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湖南省提高低保標準,實現“兩線合一” 讓困難群眾增加獲得感

(《湖南日報》2017年5月25日3版)

湖南日報5月24日訊今天, 省政府新聞辦在長沙召開新聞發佈會, 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唐白玉發佈全省農村低保標準與國家扶貧標準“兩線合一”的相關新聞, 她與省扶貧辦、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一起回答了記者提問。

“兩線合一”能增加多少錢

唐白玉說, 社會保障兜底脫貧是中央脫貧攻堅“五個一批”重要內容, 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 多次研究部署, 決定從2017年起實現農村低保標準與國家扶貧標準“兩線合一”。

按照這一決策部署, 去年, 省民政廳提請省政府制定了《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認定工作方案》,

聯合省扶貧辦等部門出臺了《湖南省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實施方案》, 聯合省財政、扶貧等部門完成了39.21萬名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聯合認定並全額保障到位。 到2016年底, 全省農村低保指導標準為220元/月(2640元/年), 保障290.8萬人, 共發放農村低保資金47.92億元。

參照2016年國家扶貧標準2952元/年, 省民政廳與省財政廳、省扶貧辦反復溝通協商, 建議2017年全省農村低保指導標準提高到3026元/年(252元/月), 比2016年國家扶貧標準高2.5%, 比我省2016年農村低保指導標準提高14.6%。 這一方案已經第19次省委常委會議和第100次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

唐白玉表示, 今年初, 省民政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扶貧辦下發了《關於全省農村低保標準與國家扶貧標準“兩線合一”有關工作的通知》,

全省從今年1月份開始, 農村低保指導標準按3026元/年提標執行, 並督促市州參照全省指導標準, 按照只高不低原則, 儘快制定公佈本地指導標準, 確保應保盡保。 大力提高救助水準, 督促市縣加強資金籌集, 完善低保機制, 落實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確保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剛性需求, 確保兜底扶貧對象按農村低保標準足額保障到位, 確保到年底全省農村低保補助水準同比提高10%。

她講到, 到今年年底, 國家公佈2017年扶貧標準後, 若我省農村低保指導標準低於國家扶貧標準, 再相應對標。

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如何認定

唐白玉說, 社會保障兜底脫貧物件以戶為單位,

貧困家庭中主要勞動力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 可納入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認定範圍。

一是無勞動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 家庭成員主要是老年人(60周歲以上)或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且無經濟收入來源的;或其贍養、撫(扶)養人無贍養、撫(扶)養能力的家庭。

二是因殘重度貧困的家庭。 家庭主要勞動力是一、二級殘疾人, 或三、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 或一戶多殘, 或老殘同戶且無其他經濟來源的特殊困難家庭。

三是因病重度貧困的家庭。 家庭主要勞動力因病(含慢性病)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經濟來源, 年累計自負醫療費用超過其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且需繼續治療的家庭。

四是因災或意外事故造成重度貧困的家庭。 因災害、突發性事件造成家庭主要勞動力死亡、重殘等致貧且無其他經濟來源的家庭。

五是因其他不可抗拒原因, 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重度貧困家庭。

對認定的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 將按照當地農村低保標準全額發放低保金, 全部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範圍, 同步給予政策精准幫扶, 幫助其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目標。

清理整頓工作如何開展

要搞好“兩線合一”工作, 首先要把物件搞准。 對象准不準確, 全社會關注, 對此, 唐白玉、省扶貧辦副主任賀麗君介紹, 省政府部署從今年5月開始, 在全省開展農村低保和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認定清理整頓工作。

目前, 已經印發實施方案、召開會議部署, 全省將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清理整頓任務, 7月份市州交叉檢查, 8月份省級驗收評估, 9月份將清理整頓結果全部在“互聯網+監督”平臺公佈。

她們講到, 這次清理整頓, 執行“三個100%”, 即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開公示100%;遵守“三個嚴格”, 即嚴格審核程式, 嚴格經濟狀況核查, 嚴格政策標準;做到“三個嚴禁”, 即嚴禁不調查核實, 隨意進行認定;嚴禁不公示公開, 暗箱操作;嚴禁亂開政策口子, 違規操作, 確保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精准救助。 在專項清理整頓基礎上, 及時將符合扶貧條件的農村低保戶納入建檔立卡扶貧戶, 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農村低保,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兩線合一”、無縫對接。農村整戶享受低保的家庭人均年純收入低於3026元的低保家庭,均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單個人納入低保的低保物件,暫不納入建檔立卡系統。

