝組織宣佈效忠“伊斯蘭國”, 包括非洲的“博科聖地”、菲律賓的阿布沙耶夫組織等。 雖然目前“伊斯蘭國”在中東的大本營臨近崩潰, 但其極有可能如惡性腫瘤一般轉移擴散, 依託其他組織或分支重建總部, 死灰復燃。 國際社會應努力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

增加“藥量”, 嚴厲打擊“獨狼”式襲擊。 所謂“獨狼”式襲擊, 即發動襲擊的恐怖分子不屬於任何組織, 襲擊發動前很少有資訊傳播交流, 因而很難防範。 隨著敘利亞內戰和各方對“伊斯蘭國”的打擊,

大量中東難民湧入歐洲, 不少恐怖分子混入其中, 給歐洲的安全穩定帶來極大隱患。 資料顯示, 2017年才進入第5個月, 全球就已經發生409起恐怖襲擊事件, 共造成2841人死亡, 這其中很多都是“獨狼”式襲擊, 法國、德國等多個國家都深受其害。 各方應加強資訊交流和執法合作, 築牢防線, 始終保持對“獨狼”式襲擊的高壓態勢。

加強“體檢”, 切斷恐怖“病毒”網路傳播管道。 “伊斯蘭國”利用新媒體、社交網路等資訊技術手段, 散佈極端宗教思想, 招兵買馬, 恐嚇群眾, 鼓吹襲擊。 “伊斯蘭國”在國外知名社交網站YouTube和Twitter上都有專人維護帳戶, 並用多種語言推送文字、視頻等資訊, 與支持者直接互動, 傳播極端思想和招募資訊, 鼓動追隨者發動襲擊。 對此, 各國應當密切合作,

加強對相關網路資訊的監管, 切斷恐怖主義思想在互聯網上的傳播管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