為了確保認定清理整頓工作平穩順利推進,我省將採取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政府要成立以政府領導為組長,民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領導協調機制,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加強調度,推動工作落實。民政、扶貧整合力量,深入到戶,核查到人。二是強化部門協作。各級都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民政牽頭,扶貧、財政、公安、統計、殘聯等多部門參與,協同開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嚴格審核審批。縣級民政部門嚴格覆核審批,按照不低於30%的比例入戶核查。縣、鄉、村三級嚴格依據有關規定公示低保審核審批結果。四是嚴格收入核查。對所有已享受和新納入低保的物件都要進行資訊比對。凡家庭收入超過標準或家庭有機動車、商品房、非生活所需高值物品等明顯不符合標準的,一律不得納入低保。五是嚴格責任追究。建立考核評估和責任追究機制,實行“誰簽字誰負責”。工作重視不夠、推進不力、落實不到位的,發生重大問題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兩線合一”後,財政如何加大投入

“兩線合一”後,錢從哪裡來?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省財政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說,省財政將從兩方面加大投入:一是提高低保補助標準。據統計,2016年我省農村低保平均補助水準為130元/月,2017年在預算安排時,對兜底脫貧對象的農村低保補助水準按2017年扶貧標準3026元/年的80%(202元/月)安排預算,非兜底脫貧物件的低保補助水準按2017年中部省份平均水準157元/月安排預算。

因此,從財政補助標準看,兜底脫貧物件的平均補助水準比2016年我省農村低保平均補助水準(130元/月)提高了72元/月,增長了55%。非兜底脫貧物件的平均補助水準比上年提高了27元/月,增長了21%,遠遠超過了我省財政收入增幅。

二是省財政將增加低保資金總量,加大投入力度。2017年,省財政預算新增了1.3億元資金用於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總量達到13.9億元。市縣財政部門也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確保資金及時發放到位,保障“兜底脫貧”需要。

兜底保障怎樣兜得更牢、更可靠

今年5月,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怎樣落實好這個規定呢?唐白玉說,我們將充分履行民政職能,指導市州調整充實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職責,指導縣市區強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切實抓好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受災群眾、優撫對象、農村留守兒童、孤兒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她表示,在醫療救助工作上,將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及時將建檔立卡貧困物件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疇。進一步加強制度銜接,推進醫療救助與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臨時救助和慈善救助等政策銜接,切實減輕貧困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切實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

對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將進一步完善救助內容,規範物件認定程式,開展供養物件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建立照料護理制度,提高救助供養水準。

同時,民政將會同財政部門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的籌集和監管,督促市縣財政兜底保障資金,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兩線合一”、無縫對接。農村整戶享受低保的家庭人均年純收入低於3026元的低保家庭,均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單個人納入低保的低保物件,暫不納入建檔立卡系統。

為了確保認定清理整頓工作平穩順利推進,我省將採取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政府要成立以政府領導為組長,民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領導協調機制,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加強調度,推動工作落實。民政、扶貧整合力量,深入到戶,核查到人。二是強化部門協作。各級都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民政牽頭,扶貧、財政、公安、統計、殘聯等多部門參與,協同開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嚴格審核審批。縣級民政部門嚴格覆核審批,按照不低於30%的比例入戶核查。縣、鄉、村三級嚴格依據有關規定公示低保審核審批結果。四是嚴格收入核查。對所有已享受和新納入低保的物件都要進行資訊比對。凡家庭收入超過標準或家庭有機動車、商品房、非生活所需高值物品等明顯不符合標準的,一律不得納入低保。五是嚴格責任追究。建立考核評估和責任追究機制,實行“誰簽字誰負責”。工作重視不夠、推進不力、落實不到位的,發生重大問題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兩線合一”後,財政如何加大投入

“兩線合一”後,錢從哪裡來?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省財政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說,省財政將從兩方面加大投入:一是提高低保補助標準。據統計,2016年我省農村低保平均補助水準為130元/月,2017年在預算安排時,對兜底脫貧對象的農村低保補助水準按2017年扶貧標準3026元/年的80%(202元/月)安排預算,非兜底脫貧物件的低保補助水準按2017年中部省份平均水準157元/月安排預算。

因此,從財政補助標準看,兜底脫貧物件的平均補助水準比2016年我省農村低保平均補助水準(130元/月)提高了72元/月,增長了55%。非兜底脫貧物件的平均補助水準比上年提高了27元/月,增長了21%,遠遠超過了我省財政收入增幅。

二是省財政將增加低保資金總量,加大投入力度。2017年,省財政預算新增了1.3億元資金用於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總量達到13.9億元。市縣財政部門也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確保資金及時發放到位,保障“兜底脫貧”需要。

兜底保障怎樣兜得更牢、更可靠

今年5月,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怎樣落實好這個規定呢?唐白玉說,我們將充分履行民政職能,指導市州調整充實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職責,指導縣市區強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切實抓好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受災群眾、優撫對象、農村留守兒童、孤兒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她表示,在醫療救助工作上,將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及時將建檔立卡貧困物件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疇。進一步加強制度銜接,推進醫療救助與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臨時救助和慈善救助等政策銜接,切實減輕貧困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切實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

對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將進一步完善救助內容,規範物件認定程式,開展供養物件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建立照料護理制度,提高救助供養水準。

同時,民政將會同財政部門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的籌集和監管,督促市縣財政兜底保障資金,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